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E早報:天邦食品擬定增募資不超27.2億元 用于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等
1、天邦食品擬定增募資不超27.2億元 用于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等
近日,天邦食品發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公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5億股(含本數),擬募集資金總額(含發行費用)不超過27.2億元,主要用于天邦股份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近年來,天邦食品在豬場環境舒適、生物安全防控、養殖生產智能化、數字化等領域進行了充分的技術研發和積累。公司表示,本次募投項目將利用新興技術實現養殖場飼養環境自動調節以提升豬只舒適度,實現疫病監測、精準飼喂、生物安全防控智能化、料塔稱重、電子耳標全程追溯管理等功能,提高公司生豬養殖的標準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
公司表示,通過募投項目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精細化管理水平,達到提高生豬養殖效率的目的;進一步改善豬場舒適度環境,提升豬只健康水平,達到降低飼料、藥品、人工成本投入,提高豬場產出的目的;進一步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阻斷疫病傳播,達到降低疫病風險,減少經濟損失,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天邦食品將通過數智化豬場升級項目的建設,將公司打造成為農牧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標桿企業。
2、柯力傳感獨家投資高端工業視覺傳感器企業立儀科技
柯力傳感旗下深圳市柯力智能傳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深圳立儀科技有限公司(“立儀科技”)正式簽署增資協議,完成了對立儀科技數千萬元的戰略投資。本次出資主體是柯力傳感與深圳市光明區區屬國有企業深圳市光明科學城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光明科發”)合資成立的智能傳感產業投資平臺。深圳立儀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公司成立至今始終致力于精密光學檢測領域的研究和突破,主要產品為光譜共焦位移傳感器及其應用配套產品。立儀科技已經是國產光譜共焦傳感器領域的頭部企業,產品在3C、光伏、鋰電、半導體領域的數百家企業進行了推廣應用,并獲得了多家頭部客戶的批量采購。除點光譜共焦產品外,公司線光譜共焦傳感器等多款精密測量類產品也即將發布。
3、埃科光電正式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埃科光電作為高端制造裝備核心部件產品提供商,是專業從事工業機器視覺成像部件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機器視覺領域自主研發創新國產品牌的先鋒企業。埃科光電的主要產品包括作為工業機器視覺核心部件的工業相機及圖像采集卡兩大品類。 2020年至2022年,埃科光電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856.38萬元、16,448.35萬元、26,266.60萬元,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2,730.11萬元、4,407.64萬元、7,032.2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617.65萬元、3,898.22萬元、5,841.91萬元。 埃科光電開盤破發報70.00元。截至昨日收盤,埃科光電報70.34元,跌幅4.08%。
4、工信部:我國算力總規模目前居全球第二,保持30%左右年增長率
7月19日,據國新辦官網消息,在今日上午國新辦舉行了2023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發布會。
會中,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趙志國表示,我國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長率,中西部算力設施占全國比例提升至39%,新增算力設施中智能算力占比過半,成為算力增長的新引擎,圍繞算力樞紐節點建設百余條干線光纜,網絡通達能力有效提升。
同時,趙志國表示,未來將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加快推動我國算力高質量發展:
一、持續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出臺指導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給,加強先進存儲產品部署,開展算力網絡優化行動,加快構建云邊端協同、算存運融合的一體化、多層次的算力基礎設施體系。指導有關單位和地方積極探索,加強算力資源統籌和互聯互通,實現資源高效集約利用。
二、聚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升級。加強先進計算、算網融合等技術研究和核心器件、設備攻關,著力推動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礎性原創性技術突破,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水平。
三、激發算力應用賦能價值。面向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領域需求強化算力支撐,持續賦能科技創新。
5、輔助駕駛系統獲突破,全球首個車規級純視覺方案推出
日前,英特爾旗下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供應商Mobileye宣布,推出世界首個車規級純視覺智能車速輔助系統(IntelligentSpeedAssist)解決方案。
官方表示,該方案已在歐洲經過測試,這也是首個符合歐盟新規要求的解決方案,計劃今年第四季度上車量產。根據歐盟最新的通用安全法規要求,所有新車出廠時都必須配備可自動感知速度限制的功能。
該 ISA 系統基于 EyeQ4 和 EyeQ6 研發,搭載上述芯片的主機廠通過更新現有的 EyeQ 軟件就可升級,號稱“無需增加新硬件”。
此外,據 Mobileye 官方消息,另有多項尖端自研技術對傳統交通信號識別技術進行升級,同樣滿足歐盟新規要求。
