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標簽產能該不該擴張,這是個問題
新一版的《2024中國RFID無源物聯網產業白皮書》調研正在進行中,目前已經參與調研的企業有:
深圳市國芯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保點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先訊美資(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凱路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復旦微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智匯芯聯微電子有限公司
ST意法半導體
無錫旗連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坤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安智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博緯智能識別科技有限公司
星沿科技(杭州)有限責任公司
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
杭州美思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思感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威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深圳市銘琪智能卡技術有限公司
深圳市優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巨心物聯網實驗室(深圳)有限公司
新大陸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中世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
東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柯諾醫療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世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制聯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富勤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源明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特新界面科技有限公司
澳普物聯(福建)有限公司
廈門信達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碩道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英諾爾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銘標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科邁瑞(廈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創聯芯(廈門)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佳聯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歡迎更多的RFID無源物聯網產業的企業參與我們調研,聯系方式見文末海報。
今天,我們聊聊RFID標簽行業產能的話題。

在我們做最新版的《2024中國RFID無源物聯網產業白皮書》期間,感受到了行業的一個信號:那就是頭部的RFID標簽廠一直在持續不斷的擴充產能,因為產能的不足,頭部標簽廠甚至會出現將訂單外派給第三方標簽廠去做的現象。
但是,對于國內中小型標簽廠而言,最近幾年,產能擴張的速度有較明顯的放緩趨勢,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產能可以完全滿足訂單的需求,所以就沒有必要再去擴充產能。
基于這個行業現象,我們先分析原因
首先分析一下頭部RFID標簽廠在瘋狂擴產能的原因,主要是以沃爾瑪與UPS為代表的行業大項目在大批量的使用RFID電子標簽,沃爾瑪將RFID標簽的SKU擴充之后,其每年的RFID標簽使用量預計在150億枚以上(僅北美市場),而根據UPS的快遞包裹業務量,預計其每年的RFID標簽使用量大約是50-60億枚。
這兩個大項目每年帶來的RFID標簽增量就超過了200億枚,因為RFID標簽是耗材的屬性,所以,要承接這樣的增量市場就需要擴充產能。
由于沃爾瑪與UPS這樣的北美客戶都需要“ARC”認證,而通過ARC認證的RFID Inlay標簽廠主要是非國內企業的頭部大廠。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頭部的RFID Inlay大廠最近幾年在大肆地新建工廠,擴充產能的現象。

然后,再分析一下,國內的中小型RFID標簽廠產能擴充卻放緩很多的原因。
根據我們的了解,幾年之前,國內的RFID標簽廠較為集中的進行了一波產能擴張,目前大多數國內中小型RFID Inlay廠的綁定機(紐豹+新晶路)數量在幾臺到10多臺之間,對應到的產能大約有小幾億pcs到大幾億pcs之間。
但因為進不去ARC這樣的市場,所以,國產RFID標簽廠主要的客戶群體就是國內的應用市場,以及海外的非ARC市場。雖然這個市場也處于增長狀態,但是增長的速度沒有產能增加的速度的快,所以中小型的標簽廠產能反而是有一定的剩余,從而擴張的速度就變慢了。
產能擴張還是不擴張,這是個問題
目前的階段,筆者覺得,對于RFID標簽廠來說,面臨一個重要的抉擇路口,那就是要不要繼續擴充產能。
如果要繼續擴產能,問題是顯而易見,那就是目前的產能都還沒滿,再擴產能,如果未來的訂單不理想,那風險就很大。
而如果不擴產能,維持現有幾個億PCS的產能規模,那就意味會失去大單準入門檻的風險。因為RFID標簽市場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單一大客戶對于行業的影響很大,往往一個單一大客戶,每年的RFID標簽使用量就是上億。
而大客戶對于供應商的選擇要求也比較嚴格,如果一個客戶每年RFID標簽使用量有5個億,那它大概率會選擇一個年產能有幾十億pcs的標簽,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供應鏈更加的安全與穩定。
所以,同樣的邏輯,如果國內的中小標簽廠維持現有的幾個億產能不變的話,很難接到上億PCS的單一大客戶。
現在的問題就是,非ARC的市場上單一客戶需求量達到億級別的客戶多不多,關于這個信息的判斷對于標簽廠的產能擴張就顯得很重要。
最后,除了Inlay廠之外,聊聊復合廠商
前面關于產能與市場的分析主要是基于RFID Inlay這個環節。而RFID標簽的生產,除了Inlay廠之外,還有一個復合環節,關于復合廠,基于我們調研到的信息,簡單分享以下幾點內容:
第一,國內復合廠沒有ARC的限制,所以,很多國內的復合廠商都接到了沃爾瑪這樣的ARC市場的訂單,因為沃爾瑪很多商品的供應商是國內的企業(鞋服、家電等),這些國內廠商的生產也主要在國內,因此,對于RFID標簽這樣的耗材就選擇國內廠商更為便捷。
第二,RFID復合廠商多數是做“復合+噴寫碼+印刷”一體的業務,單純的復合門檻低,企業也沒啥利潤可以賺,所以,做一體化的印刷后道產品就更有利于公司的發展。且很多復合廠商都是傳統的標簽企業轉型過來,總結來說復合環節與傳統的標簽環節更為貼近。
第三,復合廠商產能擴張的設備門檻比綁定廠商的門檻低很多,市場上的RFID復合設備以及后道的印刷設備廠商有很多,設備的價格相比于綁定機也便宜很多,因此,復合廠商產能擴張的決策成本沒那么高。
關于RFID標簽行業產能問題,讀者朋友有什么見解歡迎評論區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