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5G SA + MEC端到端切片智慧港口已投用
近日,基于5G SA+MEC+端到端切片網絡的智慧港口業務在廈門遠海碼頭成功上線。這是繼7月19日中遠海運集團與中國移動集團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雙方合作落地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現場實測業務時延平均8ms,標志著廈門遠海碼頭進入全球領先5G智慧港口的新階段。
中遠海運港口廈門遠海碼頭主要經營廈門港海滄港區四個標準集裝箱專用泊位,最大靠泊能力20萬噸,設計年吞吐量260萬標箱,是我國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7月30日,中國移動廈門分公司聯合遠海碼頭,打造了全球第一個5G信號全覆蓋碼頭港口,為現有自動化生產作業、辦公運營、倉儲物流、對外服務等場所提供了優質的無線通信服務。在7月網絡覆蓋基礎上,本次基于邊緣計算及切片技術搭建的碼頭5G生產專網,可有效確保現場生產數據與公網業務的安全隔離,現場實測業務時延可穩定保持在8ms左右,AGV自動導引運輸車、智能理貨等多項5G應用順利投入日常生產,標志著廈門遠海碼頭從全國首個全自動碼頭成功邁入全球領先5G智慧港口的新階段。
業務亮點1:5G AGV自動導引運輸穩定投入生產
載著貨物,沿著既定路線,在規定時間內將貨物從裝卸點送往指定位置——這一連串動作要達到準確無誤、分秒不差。這一切都是依靠碼頭上的“藍精靈”---自動導航搬運車(AGV)來實現的。作為全自動化碼頭水平運輸系統中小而精的重要設備,AGV可以實現無人駕駛,通過遠程“大腦”的控制,能夠沿預定路線自動行駛,往返裝卸貨物,完成全天候不間斷作業,有效降低碼頭能耗。
“前期依托5G網絡,我們解決了AGV在傳統模式下的通信異常干擾問題,并將自動導引運輸車控制信號時延從原先的200ms降低到20ms以內。而本次采用華為SA+MEC+工業CPE端到端切片網絡解決方案,時延實現了進一步的降低,AGV業務的可靠性進一步得到保障,可以放心的讓5G AGV車輛穩定連續的投入正式生產”。遠海碼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根據現場實測,搭載了切片和邊緣計算技術的5G生產專網的時延可達8ms,已經接近5G網絡的理論時延,5G網絡方案的本次升級在進一步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全面提升了港口網絡傳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業務亮點2:自動理貨業務更加高效,AI識別更加精準安全
除了自動導引運輸穩定投入生產外,自動理貨業務也是“5G+AI+港口”融合發展的一大創新成果。集裝箱箱號多少,哪里有損壞,依托5G網絡的高帶寬特性,集裝箱的外觀情況可以直接通過高清攝像頭進行實時采集、回傳、核對,既節約了人力物力,也讓碼頭理貨更加實時高效。
“此前,因有線光纜受制于機械作業的移動范圍,碼頭沿岸還無法充分覆蓋前端生產點位。如今,5G網絡不僅實現了港區的全覆蓋,更能夠提供下行超過800Mbps、上行超過60Mbps的高帶寬,更好的滿足了理貨作業的性能需求。”遠海碼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基于5G網絡通訊的智能理貨數據傳輸系統,依托5G的大帶寬、低時延特性,現場作業的畫面都能以高清視頻的方式實時回傳至中控室,達到全天候全流程的實時在線監控。
不僅能在線監控,還能自動理貨——利用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提供的AI識別技術,基于5G的理貨系統還能自動完成箱號等信息數據的識別、箱體驗殘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理貨操作效率直接影響著港口運作能力,自動化精準化智能理貨系統的啟用,無疑為港區理貨業務的整體提升注入一劑“強心針”。
“傳統通信模式下,系統只能對回傳的單一圖片進行識別處理,如今最高可支持15路高清視頻的同步回傳。而基于SA+MEC的網絡升級,進一步提升了傳輸效率和識別精準度,為業務連續性提供了更為可靠的保障。”

港口作為現代交通運輸的重要樞紐,在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立足這一新起點,依托5G商用這一全新契機,中國移動廈門分公司、廈門遠海碼頭將繼續深入合作,在已上線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地龍門吊5G遠控、集裝箱卡車自動駕駛等業務,實現港口典型應用全部落地,并在雙方達成戰略合作的框架下,不斷深化基礎通信、智能應用、云計算、供應鏈、股權投資、資本合作、新技術研發與應用、物業設施和智慧黨建等9大領域的合作實踐,為港口數字化轉型奠定更堅實的根基,為高質量發展打造數字化動力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