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傳感器和RFID標簽 數字化物流成為突出趨勢
奔騰的21世紀,物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的物流行業,幾乎從零開始,達到了今天規模全球第一的地位。
過去的2020年,在世界經濟因疫情陷入深度衰退之際,中國的經濟發展卻率先復蘇。這其中,離不開我國高度成熟的物流業支撐社會、生活在疫情時代維持高效有序的運轉,物流業儼然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現代物流的進步更是一日千里。

在電商快遞高速發展的促進下,海量訂單+海量SKU,使物流系統規模越來越龐大,拆零揀選作業越來越多,國內物流領域自動化在電商物流場景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5G、AI、IoT、區塊鏈、機器人/自動化、云&API等高新技術,正不斷滲透進入當前的物流體系,通過數據手機與分析、算法優化,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時代快車駛入2021年,一起來回顧一下2020年物流行業有哪些科技創新產品吧。
天上地下 越來越全的物流科技產品
1、無人機
2020年,無人機在快遞投送領域的應用獲得越來越多的客戶和開發者的關注和投入,具有不受地面交通影響、直線距離快速配送等優勢的無人機配送,給解決偏遠地區“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帶來了希望,無人機投送快遞的方式或將在未來幾年全面普及。

京東是世界范圍內無人機物流領域的翹楚之一。2020年12月末,京東自主研發的大型物流無人機“京蜓”首飛成功,這是京東物流繼2018年的“京鴻”面世后的第二款原生支線物流無人機。“京蜓”無人機是國內首款載重數百公斤級具有艙內空投功能的無人機,相比有人機改造實現無人機功能的飛機,原生的物流無人機具有更出色的性能和空間利用率。
在無人機應用領域,順豐科技同樣不容小覷。所不同的是,京東選擇自研無人機技術,而順豐則選擇和大疆、極飛等企業合作無人機技術。
無人機配送在全球范圍內的接受度越來越高。2020年,亞馬遜、UPS等物流巨頭紛紛選擇試水個人商品的無人機配送。2020年9月,UPS新推出一款快遞運送車載無人機,該無人機可自動遞送包裹至附近的具體位置,并返回正在移動的快遞運送貨車。
2、自動駕駛
站在"AI與5G"的風口上,自動駕駛備受期待。但現階段,自動駕駛實現商業化落地的項目屈指可數。

有人算過一筆賬:一套L3級自動駕駛系統,行業內主流方案的成本普遍10萬元左右,對于以干線物流重卡為代表的商用車來說,僅相當于增加10-20%的成本,而這筆投入可幫助運營方有效降低事故率、節約油耗、人工等費用,相當于一筆具有高效ROI回報率的投資。
于是,眾多自動駕駛企業將目光聚焦在干線物流這一極具市場潛力的應用場景,將干線物流自動駕駛作為高級別自動駕駛落地的前哨站。
2020年,嬴徹科技、宏景智駕、智加、圖森等自動駕駛技術企業紛紛你追我趕地邁出了一大步。
2020年末,嬴徹科技宣布攜手四維圖新達成前裝量產定點合作協議,四維圖新將為嬴徹科技2021年底量產的自動駕駛商用車項目提供L3級自動駕駛的高精度地圖“數據+引擎”產品服務。
12月初,智加獲得1億美元融資,同樣聚焦于長途重卡的智能化改造,與解放、滿幫一同推進干線物流場景自動駕駛的產業落地進程,推動物流產業升級。
12月末,針對干線物流領域的痛點問題,宏景智駕聯合英特爾、江淮汽車、安能物流等企業發布“L3級自動駕駛重卡解決方案”,計劃2021年前裝產品裝車量將達到5萬輛以上,L3級自動駕駛重卡方案預計在2022年裝車量產。
3、無人配送車
2020年,在全民戰役的大環境下,無接觸配送成為主流,無人配送車再次火了一把。相比于傳統送件模式,無人配送車運行穩,“在崗”時間長,給出了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的一個很好的方案。

2020年,無人配送車發展提速明顯,多家企業再發布無人配送車新品。2020年,“單車試運營”階段已逐漸升級到“封閉場景/固定線路車隊運營”和對“城市級無人配送運營”布局等的探索。在物流配送領域,目前,阿里、京東、蘇寧、百度、美團、等各大企業推出的無人配送車均已上線運行。

2020年初,美團無人配送落地北京順義,美團計劃三年內在順義區部署1000臺自動駕駛配送車,實現全區域、全天候的運營。
2020年9月,阿里云棲大會上發布物流機器人“小蠻驢”,隨后,阿里就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建立了由22個機器人分組成的阿里小蠻驢車隊,每天從菜鳥驛站將包裹分送至27棟宿舍樓。
2020年10月,京東物流宣布將常熟打造為全球首個無人配送城,同時計劃未來5年投用無人配送車10萬臺以上。
4、AGV-AMR 市場

