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到 2025 年將制定 30 項以上汽車芯片重點標準(IOTE早報2024-01-09)
1.法國一公司發布全球首款 AI 智能鏡子:可識別用戶情緒、緩解壓力
1月8日消息,在 CES 2024 期間,法國一家名為 Baracoda 的智慧健康科技公司發布了全球首款 AI 智能鏡子 BMind,按照官方的說法,這是一款專為心理健康而設計,能夠識別情緒、幫助管理壓力的“健康伴侶”。
BMind 由生成式 AI 和用于情感分析的自然語言處理(NLP)提供對話和輔導體驗,它可以通過提供燈光、會話和個性化的、自動生成的正念練習(IT之家注:包括引導冥想、自我肯定)來識別不同的情緒,并根據用戶的心情進行調整內容。
交互方面,用戶可通過語音、手勢等與鏡子進行互動,例如握拳、敲擊可返回主菜單,選擇當前內容的手勢則是豎起大拇指。
BMind 能夠利用計算機視覺、大語言模型來解釋用戶的表情、手勢和語言。這款鏡子還內置了 CareOS 操作系統,其采用一種名為“Inclusive Brains”的技術,官方稱其將生成式 AI 和神經生理學相結合,從而使設備能夠實施感知、適應用戶當前的感覺。
據介紹,BMind 可讓用戶通過評估自身心理狀態、選擇推薦的運動或活動來提升自己的情緒,且不具備“侵入性”的信息收集技術。此外,它可通過光線、聲音和視覺的“沉浸式體驗”幫助用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情緒舒緩活動,甚至還能夠緩解用戶的孤獨感。
2.商湯科技: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啟動
近日,坐落于深圳市前海信息樞紐大廈的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點亮啟動。據商湯科技消息,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點亮啟動。該算力中心坐落于深圳市前海信息樞紐大廈,由深圳前海管理局、商湯科技、香港科技園公司三方共同推進,前??萍紕撔录瘓F與商湯科技聯合投資建設。依托SenseCore商湯大裝置提供全程運營所需的基于算力業務的工作標準與技術支持,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將為深港兩地人工智能企業和機構提供優質、高效的算力服務支撐,帶動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發展。
針對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設需求,商湯科技圍繞“大數據、高算力、強算法”的建設思路,基于SenseCore商湯大裝置,不僅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超高算力資源,還針對產業發展、社會應用提供超強算法模型以及超大數據資源,以實現數據的共享與賦能,從而助力前海打造成為全國模型輸出源地、數據共享高地。
3.蘋果Vision Pro 2月2日在美推出,3499美元起
蘋果公司1月8日宣布,其首款混合現實頭顯Vision Pro定于2月2日在美國正式發售,當地時間1月19日起接受預定。這款產品售價3499美元(約合25034元人民幣),存儲空間256GB,于2023年5月首次亮相,搭載蘋果M2芯片以及R1芯片。
蘋果Vision Pro采用索尼Micro LED顯示面板,單眼分辨率達4K,刷新率默認90Hz,采用Pancake透鏡組。為確保用戶使用體驗,蘋果還為產品提供定制近視/遠視鏡片選項:蔡司光學鏡片(老花鏡)售價99美元,蔡司光學鏡片(處方鏡)售價149美元。
4.工信部:到 2025 年將制定 30 項以上汽車芯片重點標準
1 月 8 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依據《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新產業(300832)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 年)》等,組織編制了《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該《指南》提到,到 2025 年,我國將制定 30 項以上汽車芯片重點標準,明確環境及可靠性、電磁兼容、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等基礎性要求,制定控制、計算、存儲、功率及通信芯片等重點產品與應用技術規范,形成整車及關鍵系統匹配試驗方法,滿足汽車芯片產品安全、可靠應用和試點示范的基本需要。
到 2030 年,我國將制定 70 項以上汽車芯片相關標準,進一步完善基礎通用、產品與技術應用及匹配試驗的通用性要求,實現對于前瞻性、融合性汽車芯片技術與產品研發的有效支撐,基本完成對汽車芯片典型應用場景及其試驗方法的全覆蓋,滿足構建安全、開放和可持續汽車芯片產業生態的需要。
5.英偉達:理想/小米等四家中國車企將采用其自動駕駛芯片平臺
