共享快遞盒采用RFID等技術實現防偽溯源等需求
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之后,共享快遞盒來了。
電商江湖流傳很廣的一句話:炒房不如炒紙。三年來紙價暴漲,包裝箱的成本水漲船高。而龐大的快遞量衍生出大量的包裝耗材,一次性使用的標簽紙、膠帶等快遞垃圾也伴隨著一系列環保問題而來。
最近,一種類似共享單車租賃模式的“共享快遞盒”站到了風口,它拋棄傳統紙箱,以租代售、循環使用,并頻頻獲得資本青睞。
共享快遞盒長什么樣?
共享快遞盒其實是循環型塑料流轉箱,采用以租代售的方式交付客戶,目前面向的大多是快遞企業、電商平臺、品牌商家等等。有一些箱子裝載了定位系統,跟共享單車一樣,用戶只需按每趟物流所占天數支付包裝費,使用權代替了所有權,物流包裝物因此而實現了循環共用。
比如“箱箱共用”的各收發箱物流及服務網點等信息則是實時公開的,用戶可基于自身所處地理位置調用離自己最近的空箱資源。如果用戶有收箱的要求,隨時可以通過平臺,指示距離待收箱點最近的第三方物流提供物流和清洗服務。
這是面向B端企業的應用場景,如果當消費者在收取快遞時,需要打開這個塑料箱并取出箱內的商品,再將空箱還給快遞員,也可以等快遞員下次上門時取回,或是自主放到相應的回收點。
國外也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鑒。芬蘭設計師、外層空間的B計劃的創辦人Jonne Hellgren設計出一款全球可持續包裝服務RePack。收到商品后,消費者將印有回郵地址的RePack包裝袋放入離你最近的任何一個郵筒,不需郵費,只要押金3歐元,將包裝袋寄回后,除了能拿回押金,還能獲得專屬折扣碼,可用在下次消費。公司收到包裝袋,循環再利用。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已有來自芬蘭、瑞典、丹麥、德國和荷蘭共計超過40家電商正在使用這項服務。RePack包裝袋至少可用20次,減少8成的碳足跡,降低96%包裝垃圾生成,回收率高達75%,已省下5萬個購物袋,數千公斤的包裝垃圾。

在租借基礎上,共享箱子還增加了更多想象空間。據介紹,箱箱共用搭載移動通訊技術、數據采集分析技術、RFID、溫度、加速度傳感器,以及智能云開啟等功能,從而實現防偽、溯源、監測等需求。
截至目前,箱箱共用已在全國部署了近200個服務網點,就近服務于散裝液體、生鮮果蔬、郵政快遞、鮮花、冷鏈、及汽車配件等六大行業用戶的取箱及還箱需求。此外,平臺還向用戶開放空滿箱分布、利用率、周轉天數、丟損率分析等各類數據,方便用戶實時查看貨物運送的狀態。當包裝物移動路徑偏離時,“箱箱共用”可以實時發出警示,提供用戶及時關注和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