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術大進化,從書籍到芯片都能“印”出來
一副印刷出來的畫,從不同的角度看去顏色會有明顯的變化。在柔軟的材料上,確能排列著復雜的電路。這些看似神奇的作品就是納米印刷技術的成果。這種技術不僅能夠解決傳統印刷術的污染問題,而且能夠打印出傳統印刷術難以做出的零件。

印刷術——操控墨的“魔法”
最古老的印刷術是將文字原稿經制版、施墨、加壓等工序,使文字信息轉移到紙張上,從而批量復制原稿內容的技術。人類從此將墨水操控在了印版和紙張之間。印刷術不但推動了人類信息交流,也推動著社會的進步。

第二代印刷技術運用的是光化學原理,也就是先用電腦對內容進行編輯排版,然后將編輯好的內容曝光到一張感光膠片上,再將膠片上的圖像文字通過曝光轉移到一張涂有感光材料的鋁板上, 經過顯影之后,鋁板就成為批量印刷的模版。更精細的模版讓印刷品更清晰,我們對油墨的精確控制又前進了一大步。

然而印刷整個過程都伴隨著污染物質的產生,采用的油墨具有一定的毒性,不但會造成水體嚴重污染,有些廢液蒸發后,還會造成氣體污染。對傳統印刷術的改造迫在眉睫,那么怎樣的技術才能將印刷術變得綠色環保呢?一種叫做納米印刷術的新型印刷術,應運而生。
什么是納米印刷術
特殊設計的納米功能材料被發現,科學家可以控制它有時親水、有時親油。結合數字技術,中國科學家開發出了無污染的綠色制版技術。
首先印刷用的模版經過特殊的納米材料處理之后,需要沾墨的地方使用親油材料能夠沾附油墨。不需要沾墨的地方就用親水材料,這樣就不沾油墨。如此一塊模版就做好了。省掉了原來復雜的模版制造過程,從源頭根除了印刷制版的污染。并且比傳統技術的成本更低,印刷效果也更勝一籌。
把墨放到特定的位置,這就是印刷術的本質。納米印刷術除了能夠幫助傳統印刷領域減少污染提高效率。更將印刷的精度精確到了納米級別。利用不同的材料做為墨水,使得這項技術還可以應用于印刷電子、3D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及綠色印染、建材等重要產業領域。
不久的未來,也許我們國家的“芯片”就能用打印的方法制造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