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溧水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智慧防汛等20多個智慧應用系統
“一屏感知”全區河流水庫水位信息、 “一鍵上傳”為城市治理“找茬”、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市區公共區域免費WiFi實現全覆蓋、“一件事”一窗受理當日辦結……這是近年來溧水實施信息化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的成果。
在溧水,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前沿技術,為現代城市治理、社會民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賦能,喚醒了“沉睡的數據”,架構起“城市大腦”,構建起“善感知、會喘氣、有溫度”的新型智慧城市。
目前,溧水已在全國率先系統集成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城市展示中心、行政服務中心、防災減災科普教育體驗中心,打造了獨一無二的“智慧運營、智慧展示、智慧服務、智慧科普”四大智慧中心。
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連日來的強降雨,給溧水防洪排澇能力帶來了不小的考驗。
走進溧水區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全區13條主要河流、85個中小型水庫的水位信息、17個泵站運行狀態、150輛公交車運行情況,在一張大屏上實時展示。這得益于溧水整合公安、城建、交運、水務、城管、氣象、公交等7個部門平臺系統,接入全區公安智能交通和雪亮工程視頻資源7000多路。
“我們梳理出城區主要積水點20多處,實現應急處置可視化,平均日受理市民反映的涉汛訴求18起?!变嗨畢^水務局工作人員江溶添說,溧水還制定了水位超限處置流程,跟蹤河道警戒水位、水庫汛限水位預警,及時對接各部門聯動處置。
智慧防汛管理系統只是溧水智慧城市20多個智慧應用系統中的一個。
經過3年多的謀劃、論證和建設,2019年11月22日,南京首個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和社會治理大聯動中心同時掛牌成立。
“這么大容量的智慧中心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2016年中央首次提出‘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后,溧水就第一時間高規格召開全區城市工作會議,在南京率先啟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全面開啟縣域治理現代化進程。” 溧水區智慧辦主任章麗坤說。
目前溧水已初步建成了“城市大腦”基礎架構,初步構建了實體化運作體制機制,初步打響了溧水智慧城市品牌、政務大數據云中心;匯聚了43個部門的近3億條數據;智能交通、數字城管、社會治理大聯動等20多個智慧應用系統上線運行。
社會治理大聯動平臺整合接入了網格巡查、市民熱線、網絡訴求等多個渠道的民生訴求,對接60個職能部門、8個鎮街、113個社區的工單處置。
章麗坤透露,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有智慧防汛、森林防火、智慧環保、智慧停車、智慧社區、智慧溧水APP2.0、惠企數據服務、智慧控違、渣土車智慧管控等。下一步還將啟動視頻共享交換平臺、信息化項目管理系統、智慧消防監管、城區主干道綠波云控、殯葬改革服務、健康大數據平臺等7個項目。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
過去,群眾辦事進一家門只能辦一件事,勞神費事“跑斷腿”,還不見得能辦成。一個個“信息孤島”,成為群眾辦事的堵點。溧水加快政務信息資源整合共享、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讓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作為破解群眾辦事堵點、提高政務服務能力和效率的破局之策。
辦事效率從“2430”提升到“1230”后,今年溧水刀刃向內、自加壓力,再度刷新全省行政審批速度,將審批時間壓縮至“1120”。
“1120”,即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一般工業項目施工許可證分別在1、1、20個工作日內辦結。
原來辦企業注銷需跑多個部門,現在只需跑一個窗口。原本要跑上幾日,現在只需一個工作日。今年4月,溧水區成功實現南京首例“企業注銷一件事”一窗通辦,當日辦結。
溧水正推進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在區行政審批局設立“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綜合窗口,通過專窗無差別受理、部門后臺聯辦,實現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辦”。注銷申請材料由28份簡化至3份,簡化89%。辦理環節由8個減少到1個,辦理時間由原來的7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提速86%。
在實現“企業注銷一件事”的同時,溧水還實現了不動產抵押登記一窗受理當日辦結,并持續擴大“一件事”服務范疇。通過開展服務事項最小顆?;崂?,制定標準化清單,為實現無差別受理、全科政務線上同步審批打下基礎,力爭通過速度迭代、服務迭代,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政務服務的‘一網通辦’,要一門進去、一窗受理、一網通辦,讓企業辦事和為民服務都能實現線上只登錄一次全網通辦,真正做到政務服務不見面審批。”溧水區相關負責人說,“一網通辦”,不僅節省時間,而且節約了群眾辦事成本,提高了行政效能,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提供了支撐。
信息惠民“一掌匯集”
“無想山大道西端的平山林場山頭處是一個拐角,雙向通道視線比較差,加上路邊植物生長茂盛,存在安全隱患?!比涨埃嗨畢^社會治理大聯動平臺收到來自“隨手拍”的一個網絡訴求工單,希望相關部門核實并處理。
“接到工單后,我們第一時間聯系了林場工作人員前往現場實地調查了解,很快就把問題解決了?!变嗨畢^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溧水,市民可登錄“智慧溧水”APP上市民服務模塊中的“隨手拍”欄目,將影響市容環境、損害公眾利益、破壞文明秩序等行為拍成圖片一鍵上傳,各相關部門和鎮(街)會限期辦理反饋。
溧水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把群眾需求作為民生服務的著力點,以信息化打通群眾鬧心的“最后一堵墻”。
“黃色區域就是居民反映問題相對集中的地區,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將進行數據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拿出解決方案。”溧水智慧平臺工作人員介紹,在社會治理聯動大平臺社情民意熱力圖上,不同色彩代表了問題反映的多少,甄別反映集中的問題,可以做到提前干預化解問題。
“智慧溧水”APP2.0版新端口將于年底上線,與以往相比,新版本最大的優點是互動性更強,如隨手拍功能,市民可隨時隨地拍照上傳反映問題。
“我們還將推出語音搜索功能,可以直接用語音找到所需版塊,更加方便市民使用?!闭蔓惱そ榻B,新版應用版塊更多、互動性更強、操作更加便捷,將更精準化為市民提供服務。
這些“小功能”既是集成創新,更是思維創新。為了讓“小功能”發揮大作用,溧水匯集網格員采集、市民熱線、12345工單、110非警情等八個維度群眾訴求,把水電報修、消費維權、擾民舉報、環境污染、安全隱患等各類訴求服務歸集至呼叫中心特服號57213721,打造一口受理、一個平臺解決的新城市治理聯動平臺,真正使群眾實現一次反映都能解決,一個點擊全部處理。
公共免費WiFi,是一座城市品質的體現。溧水正大力推動“無線城市”建設,目前已在主要公交線路、公園(廣場)、火車(汽車)站和行政中心等重點公共區域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群眾的生活越來越便捷。
智慧城市,一個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的社會治理體系,既是城市智慧的結晶,也是群眾智慧生活、智慧家居的平臺,更是“健康溧水、活力新城”在新時代城市治理中勾勒出的又一精彩一筆。
溧水區委負責人表示,打造智慧城市符合溧水當前高質量發展實際需求。智慧城市建設要與網格化管理、城市市政運行維護、“四新”行動和“放管服”改革等工作有機結合,將進一步學習先進地區成功經驗,對標找差,在改革過程中使智慧城市建設不斷創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