AGV/AMR作為物流裝備中比較新的產品,近幾年來成為物流裝備行業的最熱的風口之一。有市場調研數據顯示,到 2026 年,AGV 和 AMR 市場價值 將達140 億歐元,年增長率約為35%。面對方興未艾的千億級市場,一大批行業先鋒與產業創新者已開始亮劍爭鋒。
5、其他倉儲自動化設備
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倉儲空間中,智能分揀設備、自動裝卸系統、堆垛機、碼垛機、智能揀選車等自動化設備已代替人工,對貨品從入庫、分揀、出庫、移庫、盤點、運輸等運作進行全面參與替代,在提高空間利用率,降低土地和建筑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分揀與配送的效率與準確性,提高了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
1)、智能分揀設備
可在一個系統中靈活地輸送、排序、分揀懸掛的物品和扁平物品。它可以高效地處理電子商務中常見的較小訂單,同時能夠完成快速的退貨處理。
2)、自動裝卸設備

裝卸一般占總運輸時間的40%左右,因此裝卸作業對物流效率有很大影響。目前自動裝卸系統在國內只有10年左右的應用歷史,仍在初步發展階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自動裝卸系統供應商僅有不到20家。
現階段,自動裝卸系統在中國市場還屬于“奢侈品”,企業改善裝卸作業的目標應該是省力化,讓人工作更輕松,而不是簡單取代人,人機協同的半自動化方案應該是裝卸技術升級的主流模式。
3)、堆垛機
堆垛機,是立體倉庫中重要的起重搬運設備,也是自動化倉儲系統中的核心裝備。堆垛機產品上廣泛使用紅外、激光、無線、伺服驅動、無接觸供電、RFID等技術,基礎技術、核心器件與配套設備與國際知名制造企業差異不大,目前市場需求的主流堆垛機產品已基本實現國產化。
4)、碼垛機器人
碼垛機器人一般位于流水線末端,再輔以托盤,將流水線上下來的包裝物整齊的碼放在托盤之上,然后由叉車將貨物運往其他環節。碼垛機器人結構簡單、故障率低、易于保養及維修,且碼垛能力比傳統碼垛機、人工碼垛都要高的多;據了解,1臺碼垛機器人至少可以替代大約4位工人的工作量。在這一領域,以庫卡、ABB等成熟機器人企業為代表,創新技術穩步維持。
5)、智能揀選車
揀選作業已經是現代物流中心的核心業務,智能揀選車通常配備無線局域網和RFID技術,與倉儲管理系統保持實時對接。智能揀選車具有自動導航功能,可以隨時接受倉儲管理系統的揀選訂單,并在完成后實時上報作業狀態,除此之外,智能揀選車還配備電子標簽系統支持同事揀選多個訂單,自動稱量系統會對貨物進行重量上的核對,保證作業的準確無誤。

移動揀選機器人,是自動化揀選的最高層次,是世界倉儲物流技術領域的重要技術發展方向。
就目前實際應用情況來說,其應用范圍還非常有限,主要用于規范包裝貨物的揀選。
數字化勢不可擋 新銳解決方案商嶄露頭角
傳感器和RFID標簽的使用使得數據讀取更加便利,數據數量的突然大爆發,數字化物流成為突出趨勢。
“集大成”者才能稱之為“智慧”。如果我們把智能化物流看做一個人,那么上文我們所羅列的智能化作業僅是它的“四肢”,負責整合、協同、統籌的平臺才是智慧物流的“大腦”。
智能物流解決方案的企業中,以京東、蘇寧、菜鳥(阿里)三者最強。2020年6月,蘇寧物流首個5G無人倉在南京雨花物流基地正式投產,這是5G技術在物流倉儲領域的全國首次落地,對于5G為基礎的創新技術在智慧物流領域的應用探索將帶來質的飛躍。
JDL京東物流亦是5G應用領域的行業領導者。依托5G網絡通信技術,京東物流率先在北京“亞洲一號”建成國內首個5G智能物流示范園區,并開始在國內其他園區應用推廣。

數字化物流解決方案在制造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正確選擇數字化物流解決方案,制造企業可以對設備和庫存進行跟蹤管理,有效地安排維修計劃,使維修成本降至最低,并預測未來的設備和維修成本,使資產生命周期管理成本最小化。
近年來,集成商紛紛以“智能”替代“物流”,從其改名中也可看出行業的發展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