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發力L3,這家Lidar公司預計漲超600%,一文細數海外激光雷達廠商發展近況
12月14日,寶馬集團官方宣布,其搭載L3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在上海市正式獲得高快速路自動駕駛測試牌照。至此,寶馬成為國內首個官宣L3路測的車企。
未來,寶馬將在上海市政府的監督和指導下,在指定區域開展L3高快速路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并計劃在適當時機推出搭載L3自動駕駛功能的產品,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高級智能駕駛的需求。

此次寶馬發力L3,在感知路線方面選擇了以色列激光雷達公司Innnoviz作為其激光雷達供應商,并已在其7系轎車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中使用了該公司的激光雷達。
國外激光雷達廠商發展如何
國外激光雷達賽道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家:
半固態激光雷達
Cepton
Cepton自研MMT微動技術及專用芯片,其激光雷達產品擁有光路簡單、可靠性高、成本低等優點。此前,Cepton與全球車燈供應商龍頭Koito進行深度合作,并在22年4月拿下同一時期車載激光雷達行業規模最大的量產訂單——通用汽車Ultra Cruise高級輔助駕駛平臺。
當前,Cepton正在籌備推出下一代高性能遠程激光雷達,并與一家乘用車OEM遠程激光雷達合同洽談進入最終采購討論,其短程激光雷達產品進入某主要卡車運輸OEM合同的最后一輪采購。
Innoviz
于 2018 年被寶馬選為激光雷達供應商,2022年8月2獲大眾旗下CARIAD的激光雷達硬件和配套軟件訂單,交易總價達40億美元,預計2025年開始交付。
Innoviz在將Innoviz One激光雷達傳感器組件的生產單元,及感知軟件的最終版本成功交付給寶馬后,繼續為寶馬開發基于InnovizTwo的第二代激光雷達傳感器和軟件套件,包括全新的InnovizCore AI計算模塊和最小風險策略(MRM)軟件。此外,InnovizTwo B樣和帶有新的自定義ASIC的升級版開始向多個客戶和潛在客戶發貨。
Luminar
Luminar是美國高性能高清遠距離激光雷達制造商,2020年與沃爾沃簽訂了業內首個自動駕駛乘用車的生產協議,Luminar的IRIS激光雷達成為沃爾沃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部件,當前已成功上車了近期發售的上汽非凡R7,實現了在沃爾沃EX90上的首次安裝。
當前,Luminar與TPK達成合作,為IRIS+開發系列生產工具,并在第三季度成功開發了其下一代激光雷達原型,并向主要OEM客戶提供了其點云性能的現場演示。
Valeo
Valeo 是一家總部位于法國的汽車零部件、系統、模塊的設計、開發、生產及銷售的工業集團。2021年,法雷奧占全球激光雷達市場份額28%,排名第一。最早在2018年,奧迪A8上首次實現激光雷達量產上車。
Valeo目前已經上車的SCALA1/2代采用轉鏡式,三代產品采用MEMS振鏡。SCALA 3目前已被一家亞洲領先制造商和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公司選定,獲得了價值超過10億歐元的第三代激光雷達訂單。
純固態激光雷達
Ouster
主要業務在于研發和生產高分辨率3D激光雷達傳感器。2022年4月,成功交付第一臺DF系列A樣,此前與歐洲、北美、韓國和日本的十幾家OEM和一級供應商一起進行了早期B樣演示。
近來,Ouster簽訂了一份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合同,提供用于地圖應用的REV7傳感器。該公司還簽訂了一份重要的合同,為一家領先的物流公司提供完整的激光雷達解決方案。
Aeva
美國汽車激光雷達研發商,致力于研發“4D激光雷達”。 當前,Aeva的Aeries II 4D激光雷達傳感器已經成功投產并向戰略客戶交付,第三代FMCW激光雷達也已進入量產倒計時階段。
日前,Aeva 獲May Mobility選擇,成為其2028年前遠程激光雷達的獨家生產供應商,取代ToF遠程激光雷達,還獲得了尼康的多年生產合同,將在高精度工業檢測產品上eva的片上激光雷達技術,Aeva SOP計劃于2024年底推出。
MicroVision
自MicroVision完成對Ibeo部分資產收購以來,除了面向汽車OEM和Tier 1供應商銷售高速動態范圍MAVIN激光雷達傳感器,MicroVision還開始銷售MOSAIK套件,以及MOVIA傳感器和第一代Scala傳感器及軟件。這種獨特的產品組合使MicroVision能夠實現近期的銷售增長,同時為長期機遇和批量生產提供發展動力。
結語
據Yole Intelligence發布的《2023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與技術報告》顯示,2022年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達3.32億美元,細分后,ADAS乘用車市場及L4自動駕駛領域市場規模約各占50%。
從整體情況來看,激光雷達的車載市場增量十分可觀,迎著新能源車的增長熱潮,和車企搶占L3級自動駕駛與L4/L5級無人駕駛競爭高地的主流趨勢,未來市場仍然十分值得期待。
但具體來看,2022年以來,在資本狂熱涌入賽道的同時也不免出現一些“黯然時刻”——價格內卷、量綱推翻、大片虧損、一時間這個大風口也曾“哀鴻遍野”。但正是這樣一條競爭激烈、成本高昂的賽道,才能造就持續深耕者的勝利。
激光雷達的史詩與未來,我們持續關注,共同見證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