在CES 2024期間,英偉達宣布,有四家中國電動汽車品牌將采用其自動駕駛芯片平臺。此舉表明盡管英偉達正面臨美國商務部更嚴格的出口管制,但仍有意在華擴張。
這四家車企包括:理想汽車、長城汽車、極氪、小米,均將使用英偉達DRIVE技術方案來支持自動駕駛功能。英偉達DRIVE平臺涵蓋汽車傳感器、計算平臺、自動駕駛開發軟硬件以及用于人工智能(AI)訓練的DGX服務器等。
6.開元通信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據EPIC開元通信官微消息,近日,國內領先的射頻前端芯片公司開元通信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謝諾投資領投,鴻石資本、創新資本、天堂硅谷等知名投資機構跟投,總金額達數億元人民幣。本次融資后,公司將進一步豐富濾波器產品品類,提升優勢產品線的綜合市占率,并在新品類濾波芯片及全自研射頻模組芯片等產品方向取得更大規模出貨和市場地位。
7. 3+億美元能造1.8nm!Intel收到全球第一臺高NA EUV極紫外光刻機
Intel官方宣布,位于俄勒岡州的晶圓廠已經收到ASML發貨的全球第一臺高NA(數值孔徑) EUV極紫外光刻機,型號為“Twinscan EXE:5000”,它將幫助Intel繼續推進摩爾定律。
Intel早在2018年就向ASML訂購了這種新一代光刻機,將用于計劃今年量產的Intel 18A制造工藝,也就是1.8nm級別。
Intel還第一個下單了改進型的Twinscan EXE:5200,將在2025-2026年用于更先進工藝。
8. Wi-Fi 7 時代來臨:Wi-Fi 聯盟已開始對 Wi-Fi 7 設備進行認證
無線網絡新時代來臨!Wi-Fi 聯盟已開始對 Wi-Fi 7 設備進行認證,以確保它們能夠滿足要求并能很好地協同工作。
Wi-Fi 聯盟表示,Wi-Fi 7 在高帶寬流媒體傳輸和低延遲無線游戲等方面將超越現有標準,這對于 VR 游戲的普及和遠程辦公的普及至關重要。Wi-Fi 聯盟 CEO 凱文?羅賓遜 (Kevin Robinson) 稱,Wi-Fi 7 是 Wi-Fi 7 是“首個從頭開始專為 6GHz 頻段打造”的標準,6GHz 頻段擁有更寬廣、更快的無線頻譜,此前 Wi-Fi 6E 已支持該頻段。
雖然市面上已經存在 Wi-Fi 7 路由器了,有些產品甚至幾個月前就上市了。但這些產品是否會獲得 Wi-Fi 聯盟認證尚不可知,認證可以讓消費者更加放心地購買,確保設備之間的兼容性。
拋開認證不談,Wi-Fi 7 指南自去年 10 月發布以來,該標準本身并沒有太大變化。與 Wi-Fi 5、6 和 6E 標準相比,Wi-Fi 7 的通道帶寬翻了一番,從 160MHz 提高到 320MHz,理論傳輸速率約為 46 GBit / s。
Wi-Fi 7 的另一個重要的新特性是多鏈路操作 (MLO),這是 Wi-Fi 7 首次推出的全新功能。在以前的 Wi-Fi 標準中,兩個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僅通過一個連接(鏈路)進行,即特定頻率上的特定無線電信道。使用 MLO,兩臺設備可以同時建立多個鏈路。例如,兩個三頻設備在 2.4 GHz、5 GHz 和 6 GHz 頻率上并行通信。即使走出一個頻段的范圍,也不需要重新連接到另一個頻段,網絡始終保持暢通。
9.日媒:中國激光雷達占全球半壁江山,遠超日美
1月8日,據日媒報道,光探測和測距傳感器對于自動駕駛技術至關重要。目前,中國企業正加強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相關專利大大超過了日本和美國同行,控制著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場。
東京專利分析公司Patent Result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中國公司已經提交了25957項相關專利申請,而美國公司為18821項,日本公司為13939項。
10.國產超大杯旗艦將普及衛星通信!小米vivo都要上了
博主數碼閑聊站透露,TOP5國產超大杯機型都要上衛星通信技術。
目前榮耀Magic6系列、OPPO Find X7 Ultra衛通版率先支持衛星通信,接下來小米14 Ultra、vivo X100 Pro+等機型也將支持衛星通信,至此國產超大杯旗艦全面普及衛星通信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在2022年,華為率先支持衛星通信,用戶在沒有地面網絡覆蓋的地區,可通過衛星傳遞位置和文字等信息、獲得救急服務,但是當時不能直接實現衛星通話。
在2023年,華為升級衛星通信服務,支持了衛星通話,這意味著國產手機在天線技術、耗能技術等方面獲得了領先地位。
現在衛星通信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具備“更小體積、更快連接、更低功耗”的優勢。
而且衛星通信不再是傳統的對講機模式,OPPO Find X7 Ultra衛通版可以像接打電話那樣撥打衛星通信,更符合用戶使用直覺。
在網絡不能覆蓋的地方,或者遇到自然災害導致通信中斷的時候,衛星通信可以保證通信暢通,可以及時聯系和等待救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