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萬州經開區智慧園區將借5G、RFID等技術打造智慧業務模塊
在信息化大數據時代,萬州經開區智慧園區怎么建?今年有何進度安排呢?6月11日,記者從經開區獲悉,目前智慧園區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即將進入實質建設階段。

據了解,萬州經開區智慧園區總體規劃,已于2019年12月通過市智慧園區專家評審組評審,隨后按市經信委和萬州經開區的優化意見,作了修改完善并定稿。
根據規劃,萬州經開區智慧園區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和7大智慧業務模塊:
基礎設施建設。充分依托運營商,通過租賃方式獲取服務,采用國產高性能核心交換機系統,支持IPV4/IPV6冗余。在保障光纖到樓層,積極試點光纖到桌面前提下,推進運營商在園區進行5G獨立組網及5G+應用示范。
智慧辦公平臺。對應市級建設導則,搭建園區內部管理平臺和園區基礎辦公平臺,構建智慧協作平臺、公文管理平臺、人資管理平臺、審批管理平臺、公務動態資料庫、項目管理平臺等,打通辦公流程,實現園區辦公運營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標準化和動態化,達到內部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無紙化。
智慧交通平臺。對接智慧交通集成系統,搭建園區內部智慧交通平臺實現跨智慧交通協作,構建智慧交通監控平臺、調度指揮平臺、誘導分流平臺、曝光處置平臺、路況分享平臺等,確保園區道路運輸更加智慧安全順暢。
智慧資產管理平臺。采用一套軟件平臺加RFID讀寫設備及標簽,構建一個動態化、精細化的管理系統,對園區土地、廠房、倉庫等宏觀資產概念進行記錄管理,RFID物聯網設備用于對園區自有資產內的貴重物資進行自動化管理,實現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智慧經濟運行平臺。收集整理園區內每家企業的運行數據,通過大數據系統對其實際運行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直觀展示產業、行業、企業的分布情況,并通過數據反映出的情況為園區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等提供科學的數據保障和決策輔助。
智慧環保應急平臺。搭建園區整體和企業環保監控、重點耗能企業實時監管、應急處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安裝統一的探測監測設備,實現對企業排污、能耗進行監控報警與輔助溯源,并制定相應的應急響應預案,直接關聯相關資源和責任人。
智慧物流平臺。建立智慧物流管理系統,統籌園區內外物流企業的實際運力、運輸線路、區位優勢、運輸成本、運輸資質,形成完備的資料庫,實現物流成本數據的可視化,為園區企業提供一個可篩選的物流信息超市,支撐企業完成物流拼單,運力匹配、資質匹配,運輸方式優化、運輸成本優化等。
智慧供應鏈平臺。為園區企業提供一套產業協同的信息服務平臺,方便企業在這個信息化“大超市”中快速便捷尋找配套、人員、原材料、供應商、客戶、服務等資源,形成可檢索的產能供需對接平臺,并建立園區企業產品類型、產能、產業集群的統計和整合,形成線上選擇平臺。

規劃明確,萬州經開區智慧園區建設周期3年,2020年啟動,2022年建成,分三個階段實施,測算總投資約9000余萬元。
根據進度安排,今年萬州經開區智慧園區建設將初見成效——6月底前完成方案設計,9月初開始建設,11月底前完成管理平臺和服務平臺建設,12月底前完善平臺數據資料并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