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甘斌闡述5G-Advanced創新五大方向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其實并不夸張。曾幾何時,一個國家的鐵軌里長代表了國力。今天的5G網絡同樣如此,作為使能智能社會的關鍵基礎設施,業已成為各國競相投入的焦點。
就像從蒸汽機車到后來的動車、高鐵,越跑越快,5G的未來也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4月27日,3GPP在第46次PCG(項目合作組)會議上,正式將5G進化的名稱確定為5G-Advanced,將從年底立項的R18開始。
而在5G乃至整個移動通信事業生機勃勃、不斷向前推進的背后,創新是一條貫穿始末的主線。
5月15日,中國聯通攜手華為成功召開主題為“5G新技術,產業新賽道,客戶新體驗”的5G-Advanced技術聯合創新發布會,提出“智慧”系列三大5G-Advanced技術方案。席間,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副總裁甘斌闡述了雙方在5G上的聯合創新,以及面向5G演進構筑網絡優勢的五大方向。

與聯通聯合創新,引領產業方向
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下,5G的突飛猛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中國的建設與應用更是領跑全球。
回顧一年多來5G商用歷程,中國聯通所取得的成果顯著。一方面,已建成5G站點超過40萬個,擁有5G用戶近1億戶,開展了2000多項toB應用創新。另一方面,隨著滲透率跨過拐點,5G的帶動效應也日益顯現,反映到業績上即是2021年第一季度實現了營收和盈利的兩位數增長(分別增長11.4%和21.4%),移動用戶ARPU同比增長11.5%至44.6元。
一張廣覆蓋、高性能、優體驗的網絡是5G商業正循環的基礎,而這樣的一張網絡離不開中國聯通與華為在大帶寬、多天線技術上的聯合創新實踐。
甘斌分享道,雙方面向電聯共建共享200M大帶寬的Massive MIMO解決方案聯合創新,能夠在3.5GHz頻段上實現與1.8GHz頻段的共站覆蓋,并且實現了相對于4G的10倍以上體驗;再比如針對深度覆蓋的室內分布式Massive MIMO解決方案聯合創新,率先將多天線技術理念引入到室內,在實現室內千兆體驗的同時,也為toB業務的快速接入奠定基礎。
前不久,北京聯通與華為邀請C114等6家媒體對5G網絡實際情況進行了路測與體驗。六條線路總計124公里,涵蓋商圈、體育、旅游等多方面城市功能區,從5G四類建網指標實測的平均結果來看,5G時長/里程駐留比均為100%,掉線率0%、時延8.5ms,上下行平均速率分別超過220Mbps和625Mbps(開啟超級上行和載波聚合后上下行峰值速率更是分別高達700Mbps和2Gbps)、上下行低速率占比分別為0.35%和0.31%,5G良好覆蓋率98.75%,網絡表現相當卓越,可謂“占得上、保持穩、體驗優、信號好”。
面向5G演進,五大方向持續構筑網絡優勢
據中國信通院預測,2025年,我國5G產業鏈市場規模將達到3.3萬億人民幣,5G生態圈及5G賦能產業規模將達到6.3萬億人民幣。當前,5G釋放的價值尚且只是冰山一角,在5G未來發展的過程中,還將涌現出更多的新場景、使能更多的新業務。
要適配新場景、支持新業務,頻譜是基石、無線網絡是核心、智能開放是助推器。在發言中,甘斌圍繞于此提出了5G-Advanced的五大創新方向。
方向一、全頻段走向5G,Sub100G從寬帶走向超寬帶:頻譜資源是無線網絡的基石,5G-Advanced需要充分利用好Sub 100G的頻譜資源,一方面定義頻譜新模式,如6GHz頻段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通過全頻段的智能聚合,把零散頻譜靈活聚合為大帶寬,滿足5G演進的差異化需求。
