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訪問人次達20.22億
1月13日,教育部發布消息稱,自2020年2月17日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以下簡稱“云平臺”)正式開通以來,截至2020年12月,云平臺瀏覽次數達24.60億,訪問人次20.22億。
教育部表示,“停課不停學”這一疫情防控的應急之舉,開啟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云平臺為1.8億中小學生的在線學習提供了重要支撐。
據介紹,云平臺上線了4649課時的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主要學科課程學習資源和豐富的專題教育資源。其中,秋季學期共制作上線了3803課時的資源,實現了小學、初中、高中所有年級和各主要學科全覆蓋。
北京商報記者在云平臺上看到,平臺包括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各學科視頻教學,無需注冊即可免費觀看學習,并可下載課后習題。在專題教育部分,還有防疫、品德、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模塊。
教育部介紹,云平臺資源以微課視頻為主要形式,中學微課時長為20-25分鐘、小學微課時長為15-20分鐘,符合網上學習特點及視力保護的需求。同時,采用“教師講解+多媒體大屏”的形式,最大限度還原課堂教學的真實場景,復現課堂教學的現場感,契合中小學生的認知習慣和需求。
此外,通過組織開展專題交流、專線答疑等多種方式,幫助師生深化資源應用,保障學習效果。截至2020年12月,云平臺瀏覽次數24.60億,訪問人次20.22億,用戶覆蓋包括港澳臺在內的全國所有省(區、市)及全球174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和教育行業的融合發展,是基礎設施、平臺和教學理念有了新發展,法律法規提供了支撐的結果。“最早的在線教育有慕課,但課程聚焦性不夠,針對學生定位不同,需要從國內的學生需求出發進行設計。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等普及,加上人工智能的發展,在線問答、垂直性的一對一、一對多輔導等更豐富有趣的形式得到應用,有助于進行更好的課程輸出和課程設計。”
據了解,2020年疫情之初,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和中小學認真做好“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工作。進一步完善中小學在線學習平臺建設,不斷豐富學習資源,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安排,并嚴格審核線上學習資源,確保資源質量。教育部表示,可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空中課堂提供的免費學習資源,服務學生居家學習,保障農村和偏遠地區學生學習需要。
但王鵬還表示,在線教育的口碑、效果與人們的預期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針對升學考試類的在線教育,和面對面的方式還是有差距的。“目前疫情還比較嚴峻,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停課不停學’還將繼續發揮作用,隨著終端設備的不斷完善,未來在線教育的模式將更加深入人心。線上線下相結合,實現更加精準化智能化,教學效果會更好。”
教育部在1月13日還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豐富云平臺中的教學資源,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共用,拓展完善平臺功能,提供更加多樣的服務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