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西文服飾推出電子標簽備受海外市場青睞 訂單額日均幾百萬
“整個5月,車間產能爆了,訂單根本來不及做,正在加緊招人……”近日,在金山區楓涇鎮,上海西文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王天橋的一句話,道出了該公司近期的生意紅火程度。
實際上,疫情初期,這家公司的日子也并不好過:雖然順利復工,但訂單減少了一半左右,工人也流失了40多個……但4月底開始,他們的新產品被歐美客戶“發現”之后,國際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5月、6月的接單量持續攀升,日均訂單額都在幾百萬元,大大超出了其產能水平。
備受歐美客戶青睞的新產品到底是什么?據了解,上海西文服飾有限公司于2006年落戶金山楓涇,主要研發生產服飾上的各類標簽,包括吊牌、價格牌、洗標、掛耳標、主標等,年產30億只標簽,產品90%出口歐美,在全球有4000多家企業客戶。幾年前,該公司研發推出了一種無線電子射頻標簽,即在普通標簽中植入芯片,并安裝一個微小“天線”,這樣,在6—10米距離內,標簽中的信息能迅速被對應設備自動讀寫。
但新產品的成本也高。據介紹,一只普通標簽,售價在0.2元,但電子標簽的售價要翻一番,達到0.4—0.5元。經過多年的推廣,該公司的電子標簽銷量占比逐步攀升到了40%。但疫情發生后,非接觸經濟的新需求,讓電子標簽的銷量占比快速攀升到了60%以上。
這種電子標簽的應用場景,十分多元。該公司在廠區打造了一個沉浸式體驗空間,以展示其電子標簽在零售領域的應用:倉庫里,已經打包好的一箱箱服裝,從一臺機器里依次通過,品類、件數等數據信息瞬間被自動采集,再也不用人工統計出貨量;服裝銷售門店里,再也不需要人工盤貨,啟動機器人在里面轉一圈,數據自動生成;在無人超市選好一堆商品,貼近感應區,就能一次識別,自助付款;入住酒店,一掃碼就能追溯床單和毛巾的更換清洗流程……在這一個個領域,電子標簽都展現出了其在準確性、效率方面的突出優勢。
在現場,一個演示讓人印象深刻:一家擁有3000件服飾的門店,在一天的營業結束后進行盤點,感應機器人在場中游走一圈,5分鐘就能精準完成所有數據采集;而此前,不少門店都是營業員用手持掃碼儀一件一件清點,全部完成需要4—5個小時,而且差錯無法避免……因此,一些國際知名服裝品牌門店,已經與上海西文服飾有限公司展開合作。
但這并非電子標簽的全部?!皵底只?,將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消費體驗。比如,在試衣間里,我們的應用系統還可以根據客戶的喜好,通過大數據提供好幾種可視化的穿搭方案……”王天橋介紹說,隨著新技術的應用推廣,上海西文服飾有限公司的業務領域,也已從只生產各類服飾標簽,拓展到了提供電子標簽、讀寫識別設備乃至各種情景下的管理方案。
“一家生產服裝輔料的傳統企業,怎么可能與高新科技沾邊?”楓涇鎮副鎮長劉敏笑著說起自己對西文服飾的第一印象。但就是這家傳統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逆風“飛翔”。最初,這是一家擁有1500多名員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但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創新轉型,如今該公司已成為一家擁有30多項技術專利的科技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