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雙十一“尾款人”的包裹RFID來守護
今年加長版的“雙十一”購物節還在持續,各位“尾款人”最關注的還是快遞到哪兒了吧?然而當手機上快遞終于顯示配送完成,最后卻是空無一物。
針對小區內快遞存放點、速遞易等快遞臨存點的安全問題確實讓人操心,大多老小區一些快遞存放點,包裹隨意存放、包裹無人看管、取件無須登記等現象卻并不少見,包裹被盜事件時有發生。最終也只能由快遞員賠或是自認倒霉,畢竟沒有監控攝像頭,快遞丟失也查無可查。
現下隨著物聯網、大數據、AI、5G等技術加持安防行業,安防技術解決了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保障了包裹的安全性。中國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認為一些技防措施不完善的小區快遞存放點應當完善自己的安防設施,確保包裹的安全性。那么有哪些安防技術保護著我們的快遞安全呢?下面小編為您一一介紹:

1、安裝監控攝像頭
而年初《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發布,自2月15日起施行?!掇k法》提到,郵政企業、快遞企業應當對其提供寄遞服務的營業場所、處理場所,包括其開辦的快遞末端網點、設置的智能快件箱進行全天候視頻監控。未實施的或保存監控資料不符合規定期限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因而快遞存放地最好要配置一個或兩個攝像頭,合理設計安裝位置,全部覆蓋存放角落,以便于對快遞收取工作進行全過程的記錄監控。
2、安裝警報裝置
可在站點門口安裝人員進出警報裝置,確保有人進出及時知曉;

3、人臉識別取快遞
快遞員將快遞放入智能快遞柜后,系統會發送一個驗證碼給收件人,用戶收到取件通知后,在智能快遞柜操作界面上選擇“刷臉取件”,系統將進入人臉識別狀態,識別成功后,自動進行用戶快遞信息驗證后箱門自動打開,即可獲取對應的快遞。智能快遞寄引用人臉識別系統,使取件體驗更加方便、舒適。
4、電子標簽
我們常常在快遞單上看到一個二維碼,那就是包裹的身份標簽,快遞在運輸過程中會對每一個包裹進行身份識別,再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激光掃描等信息傳感器將包裹連入網,實現對包裹的跟蹤管理和便于及時更新物流信息。
5、嵌有RFID設備識別、攝像頭等數據采集設備
這些設備將采集的數據傳輸到控制中心進行處理,而后通過各類傳感器實行GSM短信提醒、RFID身份識別、攝像頭監控等一系列操作。不僅保證能監控到每一個快遞員對包裹的存放流程和操作,而且能夠及時告知消費者快遞的動態。
加強技防措施是保護快遞安全的一個重要手段,另外快遞公司應該對快遞員加強管理,加強防盜意識培訓,讓快遞員派送過程中盡到派送義務,保障收件人的權益。更重要的是,取件人自身也要加強防盜意識,日常取件要及時,委托存放包裹時應選擇安全可靠的快遞代收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