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科學家首次實現水下無線聯網傳輸數據

作者: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來源:前瞻網
日期:2020-06-18 09:45:30
摘要: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4月28日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模突破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陸地網絡已經進入成熟發展階段,但水下卻依然是一片“處女地”。


1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4月28日發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模突破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陸地網絡已經進入成熟發展階段,但水下卻依然是一片“處女地”。

我們都知道,WIFI信號屬于電磁波,它其實與手機信號并無本質區別,都屬于電磁波中的微波波段,一般位于800兆赫-2500兆赫的波段。然而由于電磁波在水中有很大的衰減,所以陸地上廣泛使用的電磁波無線通信,在水中很難實現。

不過無線電、聲音和可見光信號卻可以在水下進行通信。在任何情況下,無線電都可以在短距離內傳輸數據,而聲音信號可以增強長距離,但數據速率有限;可見光可以傳播更遠的信息,但窄光束需要在發射器和接收器之間保持清晰的視線。

最近,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科學家們建立了一個名為Aqu-Fi的水下無線系統,成功實現了水下聯網傳輸數據,從而能夠向陸地上的電腦分享實時圖像和視頻。

Aqu-Fi使用無線電波將數據從潛水員的智能手機傳輸到連接在水下裝備上的樹莓派(Raspberry Pi,只有信用卡大小的微型電腦)上。然后通過LED或激光光束將數據發送到地面上通過衛星連網的計算機上,計算機再將數據轉換成圖片或視頻。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系統能夠在靜止水中相距幾英尺的兩臺電腦之間上傳和下載多媒體,數據傳輸速度為每秒2.11兆字節,往返的平均延遲為1.00毫秒。

研究人員指出,在流動的水中,光束必須與接收器保持一致,他們已經在考慮設計一種能夠從各個角度捕捉光線的球形裝置。

研究人員稱說:“這是第一次有人在水下完全通過無線上網。我們已經創造了一種相對便宜和靈活的方式將水下環境與全球互聯網連接起來。我們希望有一天,Aqua-Fi能像水面上的WiFi一樣在水下得到廣泛應用。”

實際上,除了無線電波,還可以通過鋪設海底光纜實現聯網。

海底光纜不是單純的一根光纖,它實際上是一個復雜的傳輸系統。海底光纜系統由兩部分組成:水下設備和岸上設備。1850年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了世界第一條海底電纜。而世界上第一條海底光纜,是1988年建好的,連通歐洲和美國,全長6700公里。這條光纜含有3對光纖,每對的傳輸速率為280Mb/s。

目前,全世界超過90%的跨國數據傳輸,都由海底光纜承擔。根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全球的海底光纜總長達90萬公里,可繞地球22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