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家以云平臺等技術為基礎的24h智慧圖書館落戶石家莊
近日,記者來到了石家莊市藁城區,深棕色房屋框架,仿古灰瓦頂,全玻璃墻面……該區人民廣場的一座建筑映入眼簾。“走,快點,要不一會就沒地方了。”跟隨幾名學生,記者來到了屋內,嶄新的桌椅板凳,寬敞的公共空間,擺滿書籍的書架……有不少市民在屋內享受愜意的閱讀時光。

24h智慧圖書館
據介紹,藁城區為提升文化資源利用效率,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讓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受便利文化資源服務與閱讀空間服務, 2019年該區共投資245萬元,在人民廣場、育才公園、廉北路建設了3座“24h智慧圖書館”。
“真是沒想到,這次放假回來,在我們家對面竟有了個圖書館,太方便了,這里的氛圍非常好,不像在家里,看不下去……”王翰奇告訴記者,她是山西財經大學一名大四學生,剛參加完今年的研究生考試,最近正在準備公務員考試,回來以后就聽弟弟說對面開了一家圖書館,非常方便,不用排隊,隨時都可以去。
據了解,“24h智慧圖書館”融合智慧圖書館、文化服務站、便民服務站三項主體功能,應用“互聯物聯+智能硬件+大數據+云平臺”為支撐,以獨特的智慧化玻璃房設計,打破圖書館開放時間空間和服務模式的限制。館內配置紙質圖書、電子圖書資源;配備閱覽桌椅、電子圖書借閱機、自助辦證機、自助借還書機、電腦查詢及無線WIFI等設施設備;配備手機充電站、藥箱、雨傘、針線包等便民服務設施;采用智慧化云平臺及管理平臺,實現各館無縫對接、無人值守和24h自助化服務。
“這個圖書館太方便了,離家近,在這看書的人比較多,氛圍也好,最重要的是能讓孩子養成看書的好習慣。”家住育才公園附近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級,平時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就只想著玩游戲,不愿意看書,圖書館剛建好時,每天放了學寫完作業就往這兒跑。“開始,我以為就是好奇,堅持不了幾天,真是沒想到,這都快二十天沒玩游戲了,每天都這樣。我現在也不追劇了,吃了飯就陪孩子來這兒看看書,跟孩子一起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同時,也希望我們這兒能再多建幾個這樣的圖書館,方便更多的人。”
“下一步,我們計劃在人口密集、市政配套設施良好的廣場公園、社區鄉鎮等公共場所再建至少12座智慧圖書館,不斷完善文化云平臺構架。最終構建起以區圖書館為中心,以‘24h智慧圖書館’和文化云平臺等為主的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真正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全面覆蓋,實現民生工程的創新突破。”石家莊市藁城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局長田江水介紹說,藁城區將以“24h智慧圖書館”為主體,以文化云平臺為依托,構建15分鐘文化圈,提升藁城區文化氛圍,打造全民閱讀、書香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