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RFID應用場景有哪些?
隨著在疫情防控期間和政策的影響下,以及各行業如零售、物流、工業控制等對物聯網應用需求的推動,RFID技術會有望在多場景現用中爆發,RFID產業將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后,RFID技術開始逐漸被應用到各個領域當中。

一、工業領域RFID管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融合應用成效進一步彰顯、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行動計劃》明確將開展網絡體系強基行動、標識解析增強行動、平臺體系壯大行動、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新型模式培育行動、融通應用深化行動、關鍵標準建設行動、技術能力提升行動、產業協同發展行動、安全保障強化行動、開放合作深化行動等11項重點任務。
重點企業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新模式應用普及率達到30%,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基礎更加堅實,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發展成效不斷提升。
二、溯源RFID管理
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的冷鏈食品安全問題引發社會熱議,隨后我國各省市紛紛加強冷鏈食品溯源建設和上線運行溯源管理平臺,基于RFID技術的追溯管理系統,實現對食品整個生命周期的跟蹤、反饋、查詢、存檔和管理,進一步加強對進出口冷鏈食品的安全把控,對疫情防控工作絕不松“口”,嚴守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我國首批新冠疫苗開始在北京、山東等地,對重點人群進行接種。同時,不少人比較關注疫苗接種后安全性如何保障?過程如何追蹤?
據悉,國藥中國生物啟動新型冠狀肺炎疫苗大規模生產的過程中,將確保每一劑疫苗都有一個全程追溯疫苗流向的電子“身份證”。有了“身份證”后,疫苗到什么地方,被什么人接種都會被記錄在案。
三、醫療領域RFID管理
日前,無錫醫療物聯網研究院和動脈網蛋殼研究院共同編撰的《醫療健康物聯網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
此次由無錫醫療物聯網研究院和動脈網蛋殼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0年版《白皮書》在2016和2018前兩版的基礎上做了創新提升。內容涵蓋了醫療健康物聯網概述、政策環境、基礎架構及行業生態、未來發展趨勢和建議思考等,同時刊載了優秀醫療健康物聯網創新應用案例,涉及智慧臨床、智慧患者服務、智慧管理和遠程健康等多個版塊,全方位、多領域展示了醫療健康物聯網的各類應用成果。
主要是為了實現下列幾個方面的智能化管理,即人員管理智能化、設備管理智能化、醫療過程智能化、供應鏈管理智能化、醫療廢棄物管理智能化和健康管理智能化。
四、全民航行李RFID管理
1月12日,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全國民航安全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對今年我國民航的工作作出規劃。
在疫情防控方面,會議指出,今年,處于疫情防控前沿陣地的民航將確保“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健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組織體系,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加強航空醫學中心建設,全面提升民航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
在行李RFID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方面,2021年,民航將加快推進全民航行李RFID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進一步拓展全流程跟蹤覆蓋范圍。推進中轉便利化工作規范化、標準化,提升行李直掛、通程航班業務普及率。
五、城市化建設垃圾桶RFID管理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于“十四五”垃圾分類工作的部署,宣傳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
2020年12月10日至1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總結交流各地生活垃圾分類好的經驗做法,部署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從“設施提標、管理提檔、源頭提質、法治提效”四個方面發力,致力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推動體系、收運處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體系基本完成,構建了以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為基本類型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全鏈條體系,生活垃圾末端處理能力充足,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效應逐步顯現,居民支持、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比例不斷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