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五年,云廠商的焦慮與奮進,都被華為嘗了個遍

作者:飛鳥
來源:物聯傳媒
日期:2021-05-26 09:46:53
摘要:過去幾個月以來,業內幾家云服務商都在圍繞傳統行業領域展開積極部署。

如果一個頭部公司愿意頻繁為某業務調整組織架構并進行重要人事任免,不管外界如何評價該公司業務的發展現狀,都必須承認這一業務在企業內極度被重視,整個產業的增長潛力不容小覷。

華為云近來的行動印證了這一觀點,另外包括阿里、騰訊、百度等公司都在圍繞云計算展開高規格的部署行動。

先說5月18日,根據華為新一輪的人事調整,身兼多職、被戲稱為“救火隊長”的余承東被免去華為云CEO職位,轉而出任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而此前已經擔任云BU總裁的張平安被任命為華為云CEO。

前有5月13日阿里巴巴發布2021財年年度報告,披露阿里云全財年營收達到601.2億元,較上一財年的400.16億元同比增長50%;后有5月20日騰訊發布2021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包括騰訊云在內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單季收入390億元,同比增長47%。

與其他玩家相比,華為云目前仍未直接披露云業務的營收數據,一般是將其計入企業業務營收中。

但是,根據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對2020年報的解釋,2020年華為云增速達168%,屬于公司幾大業務中增速較快的部分。以及從Gartner 4月發布的《Market Share: IT Services, Worldwide 2020》報告中,全球云計算 IaaS 市場保持高速增長,市場規模達到 643.9 億美元,其中華為云全球IaaS市場排名上升至中國前二、全球前五,在主流廠商中增速最快(前四名分別為亞馬遜AWS、微軟Azure、阿里云、谷歌云)。

在外界看來,華為云在2017年首次提出“全球五朵云”之口號,如今似乎已經實現。

而且盡管外界認為自5月18日調整以后,華為云業務短期內將不會再產生大的變動,但若回顧華為云這五年來的發展歷程,其中的探索經驗值得所有玩家細細品味。

不斷變革組織,不斷調整試錯

關于華為云如何進行組織結構調整的,翻閱歷史新聞,我們可以整理出非常清晰的時間線:

2017年3月,華為成立面向公有云的Cloud BU,表示在2017年增加投入2000人,投資打造一個開放的公有云平臺,此時由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兼任Cloud BU總裁。

同年8月,Cloud BU升級為一級部門,以使其擁有更大的業務自主權。在此之前,Cloud BU為華為二級部門,隸屬于產品與解決方案部。

2018年12月,先是將企業BG旗下IT產品線的服務器產品線升級為智能計算業務部,以及將Cloud BU與智能計算業務部以及其他部門合并為Cloud&AI產品與方案事業群,目的是打通云與AI之間的聯系。

2019年一季度,將IoT、私有云團隊合入Cloud BU。

2020年1月,將Cloud&AI 升至華為第四大BG,與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者BG并列,由侯金龍擔任Cloud&AI BG總裁。此時Cloud&AI BG包括Cloud BU、計算產品線(服務器等)、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等。

2020年1月,華為發文進行多項人事調整,其中現任消費者BG CEO余承東擬增任命Cloud&AI BG總裁(兼)、Cloud&AI BG行政管理團隊主任、Cloud BU總裁(兼)、Cloud BU行政管理團隊主任,原云與計算BG總裁侯金龍擬擔任數字能源董事長。

此后4月2日,宣布撤銷云與計算BG,任命原消費者業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為華為云BU總裁,原服務器、存儲等劃歸到“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該部門名稱改為ICT產品解決方案。

4月9日,任命徐直軍為華為云董事長,余承東擔任華為云CEO。

到5月18日,就是我們上文提到的“免去余承東華為云CEO職位,由張平安負責擔任”這一調整了。

4條關鍵行動線索,帶來哪些啟發?

