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牌新三板后轉戰創業板IPO,這家機器視覺設備商距離上市敲鐘越來越近了
機器視覺作為工業自動化的基礎技術之一,助力工業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優化制造流程等。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機器視覺正在與其深度融合,并引領著向工業4.0邁進。
當下,作為人工智能領域快速發展的一個分支,機器視覺的應用場景正在不斷擴展,并催生了巨大的市場。根據MarketsandMarkets的預測,預計到2025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突破130億美元;2026年將接近140億美元。
而國內機器視覺行業快速發展,中國正在成為世界機器視覺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預計到2026年我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突破300億元。
在此背景下,進入機器視覺領域的玩家也在不斷增多。其中,一家名為廈門思泰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思泰克)的企業隨之脫穎而出。
成立于2010年的思泰克,曾為廈門新三板掛牌企業,2019年宣布終止新三板掛牌。經過三年的蟄伏后,思泰克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沖擊,于2022年啟動A股上市計劃。
日前,思泰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已經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審議通過,并已獲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公司此次發行總數為2582萬股,發行價格為23.23元/股。
作為一家具備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機器視覺設備商,思泰克深耕于機器視覺檢測設備領域,通過在3D光源技術、圖像處理底層及應用層算法、AI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密三軸機械平臺等機電光一體化技術領域不斷的自主研發及技術創新,在機器視覺領域構建了領先的技術儲備。
思泰克的主要產品包括3D錫膏印刷檢測設備(簡稱3D SPI)及3D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簡稱3D AOI),產品主要應用于SMT生產線中,并廣泛運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半導體、通信設備等電子信息制造業領域。
自成立以來,思泰克以市場需求為核心導向,具有高效的研發體系以及具備持續創新能力。招股書顯示,公司近三年持續進行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分別為1383.44萬元、1986.06萬元和2209.14萬元,復合增長率為26.37%。同時,公司通過持續升級迭代3D SPI,不斷提升3D AOI的產品性能,并有序開發新產品X-ray,具備持續創新能力。
截至目前,思泰克擁有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的專利45項。其中,5項發明專利、33項實用新型、7項外觀設計;已獲得25項軟件著作權,已逐步較為完整的知識產權體系。同時,公司及其自主研發的多項產品獲得了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授予的榮譽及獎項。
依靠持續的研發創新能力以及市場的高度認可,思泰克已形成了較強的客戶基礎優勢及品牌優勢,得到了國內外客戶的廣泛認可,客戶群體較為龐大且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目前,思泰克已逐步進入各大知名企業的供應商體系,包括富士康、海康威視、弘信電子、大華股份、臻鼎科技、立訊精密、德賽電池、欣旺達、珠海紫翔、VIVO等,并實現3D SPI產品的進口替代。同時,公司產品已出口至中國臺灣、越南、印度、馬來西亞等地,在行業中具備較強的客戶基礎優勢及品牌優勢。
近年來,隨著電子及半導體產業的大力發展,機器視覺技術在相關設備中的應用也得以蓬勃發展。思泰克表示,隨著電子制造業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的逐步提高,機器視覺檢測設備在電子制造業的應用逐步由選配走向標配。
基于公司產品的技術水平不斷升級以及客戶的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近年來思泰克呈現出穩中有增的發展態勢。根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3年1-6月,思泰克營業收入分別為2.53億元、3.56億元、3.87億元和1.80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7773.24萬元、1.17億元、1.16億元和5694.57萬元。

與此同時,思泰克本次發行擬募集資金4億元,用于思泰克科技園項目、研發中心的建設和營銷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擬投資1.095億元,后續將重點推進3D AOI產品系列的研發,通過結合AI人工智能算法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指標,以及拓寬產品領域如X-Ray檢測設備等,公司將持續通過研發保持技術的領先性,同時通過推出新產品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能力。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投產后,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生產規模,提升研發實力,增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及抗風險能力。
不過,隨著我國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廠商,都在加大機器視覺領域的投入,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泰克的競爭壓力。而且,思泰克存在產品單一的經營風險,若下游客戶對3D SPI產品和3D AOI產品的需求產生大幅波動,將對公司經營帶來不利影響,而事實上這一情況也已經顯示出來了。
如今,思泰克登陸資本市場,其能否在其過程中獲得新的創新發展動力與擴展多元化的產品結構以獲取新的競爭優勢,仍需時間來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