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量全國第一
以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國缺席了;以電氣化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國缺席了;以信息化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國趕上了;以數字化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極端”“極端”重要,我們要有“十分”“十分”的緊迫性……
3月21日,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推進會在廣州舉行,廣東省領導、廣州市領導、深圳市領導與省內龍頭企業、專家學者代表共同出席了會議,探討加快推動全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據悉,廣東已被工信部授予首批2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之一,按照“先典型引路、后全面推廣”的實施路徑,將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分類施策,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廣東被授予首批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
廣東省工信廳介紹,廣東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將工業互聯網作為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的新引擎加快布局,并于2018年在全國率先出臺《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 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實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按照“先典型引路、后全面推廣”的實施路徑,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分類施策,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被工信部授予首批2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之一。

廣東企業開發的智慧醫療系統。 廣東省在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聚焦新基建,提速信息基礎設施建設,2018年在全國率先開通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已建成30個行業/區域標識解析二級節點。2020年,全省新建5G基站8.7萬座,累計建成5G基站12.4萬座,數量全國第一。
廣東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量全國第一
廣東發揮制造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豐富的優勢,首創“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制定嚴格的遴選程序和標準,重點引進培育優秀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及服務商。截至目前,已有370多家優秀服務商入池,引進阿里云工業互聯網總部、樹根互聯總部等省外優秀服務商落地廣東。圍繞重點行業,培育了美云智數、云工廠等一批專注于垂直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培育了華為、富士康、樹根互聯、騰訊4家企業成為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全國第一。
例如華為FusionPlant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服務企業用戶10萬多家,連接設備超過240萬臺套,工業應用軟件(工業APP)數量超過2000個,以電子信息制造為重點并涵蓋化工、鋼鐵、汽車、裝備等多個行業;依托東莞松山湖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圍繞電子信息、智能裝備及機器人兩大集群,推動70多家集群企業開展了工業互聯網應用。

廣東企業通過云端直播定制家居設備。 樹根互聯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服務企業用戶9萬多家,連接工業設備超過72萬臺套,工業應用軟件(工業APP)數量超過5000個,建立第三方開發者社區,月活躍第三方開發者超過千人,具備豐富的跨行業跨領域服務能力。
超1.5萬家企業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
聚焦工業企業,廣東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一是打造“燈塔式”標桿示范。圍繞電子信息、先進裝備、食品醫藥、輕工材料等重點行業,支持行業骨干企業和領軍企業牽頭,立足行業特點和數字化轉型實際需求,積極探索工業互聯網落地應用場景,建設“燈塔式”標桿示范項目。二是推動中小型工業企業廣泛“上云上平臺”運用工業互聯網新技術降本提質增效。累計推動超過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50萬家企業“上線用云”降本提質增效。
產業集群是廣東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目前,廣東圍繞家電、電子信息、注塑、消費品等行業,已在廣州花都獅嶺箱包皮具、東莞松山湖電子信息、佛山順德小家電、揭陽揭東塑料日用品等16個產業集群開展試點,探索集群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目前,廣東試點建設8個“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園區”,重點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與運營商合作,運用5G技術開展內網改造,探索有價值的“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打造了寶鋼湛江鋼鐵、美的、格力等一批“5G+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示范項目。目前,生產數據無線采集、云化無人控制車、機器視覺檢測、虛擬現實人機協作等場景已實現了初步應用。

汽車生產線向數字化轉型 下一步廣東將分類施策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省工信廳介紹,下一步廣東將分類施策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一是面向大型企業,支持制造業龍頭企業應用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示范。二是面向中小企業,加快推動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開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開發推廣具有行業特色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發展工業軟件,提升產業鏈協同水平。三是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系統和數據對接,構建跨界融合的新型產業供應鏈體系。
同時,培育優秀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加大力度,遴選培育優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商,開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牽頭,聯合行業骨干企業、第三方機構以及產業鏈企業等組建產業聯合體,為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服務。培育一批5G+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支撐工業企業開展5G行業應用。在輕工紡織、注塑、模具、五金等行業集中度較低的傳統特色產業集群,培育行業/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集群上下游企業實施標準統一的數字化改造。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工業4.0時代的競爭將變成產業鏈間的競爭
21日的大會上,徐直軍率先做主題發言,據悉,華為構建跨區域跨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并在全國落地40多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貼近30多個產業集群,共計服務20000多家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徐直軍表示,工業4.0時代的競爭,將會從企業間的競爭變成產業鏈之間的競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工業網絡、工業軟件等基礎能力和工業服務業的水平。廣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一是要加速基礎工業軟件突破,共建工業云平臺,提升工業服務業水平;二是要以產業鏈/產業集群為單位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工業網絡智能化升級,夯實工業網絡基礎設施。
未來,華為將持續開放應用場景,攜手合作伙伴探索工業智能升級的新模式、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的新業態,助力廣東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高地,推動本地制造業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CEO賀東東:推行P2P2B模式打造產業集群平臺
廣東是制造大省,工業數字化進程上領先全國。賀東東介紹,樹根互聯“透明工廠”解決方案主要面向離散制造企業,特別是適用于多地域多工廠的企業,通過連接現場人、機、料、法、環等各項數據,打通已有信息化系統,融合IT、OT數據,幫助制造企業實現全方位的數據透明化,讓企業管理者明察秋毫;提供精益分析看板,幫助現場管理人員實現數據驅動的科學精益。目前該已應用在長城汽車、福田康明斯等知名企業,客戶反饋應用該方案后:數據準確率提升到95%以上,基于數據透明化進行科學的精益生產,使得生產效率提升10~20%,產品質量提升10~30%,生產成本降低20~25%,安全和可持續性提升3~10%。
樹根互聯依托“公有云平臺+通用技術平臺+行業企業”的P2P2B模式,與行業龍頭企業聯合,目前已打造20余個行業云平臺。但隨著廣東數字化轉型的普及,目前負責操作機器聯網和進行簡單數據分析的一線工人目前已出現奇缺狀態。下一步,樹根互聯計劃快速打造工業互聯網實訓基地和職業培訓課程。攜手政府、生態伙伴,以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職業教育,為“十萬”數字化產業工人培訓工程貢獻“根的力量”。
工業和信息化部智庫、中國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副所長林雪萍:廣東省應當成為國內工業軟件的突破者
未來汽車等于“大號手機”;全球十大醫療企業,8家非常明確、2家初步制定了數字化轉型戰略;石化1.5萬億的產值大盤得靠工業軟件護航……在林雪萍看來,基于強大的制造體系,廣東省應當成為國內工業軟件的突破者,沒有制造業的榮光,工業軟件也會失去光澤。
廣東要保持既有優勢,還要防止優勢被反超,阻止產業被其他國家所承接。廣州時尚之都的根部支持是什么?林雪萍認為,廣州打造時尚之都,優勢在于有中大布匹市場類似的超級面輔料市場,可以設計引領,周邊有快速供應鏈。但面對未來,中小企業出現不敢、不愿、不懂數字化轉型的困局。
怎么辦?廣東應該堅持系統思維,一盤棋考慮,推動龍頭用戶企業+利益共同體+運營平臺的思路推動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推進高質量發展。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還要與產業集群深度結合,分行業、分大小、精準發展,帶動傳感器與儀表、控制系統、軟件應用等基礎支撐,軟硬結合,協同推進廣東20大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