在這總計達到9條的調整變動中,我們可以看到4個重要的信息線索:

一是人事變化,究竟應該選派具有什么樣業務經驗的人擔任云服務的掌舵者。

二是如何讓云業務保持獨立性。在4月華為云董事長徐直軍的回答中,提到華為云成立之初是希望云與計算、存儲的業務可以協同運作,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發現了業務交叉時的不少問題,包括與其他BG的銷售關系,這反而消耗了云團隊的精力,故此后又撤銷云BG,將計算、存儲的業務還回去,讓云BU集中精力做云。

可以認為,云BU要實現的是獨立發展,與企業BG、消費者BG建立合作關系。

從BU升為一級部門,再升為BG,到一年后撤銷BG,這完整體現了一段圍繞獨立性進行的嘗試。

三是盡管曾經焦慮,但始終對云業務保持較高的期待

雖然一些細節沒在上述的時間線中透露,但華為云長期對云業務的定位及未來進行自我批判,這是導致其不斷調整結構的主要原因。

2018年底,一篇名為《華為云: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文章在華為心聲社區刷屏,里面提到華為云近幾年來的定位模糊不清,想要涉及到虛擬化、公有云、私有云諸多方面,最終卻走了不少彎路。

2020年11月,一則公司文件《任總在企業業務及云業務匯報會上的發言》在心聲社區發布,其中寫到華為混合云技術架構在近十年來經過了幾次反復調整,導致了時間上的浪費。

到2021年,心聲社區刊發《任總在“GTS云與終端云合作與融合進展”匯報會上的講話》文件,重點指出華為要堅定信心轉向云戰略,優先聚焦終端云、煤礦云、GTS云、IT應用云等做成領先的SaaS服務,帶動IaaS的快速發展。

最后,面向行業提供智能化,是公有云玩家必經演變方向。

其實在2018年底華為成立Cloud&AI產品與方案事業群時,在那個下半年里:

騰訊新增成立了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格外強調“兩張網”戰略——扎根消費互聯網,擁抱產業互聯網;

阿里巴巴將阿里云事業群升級為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由集團CTO張建鋒(行癲)兼任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

百度重點升級智能云事業部(ACU)為智能云事業群組(ACG),同時承載AI to B和云業務的發展。

因此,2018年足以稱得上是頭部玩家集體升級云戰略,轉向賦能行業智能化的開局之年。

那么摸索幾年以后,2021年初首先就有華為再次強調了云業務的重要性,包括單獨指出要在煤礦云領域做到世界領先,就像微軟在全世界飛機發動機管理維護領域的地位一樣,有一個出色的服務模塊。

在華為的愿景里,面對中國5300多個煤礦、2700多個金屬礦,如果能把這8000多個礦山做好,就有可能給全世界的礦山提供服務。以及鋼鐵、港口,也都在華為云的服務計劃之中。

不僅如此,過去幾個月以來,業內幾家云服務商都在圍繞傳統行業領域展開積極部署。

3月份完成科創板上市的混合云廠商“青云科技”,擁有在銀行、保險、能源、交通等行業上的成熟云解決方案,收獲了一批頭部客戶的關注與認可。

5月份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進行了大幅度人事任命調整,體現了公司在智慧零售、智慧交通和出行、智慧工業和服務業等方面的關注與側重。

當然,全球企業上云的趨勢愈發明顯,全面云化在所難免。

在巨大的前景面前,云服務商的組織架構調整絕對不是到此為止的階段。但正是在他們一路調整并聚焦的時候,產業互聯網正在煥發更明媚的生機,那也需要更多產業同仁前來參與發掘了。

