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山東:積極使用RFID等技術搞好民生工程

作者:本站收錄
來源:海報新聞
日期:2021-07-16 09:37:57
摘要:近年來,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利用信息化和RFID技術,實現了城市書房無人值守,打造了市民自我管理的自助實體圖書館。市民只需攜帶身份證、市民卡、威海圖書館借書證任一有效證件,即可進入城市書房借還圖書,此舉彌補了圖書館閉館期間無法提供基本讀者服務的短板,在服務時間上實現了新突破。
關鍵詞:RFID民生工程

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于推動基本服務融入城鄉居民生活,提高群眾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近兩年,在各級財政大力支持保障下,山東在提升文化服務效能方面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百姓最關心的領域。通過組建文化志愿者隊伍破解人員不足瓶頸,探索新的運行模式解決服務總量不足問題,強化考核督導提升各地對文化服務關注度等系列舉措,讓公共文化服務在齊魯大地基本實現統籌建設、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局面,群眾滿意度逐年提升。

新理念:從“要不要”到“要什么”

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見,公共文化服務的主角必須是人民,也只能是人民。但以前,多地走過彎路,突出的一點是相關部門沒有落實人民主體地位,在文化產品供給上“一刀切”“自以為是”。

針對新時代群眾的新需求,山東決定升級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從以前相關部門占主導地位的“我送你收”,變為“你點我送”,通過創新理念滿足群眾的一個個“微心愿”。

比如濰坊市臨朐縣本著雙向契合的原則,根據文化志愿服務隊、全民閱讀推廣、不可移動文物巡查管護、大學生暑期返鄉社會實踐等重點公共文化服務項目需求,打造“文馨港”臨朐縣文化志愿服務隊等6個重點團隊。

實踐中,臨朐縣創新性提出“倉儲式”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凸顯“公益性+個性化定制”功能定位,通過建立“文馨港”公共文化資源平臺,收集、整合全縣文化資源,根據不同行業、不同層次、不同地域城鄉居民文化需求的特點,科學調配文化資源,實現全縣文化力量優化配置。例如,在進行文藝演出時,城市社區居民更偏好流行音樂、現代舞蹈類節目,農村社區群眾更偏好戲曲、語言類節目。臨朐縣組織演出時,通過調取“文馨港”文化資源目錄,有針對性地選擇人員和節目,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偏好。相較于單純的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臨朐縣“文馨港”服務范圍更加廣泛,提供的文化服務項目更加豐富。

“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腦子里裝著群眾,堅持以群眾的需求為中心和出發點。”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務科負責人李曉祥認為,“十四五”時期,公共文化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學會“倒推理念”,即從群眾中間搜集需求,想方設法加以滿足。以前的“我只管送”“你愛要不要”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需求,只能被淘汰。

新做法:尊重群眾首創和主體地位

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到今天,一個重要特點是群眾要求參與的積極性顯著提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在堅持正確導向、深化改革基礎上,還要堅持共建共享,讓文旅部門的專業力量與民間力量相結合。

6月,第十二屆山東文化藝術節優秀新創群眾文藝作品匯演在威海市舉辦。5天時間里,代表全省群眾文藝最高水平的音樂、舞蹈、戲劇、曲藝4個門類的精品力作依次登臺亮相。

“群眾文藝的舞臺,需要激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處長文善常介紹,參加這次匯演的78件作品可以說個個精彩、各具特色,這是從近兩年山東廣大群眾文藝工作者新創的685件作品中層層遴選的代表作,充分展示了新時代山東群眾文藝繁榮發展的最新成果。接下來,各地群眾文藝工作者將組織參加匯演的優秀作品廣泛參與全省“五個大家”系列活動,開展進紅色景區、進農村、進學校等活動。

在泰安新泰市,當地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充分調動演出團隊和基層文化站所的積極性,實施送戲下鄉、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實現從“有”到“優”的轉變,大力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我們在幾年前的一次調研中發現,不論城區還是鄉村,年輕人特別是學生家長,對閱讀場所的需求非常迫切,紛紛建議我們協調一塊場地。”新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高會利介紹,圍繞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這一工作重心,新泰今年計劃深入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城鄉一體建設,新建城鄉書房10家,完善考核監督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廣泛開展精品圖書聯展、流動圖書進基層、主題征文、詩歌朗誦等“全民閱讀季”活動。創新公共閱讀服務供給,建設“書香新泰”。

新成效: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7月初,濟南市圖書館新時代紅色主題館啟用。里邊設立的“紅色書架”,讓讀者周萌萌十分興奮。“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現在在中學當語文老師,對紅色文學有很深的感情。”周萌萌說,閱讀紅色文學,是傳承革命基因的有效途徑。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她希望各地公共圖書館推出更多的紅色主題活動,鼓勵大家捧起書籍、了解革命歷史。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提出,“十四五”時期發展公共文化服務,要聚焦群眾身邊的“小問題”“小需求”,盡最大努力實現每個人的文化夢想。

“不是什么東西都是大了好,公共文化領域現在更需要一些貼心的設施和服務。”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趙迎芳認為,大型圖書館的輻射范圍,和小型圖書館沒什么區別,因為人們過去的距離是一樣的。因此,有的地方與其花幾億元建設大型建筑,不妨考慮考慮多建設一些分館,既能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又能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威海是山東最早進行城市書房建設探索的地區之一。2017年,城市書房建設被列入威海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由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牽頭推進,按照“統一審核、統一標識、統一配置、統一監管”的要求,在全市范圍規劃建設25處城市書房。近年來,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利用信息化和RFID技術,實現了城市書房無人值守,打造了市民自我管理的自助實體圖書館。市民只需攜帶身份證、市民卡、威海圖書館借書證任一有效證件,即可進入城市書房借還圖書,此舉彌補了圖書館閉館期間無法提供基本讀者服務的短板,在服務時間上實現了新突破。

“文化館既要舉旗幟,也要聚民心。”濟南市文化館館長馬迎春說,未來5年,館內將深化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管理方式,擴大社會參與,形成開放多元、充滿活力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