方向二、把多天線帶入每個頻段每個場景,釋放大帶寬潛能:TDD Massive MIMO是5G成功的基礎,5G-Advanced需要把多天線技術帶入每個頻段、每個場景,充分釋放大帶寬的潛能。除TDD頻段外,FDD需要向8T8R和Massive MIMO演進,毫米波向超大規模陣列演進,全頻段走向多天線;同時,多天線技術可以運用在豐富的場景中,無論是分布式Massive MIMO從室內走向室外,還是Mesh組網等動態拓撲技術,實現無縫的移動性和隨時隨地的極致體驗。
方向三、全頻譜上下行解耦,頻譜價值最大化:5G網絡的發展越來越需要上行千兆的能力,滿足企業生產制造等場景下機器視覺、海量寬帶物聯等上傳需求,加速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5G-Advanced需要通過全頻譜上下行智能選擇,使用全上行TDD頻譜、靈活時隙組網來實現上行千兆的需求。
方向四、通信感知一體化,打開5G應用新空間:5G-Advanced可以通過將Massive MIMO的波束掃描技術應用于感知領域,使得蜂窩網絡既能夠提供通信,又能夠提供感知,還可以提供厘米級的高精度定位,從而使能車聯網車路協同、無人機超視距感知、智慧工廠高精度定位、高鐵電子圍欄等行業應用,打開5G應用的新空間。
方向五、構筑智能網絡,加速業務創新:5G-Advanced將迎來更加多樣化的業務,為精準滿足不同業務的差異化需求,需要實現網絡能力智能開放,一方面通過業務的規建維優智能化以及SLA預測保障,提高運維運營效率,另一方面定位感知等網絡新能力開放,加速業務創新,智賦業網協同。
呼吁精誠合作,共推產業再升級
創新永無止境,面向“黃金十年”和“5G改變社會”,5G網絡能力還需要持續演進。而這有賴于包含運營商、設備供應商、芯片廠商、終端提供商、應用/內容開發者在內的產業鏈上下游各方,一起挖掘、定義新的需求,突破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培育生態沃土。

在發言以及發布會后的采訪中,甘斌呼吁廣大產業伙伴精誠合作,共同推動5G產業再升級。在這方面,在無線領域踐行“洞見、開放、聚焦”三大創新理念的華為,也已作出了表率。
他介紹說,華為從R16版本開始就開始思考和研究,如何通過技術的迭代和升級來為5G產業發展提供更澎湃動能。通過與產業界、學術界的廣泛溝通,提出了下一階段的5G愿景,繼續拓展5G能力邊界。
以中國聯通與華為此次聯合提出的三條新賽道為例,首先,從2G語音、3G移動上網、4G視頻到5G的千行百業應用,移動通信不斷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全新虛擬互聯時代,交互式的大帶寬應用例如云游戲、XR、全息通信等將產生超大帶寬和超大流量訴求,即是“智構新視界”。其次,過去3G/4G下行業務需求創造了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產業經濟,隨著全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加速,toC/toB上行業務需求爆發,例如高清直播經濟、寬帶物聯、機器視覺等,醞釀出新的上行產業賽道,即是“智享大上行”。最后,感知也將是無線萬物互聯網未來的重要能力之一,包括高精度定位、通信融合感知等,5G-Advanced技術開啟感知方面新賽道,實現萬物皆可感知,萬物皆可定位,即是“智慧超感知”。
與此同時,通信產業的繁榮與發展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統一標準之上。在R15、R16、R17版本標準制定工作中,華為就與中國聯通等產業伙伴一起,牽頭立項、推進了不少聯合創新成果納入5G標準。在5G-advenced標準(涵蓋R18、R19、R20)方面,亦已合作規劃了不少共同定義的方向。
隨著5G商用進程的迅速推進、在toC/toB越來越多場景的落地驗證,涌現出的訴求、呈現出的趨勢已然超乎最初的設想。從5G到5G-Advanced,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此次華為提出的五大方向,無疑為接下來的5G-Advanced創新提供了戰略指引與參考,有望在持續構筑網絡優勢的基礎上,助力運營商打開全新市場空間、帶給用戶全新體驗,譜寫出更加宏偉且美好的社會發展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