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垃圾“吐”肥料,珠海這個環保生態中心變廢為寶
在珠海市香洲區梅華街道,有這樣一個環保生態中心,走進生態中心,映入眼簾的是綠意盎然的景象,圍欄內鋪著一層黑黝黝的“黑土”,工作人員在上面栽種各類蔬果花草。
2019年,梅華街道作為珠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率先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的試點探索之路。為了讓垃圾分類更接地氣、更具可視化效果,集功能性、示范性、體驗性、創新性和科普性為一體的綜合處理及實景參觀中心——梅華環保生態中心應運而生。
梅華環保生態中心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設置了垃圾分類體驗館、廚余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中心和生態園、可回收物分揀區、有害垃圾暫存點等四大功能區。這里不僅僅是廢棄物的暫存點,更是一個培育環保意識的搖籃。在這里,“物盡其用”的精髓得以淋漓盡致地體現。

“家門口”的網紅打卡點
為了喚醒更多居民的垃圾分類和環保意識,2021年7月,梅華街道垃圾分類體驗館正式對外開放。截至2023年9月26日,體驗館累計接待882場次、14000余人次。2022年8月被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評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教育基地。
據體驗館負責人介紹,體驗館剛剛對外開放時,訪客流量非常有限。為了提升宣傳效果,梅華街道聯合運營團隊正圓環境公司采取形式創新、主題突出的方式,包括特色課程、制作環保教育課件、配置創新互動設備等,吸引越來越多的訪客前來打卡。同時,以“小手拉大手”為切入點,積極與教育局、學校聯動。
通過與梅華轄區社會組織合作,該體驗館積極搜尋民間環保作品并為其提供展示窗口,呈現工藝美術的同時傳遞環保理念。此外,梅華街道還分別對體驗館的預約系統、分類知識講解內容、手工活動設計主題等進行了全方位升級。從參觀者角度出發,收集參觀者感受和意見數據,為升級體驗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
廚余垃圾含水量大、易腐爛,傳統填埋焚燒等處理模式,會給土壤、空氣及水源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梅華街道作為珠海市垃圾分類示范街道,正在積極探索廚余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模式。
廚余垃圾怎么才能真正做到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帶著疑問,梅華街道不斷學習與探索其他城市先進經驗,在珠海率先引進廚余垃圾就地化處理設備。多次實地勘測與走訪,征詢居民意見后,在梅華環保生態中心投入使用5噸的廚余垃圾處理設備。
該設備具有防噴濺、除臭等功能,將廚余垃圾倒入設備后,設備自動進行破碎脫水、加菌、攪拌、除臭、發酵等程序后將其送至降解倉經過12-24小時的微生物降解,最后變成有機肥料,實現循環利用。
經處理后,廚余垃圾減量化可達90%,且整個過程產生的廢水、廢氣均經過處理達標后排放,真正實現廚余垃圾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據統計,梅華環保生態中心廚余垃圾處理點自投入使用至今,已處理廚余垃圾6022.3噸,產出有機肥385.41噸。
數字化平臺追本溯源
為實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梅華街道在構建終端處理體系的過程中,聯合正圓公司共同搭建梅華街道分類駁運體系及后端溯源系統。經過一年的攻堅,轄區收運體成功接入數字化平臺,該平臺功能涵蓋了督導、巡查、中轉站等前后端各個環節,實現對生活垃圾追本溯源。
分類收運是垃圾分類的中間環節。正圓公司開發了數字化平臺溯源系統,將所有的垃圾桶及站點進行RFID標簽化,在地圖上進行標記,結合視頻設備,并將桶與小區進行動態關系綁定,由工作人員對分類質量進行評分,從而實現垃圾來源、重量、分類質量的全過程追蹤和統計。

數字化平臺溯源系統精準分析生活垃圾源頭,實現以片區、社區、小區、日期等多維度數據分析,生活垃圾分類督導有據可查,各板塊功能成效明顯。
實現每次生活垃圾投放精準計量,可多條件查詢單位垃圾重量,為后續生活垃圾分類指揮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生活垃圾分類現場督導評分數字化管理,通過移動端快捷提交生活垃圾分類質量評分,生活垃圾分類質量一目了然。
督導人員現場指導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糾正生活垃圾分類誤區,并對生活垃圾分類結果進行評分,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效果。
結合生活垃圾稱重、生活垃圾溯源、生活垃圾分類質量評分、現場督導,對每個生活垃圾分類單位進行排名,為分類獎懲提供數據支撐。
廢棄山坡蝶變環保生態園
為了更直觀地向市民展示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成效,梅華街道將梅華環保生態中心東側的廢棄山坡打造成具有觀賞價值的環保生態園。走在生態園的階梯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意盎然、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
種植蔬菜瓜果必不可少的就是肥料,滋養著生態園蔬菜的正是處理廚余垃圾產出的有機肥。用廚余垃圾制成的肥料,代替了化學肥料,既解決了廚余垃圾的源頭減量問題,也解決了蔬菜種植的肥料問題。

生態園一經開放,就成為附近居民的參觀好去處。這個兼備科普性、功能性、美觀性、參與性,集垃圾分類科普知識宣傳、成果展示、分類互動體驗為一體的垃圾分類主題園,吸引許多市民前來“打卡”。
近年來,“海綿城市”概念興起。梅華街道聯合正圓公司將海綿城市建設和城市節約用水緊密結合,打造生態園、蓄水池等一系列海綿設施,通過多種舉措,使雨水自然停滯,緩慢滲透,實現雨水再利用。未來,梅華街道將繼續推進廚余垃圾的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工作,同時引導廣大市民養成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生活方式,共同營造良好的環保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