6、湖南郴州:數據驅動智慧交通 為城市裝上“數字大腦”
近日,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交通運輸局信息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海事監控信息平臺監控到一男子在翠江主航道內垂釣,立即通過平臺進行提醒攔截:“您好,主航道內禁止垂釣,為安全起見,請您立即離開!”“交通運輸指揮中心日常主要對轄區內‘兩客一危’的企業進行監管、對超限超載的源頭企業進行監管、對翠江航道進行監管,以及隨時接聽12345熱線的交辦事項。”蘇仙區交通局道路和水路運輸執法大隊長、蘇仙區交通局信息指揮中心主任張在楊說道。
據了解,蘇仙區交通運輸局信息指揮中心于今年6月1日建成并投入使用,總投資200余萬元。該中心堅持“實查、實戰、實辦”原則,集聯動指揮、視頻會議、統一通訊指揮和視頻圖像匯聚等系統于一體,打造了“區域網絡全覆蓋,事件同頻實處理”信息系統一體化的綜合指揮平臺。目前,該中心已經整合“兩客一危”動態信息監控、海事碼頭監控、超限檢測站監控、源頭企業監控、電子圍欄、不停車檢測系統等多個交通綜合執法信息平臺,匯聚的執法信息、風險預警信息每天都在及時更新和存儲,切實做到數據“收得下、管得住、用得好”。
截至目前,蘇仙區交通運輸局信息指揮中心已累計巡查、發現、排查、上報、處置各類線索信息40余條,較前幾年相比,極大提升了交通行業突發事件的處置效率、優化了執法部門協同的聯動能力、遏制了交通安全隱患勢頭。
7、東營聯通智能井蓋項目為城市管理和安全帶來新機遇
“自從使用智能井蓋之后,我們對各監管點井蓋的具體情況可以實時掌握和及時修護,最大程度消除了因丟失或損壞井蓋以及含有有毒氣體的井下環境造成的安全隱患。”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人員說。
在東營市悅來湖數字經濟產業園協同創新中心,打開物聯網智能感知平臺,由東營聯通安裝的1000余個智能井蓋盡收眼底。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智慧城市概念越來越受到關注。井蓋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之一,其安全管理成為備受關注的重要問題。智能井蓋項目就是東營聯通基于智慧城市大腦數字底座,在經濟技術開發區落地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智能應用之一,該項目布局在物聯網智能感知平臺上通過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相結合,實現井蓋的智能化管理和遠程監控。解決了傳統井蓋人力成本高、巡檢效率低、隱患難以發現等痛點,極大地提高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東營聯通智能井蓋項目的應用為城市管理和安全帶來了新的機遇。更為關鍵的是,其搭載的物聯網智能感知平臺采用了聯通5G的MEC(邊緣云計算)技術,該技術可將高密度計算、大流量和低時延需求的業務就近部署,滿足使用者對安全、速率及可靠性的多重要求。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東營聯通也會把更多智能設備接入平臺,借助平臺可以同時聯接上千類、幾十萬臺物聯網設備的能力,實現多部門的信息共享和資源協同,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大數據支撐,不斷打造行業標桿項目,賦能千行百業發展。
8、2023Q1 全球蜂窩物聯網模塊出貨量報告:移遠通信領銜、廣和通第三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統計報告,2023年第1季度全球蜂窩物聯網模塊(不包括汽車嵌入式和遠程信息處理模塊)和去年持平。
不過報告中指出相比較2020年第1季度,今年第1季度出貨量增加了1倍多。
在蜂窩物聯網模塊出貨量方面,上海移遠通信(Quectel)、泰利特通信、廣和通(Fibocom)三家公司占比超過50%以上。

智能公用事業、支付終端和FWA CPE路由器和網關等應用對蜂窩物聯網的需求在本季度保持健康。但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工業項目對蜂窩模塊的需求仍然疲軟。在目前不確定的市場情況下,企業對支出持謹慎態度。
9、意法半導體全新多TOF傳感器發布,號稱“堪比相機水準”
意法半導體今日宣布推出一款視場角達90°的Flight Sense多區ToF測距傳感器,視場角比上一代產品擴大33%,用于家庭自動化、家電、計算機、機器人以及商店、工廠等場所使用的智能設備。
據介紹,與一些專用的攝像頭傳感器不同,這款型號為VL53L7CX的飛行時間(ToF)傳感器并不拍攝圖像,因此,可以保障用戶個人隱私安全。
VL53L7CX將視場角擴大到90°(對角線),號稱“幾乎相當于相機的水準”,增強了對場景周邊的感知能力,提升了存在檢測和系統激活性能,例如,激活屏幕或喚醒烤箱、咖啡機等設備。
意法半導體官方表示,VL53L7CX可實現3D場景成像和同時測量到多區內多個物體的距離。由于具有多區測距功能和運動指示器,該傳感器可用于人員檢測跟蹤、背后偷窺警告、空間占用檢測,以及倉儲/停車管理等領域。
這款新傳感器還可以跟蹤記錄裝滿和空的垃圾桶,提高智能垃圾管理系統等應用的性能。它還可以提升機器人的地板感應、懸崖預測、避障和小物體檢測性能。其他應用還包括投影儀梯形校正,以及使用STGesture軟件包改進手勢識別功能,擴展手部跟蹤范圍。
10、工信部發布重磅通知, 5G手機行業或迎來利好
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強端網協同助力5G消息規模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通知》),擬規定新申請進網許可的5G手機需支持5G消息。
《通知》指出,5G消息是一種基于移動通信網實現的富媒體信息服務,涉及“蜂窩移動通信”基礎電信業務。推進5G消息創新發展和規模應用,對豐富5G應用場景和服務供給,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事實上,5G消息并不是5G特有的功能,也不是5G時代新開發出來的業務,它其實是2008年就已誕生的RCS業務(Rich Communication Suite,富媒體通訊套件)。富媒體包括文本、語音、圖片、視頻、動畫、表情、位置等多種媒體形式,微信就是富媒體通信工具的一種。
《通知》提出,推動增量終端支持。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六個月為過渡期,手機生產企業按照5G消息相關行業標準及進網檢測規范,完成計劃上市的5G手機系統設計和功能升級。在過渡期結束之后,手機生產企業新申請進網許可的5G手機需支持5G消息,并隨附提供相關進網檢測報告。相關基礎電信企業支持和配合手機生產企業做好5G手機適配5G消息的聯調測試和端網協同等工作。相關進網檢測機構配套做好技術規范更新和進網檢測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