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技數化”發展,RFID、區塊鏈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多場景探索
當前,區塊鏈正在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區塊鏈技術應用覆蓋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在區塊鏈的底層技術下,新的信用體系被重新定義,從授權存證、證偽溯源到供應鏈金融,在區塊鏈與業務場景的結合上都做出了嘗試。
數字化,是區塊鏈上鏈數據的來源。為8萬個鮮繭筐打上了RFID標簽,改造了9個冷庫和3個常規倉庫,做了20萬條可溯源白糖PE包裝袋,為200萬個舊包裝白糖做了輔碼貼標,部署了2條新包裝的自動化設備,對區塊鏈的應用,讓數字化進程全面提速。通過物聯網采集數據,將產業鏈上的流通信息進行數字化,這是為產業變革走出的一小步,清晰、有效的數據支撐將為產業的變革、新技術的應用釋放巨大的能量。

在“Z-BaaS”平臺上,引入“區塊鏈+物聯網”的方式來解決信息的獲取和流動問題,以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對信息進行存證,從而順藤摸瓜實現溯源。繅絲廠采購蠶繭,通過區塊鏈,確保蠶繭采購數據真實,生絲溯源至莊口(蠶繭產地),乃至繭農,繅絲廠即可以根據相關信息追溯,再次選購到同類蠶繭。在食糖的溯源體系中,旗下品牌“派得科技”將區塊鏈應用到了食糖可溯源新包裝自動化包裝生產線,由機器即時完成采集包裝袋上的二維碼信息上傳系統,可精準定位每一袋糖的批次信息和位置信息。

以區塊鏈為橋梁,與金融機構合作,為農業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在“Z-BaaS”平臺上登記過身份信息的繭農,將蠶繭送到接入了“Z-BaaS”平臺的繭站或者是繭絲生產企業,只需要將身份證和銀行卡給到工作人員進行識別,即可第一時間收到繭絲生產企業支付的繭款。這背后,是以物聯網作為數據的讀取,以區塊鏈作為數據的傳輸,向銀行同步傳送蠶繭信息,啟動的供應鏈金融服務?,F階段,合作方眾邦銀行已向絲廠授信1.6億,絲廠通過蠶繭采購一體機收購蠶繭25456單,繭農可現場獲得繭款,惠及農戶超萬家。
不論是對物聯網的引入,還是對區塊鏈的應用,都是在為農業產業的降本增效服務。在農業產業“技數化”道路上的涓滴改進,讓產業鏈上的參與者提質降本。“派得科技”改造完成的試點糖廠生產線和智能云倉,在投入生產的18/19榨季,糖廠生產線的人工由40人降低到22人,節省費用41.1萬元,人工成本降低46.8%,智能云倉則將每噸糖的裝卸成本降低了12.5元,為試點企業單榨季節省成本62.5萬元。借助新技術的力量,用機器取代人工,推動農業產業的數字化進程,是作為行業參與者的涓滴改進,也是“技數化”道路上的星星之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