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燈桿發展趨勢:智慧燈桿規模存在較大上升空間
智慧城市這一概念從提出到落地實踐,歷經技術驅動、城市主導、創新共享三個階段。不僅在提升基礎設施和技術升級方面有所創新突破,也為推動城市各領域發展創造機會。
全國各地政府都在積極發展建設智慧城市。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提出智慧城市規劃的城市超過 300 個,所有副省級以上城市、89%的地級及以上城市,47%的縣級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設智慧城市。但我國智慧城市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呈現條塊分割、信息孤島、特色不清、成效不足、長效機制缺失等問題,亟待創新突破。
傳統的公共基礎設施難以承載不斷增加的城市規模、人口度以及老齡化,基礎設施智能化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智慧社會的重要基礎,智慧燈桿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公共基礎設施。
智慧燈桿作為智慧城市數據入口,配有攝像頭、顯示屏、射頻標簽感應等設備,并裝備了 WiFi/5G 等無線通信系統。智慧桿塔具有分布廣、位置優良的特點, 是“全域感知”收集數據的優良載體,為構建新型智慧城市和社區提供了數據基礎。
作為一項基礎設施,路燈在城市中具有分布有序、覆蓋廣泛、存在電力等特點。如果僅僅用來照明,顯然沒有充分發揮它的價值。因此當多桿合一、5G微基站的需求逐漸清晰,智慧燈桿一下子趕上風口,得到了政策的大力宣導與激勵。
智慧燈桿規模存在較大上升空間。
城市照明路燈數量規模龐大,智慧燈桿建設規模小,2018 年實際滲透率萬分之五不到。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城市道路照明燈不斷增長,從 2009 年的 16.94 百萬盞增長至 2018 年的 27.38 百萬盞,年復合增長率 5.48%。
但智慧燈桿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據 Ofweek研究表明,中國智慧燈桿建設規模從 2014 年的 400 根增 長至 2018 年的 13000 根,復合增長率達 89.88%。 從 2014 到 2018 年,智慧燈桿滲透率從 0.0022%增長到 0.0475%。預計 2020、2021 年智慧燈桿總量將達到 50700 和 150700 根,智慧燈桿布局加速替代普通路燈是大趨勢。
此外城市道路大量普通路燈桿存在“多桿合一”改造需求。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發展的日漸推進,對智慧燈桿合一,互聯互通。而智慧燈桿雖已在世界范圍內得到應用,但公眾和應用部門對于這一技術及應用的認知還相對滯后。行業發展尚未成熟,行業集中度低,技術和業務規模還需完善和升級。總的來看,在智慧城市建設以及物聯網等技術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一桿多用”的智慧路燈將為城市建設帶來新思路,助力智慧城市發展,未來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