欲了解更多華為云、青云科技等云服務玩家及物聯網PaaS/SaaS廠商的最新產品及方案信息,歡迎前往IOTE·2021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展會將于2021年8月18-20日深圳福田會展中心召開,這將會是物聯網計算與平臺領域較為集中的一場行業展示,目前已有40余家行業企業確定參展,對主打產品及方案進行全新展示。

paas平臺



展商名稱

展位號

主要應用領域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2C21-1

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園區、倉儲物流、智聯生活

天合云能源互聯網技術(杭州)有限公司

2C39

智慧能源、工業自動化,工業物聯網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C37

智能制造、金融、公共事業、電信、醫療、零售等

北京優锘科技有限公司

2C21

能源、交通、政企、交通、醫療、軍隊

杭州螢石網絡有限公司

2C38

智慧安防、智能家居、智慧照明

深圳前海翼聯科技有限公司

2C4

智慧城市、智慧校園、車聯網、智慧交通

深圳市奇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C40

智慧園區、智慧建筑、智慧辦公、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展廳、智慧體育

廣州萬物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C88-2

智慧農業、智能抄表、圖書館、服裝、餐飲

深圳市思倍云科技有限公司

2C21-1

智慧園區、智慧城市

艾拉物聯網絡(深圳)有限公司

1A1

智慧生活、電工照明,廚房電器,生活家電,安防傳感,健康看護

Saas應用方案



廣州三世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C89

智慧園區、智慧醫院、智慧交通

陜西瑞迅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C109

工業物聯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

杭州數蛙科技有限公司

2C115

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工業生產、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園區

上海極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C132

智能家居、消費物聯網、工業物聯網

廣州滴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C111

智能制造、家庭社區、樓宇園區、智慧城市等

廣云物聯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C182

消費物聯網、商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

伊泰特倫射頻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1A117

智慧零售、智能防損等

西安云墾電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C106

工業物聯網、智慧農業、智能家居、安防監控等

深圳市倍諾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2C180

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物流、智慧城市等

深圳市廣熵科技有限公司

2C218

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溫度檢測

上海曼斯克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2C133

工業物聯網、智慧安防、智慧能源

深圳市鎧灣安全技術有限公司

2C136

智慧城市、應急消防

浙江鴻信安諾科技有限公司

2C88-1

智慧消防、智慧燃氣、智慧用電、智慧公廁、智能稱重

廣州驛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C83

智慧消防、智慧照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

上海南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C108

智慧工地、河道監測、儲罐監測

深圳市廣聯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2C135

智能家居、工業互聯、冷鏈物流、智慧醫療、智慧農業及新零售等物聯網領域

中移聯合(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2C169

智能制造、智能零售、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金融、車聯網等

破格聯駁Pod Group China

2C216

車隊管理,定位跟蹤和運輸,醫療和應急服務,零售和消費者,能源和環境等

深圳市優友互聯有限公司

2C27

智能手表、車聯網、智慧城市、手持終端、智能機器人、水電表等

上海啟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C72

線下門店、新零售、車聯網、安防監控、智能終端和通用設備等

中億(深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C52

車聯網,物聯網穿戴,安防監控,PDA,工業設備,智慧農業,共享設備,醫療服務

上海齊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C179

智能制造、智能零售、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金融、車聯網等

重慶兆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C36

工業領域、農業領域、水文領域、氣象領域、建筑領域、環保領域

廣東龐盛科技有限公司

2C65-1

智慧校園、智慧用電、充電樁、通訊基站 視頻監控、智慧農業、路燈照明、智能交通

深圳中云創新技術有限公司

2C101

工業物聯網、智能制造、工業生產、智慧電網、能源、建材

西安共進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2C64

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公共設施、智慧城市

深圳云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2C107

智慧工業、智慧公共設施、智慧城市、智慧建筑、智慧農業水利

深圳弘星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2C84

智慧水務、智慧園區

深圳市幾米物聯有限公司

1A23

智慧車聯,資產物流,智慧家庭,智慧農牧,智慧校園

湖南華辰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2C28-2

智慧工廠、智能巡檢、水處理設備、包裝機械、醫療機械、電力設備、加工機械、工業 OMV 設備、智慧水務等

驍強云物聯網(深圳)有限公司

3C78

自助終端、商用空間、電力、油田、物流、農業、工業制造、智慧城市等

深圳市通微科技有限公司

2C168

智慧零售、智慧城市

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預約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