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圈大咖齊聚!一起探討智能傳感市場新業態、連接新動能
智能傳感器就像給傳統傳感器裝上了“大腦”和“嘴巴”,能感知環境還能自己思考說話。在增量市場里抓機會,說白了就是得盯著新冒出來的需求,用“更聰明”的本事卡住位。
咱們分三個層面嘮嘮:
第一層:專挑剛需場景扎進去
增量市場大多是新行業或者傳統行業的升級需求,比如新能源車、智慧農業、醫療穿戴設備這些。智能傳感器得像“需求探測器”一樣,專門挑那些又痛又急的場景下手。
舉個例子:新能源車電池管理。傳統電池傳感器只能報溫度電壓,智能傳感器能結合電流波動、環境濕度甚至司機駕駛習慣,提前預判電池會不會過熱自燃。特斯拉就靠這種“預測性維護”把電池故障率降低了40%,這可比事后滅火管用多了。
數據說話:據Yole Développement報告,2025年汽車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能沖到8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超20%,這增量蛋糕可都是剛需堆出來的。
第二層:用“智能”拉開身位
增量市場里大家都在搶跑,但光靠“快”不夠,得靠“巧”。智能傳感器的核心優勢是能邊感知邊決策,甚至邊學習。
比如工業場景:以前工廠設備故障得等停機了才修,現在智能傳感器裝在電機上,能通過振動頻率變化,在故障發生前30天就預警。西門子在德國工廠試過,設備意外停機時間減少了55%,這省下的都是真金白銀。
再比如農業:傳統土壤濕度傳感器只能報個數字,智能傳感器能結合天氣預報、作物生長周期,直接告訴農民“明天下午3點該澆哪塊地,澆多少水”。美國John Deere公司的智能灌溉系統,幫農場主省了30%的水費,產量還提升了15%。
第三層:抱團生態搶地盤
增量市場往往需要“組團打怪”,智能傳感器得學會當“連接器”。
比如智慧城市:一個智能井蓋傳感器,不僅要監測水位是否溢出,還得把數據傳給市政系統,同時和附近路燈、攝像頭聯動。華為的智慧城市方案里,傳感器就像樂高積木,能快速拼進不同場景,單是深圳一個項目就接入了200多萬個終端。
數據支撐:IDC預測,到2026年全球物聯網連接設備里,有60%會集成智能傳感器,這背后就是生態共贏的邏輯——傳感器廠商、云平臺、行業解決方案商一起分蛋糕。
說到底,智能傳感器在增量市場里吃的就是“精準”飯:眼睛要毒(盯準剛需場景)、腦子要活(用AI賦能決策)、手腳要勤(融入產業生態)。就像手機從功能機變智能機一樣,誰先把傳感器從“工具”升級成“助手”,誰就能在新市場里站穩腳跟。
那么,如何在增量的市場中抓住機遇?產業鏈上中下游又應該怎樣布局?市場上有哪些新方案?如何構建新生態?基于這樣的背景,在6月19日IO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上海站上,將會有一場“智能傳感器生態研討會”為您詳解市場現狀和趨勢。擬邀智能傳感與物聯網應用領域大咖,共同探討傳感生態現狀與未來。全景展現傳感器產業“需求-技術-資本”三維聯動圖譜
確認參與嘉賓有:LoRa聯盟、Semtech、安富利、智芯微等單位(以下嘉賓順序不分先后)
01.
用LoRaWAN構建大規模物聯網
加入 LoRa 聯盟首席執行官 Alper Yegin 的探索之旅,了解 LoRaWAN 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大規模物聯網。此次會議將展示令人信服的大規模部署案例,這些案例帶來了商業價值,改善了生活,并推動了可持續發展——涵蓋從智慧城市到工業物聯網和環境監測的各個領域。Alper 將解析使 LoRaWAN 取得獨特成功的核心技術和生態系統特性,包括其開放標準、長距離和能效,以及強大的全球協作。
在最新的采用指標的支持下,此次演講將強調 LoRaWAN 的指數級增長,并分享關于該技術如何演變以滿足未來需求的見解。

演講嘉賓:Alper Yegin CEO, LoRa Alliance
個人簡介:Alper Yegin是LoRa聯盟的首席執行官,負責監督該組織的戰略方向,并支持 LoRaWAN 技術的開發和全球采用, LoRaWAN 技術是物聯網(IoT)中低功耗廣域網(LPWAN)的關鍵標準。在成為首席執行官之前,他曾擔任LoRa聯盟技術委員會主席八年,并擔任董事會副主席七年。
Yegin在物聯網、移動和無線通信行業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曾擔任多個高級職位,包括Actility的首席技術官,以及三星電子、DoCoMo和Sun Microsystems的多個職位。他在IETF、3GPP、ETSI、Zigbee聯盟、WiMAX論壇和IPv6論壇等組織中為全球標準開發做出了貢獻,并擔任了領導職務。Yegin擁有16項專利,并撰寫了多項技術標準和論文。
02.Semtech的LoRa IC和SW路線圖
·新型LR2021多無線電/多協議LoRa芯片組
·將LoRa路線圖與成功的中國市場用例相匹配
·Semtech的全球存在支持您的業務擴展

演講嘉賓:Robert COMANESCU Semtech ,General Manager, IoT Chips
個人簡介:擁有超過25年的行業經驗,Robert Comanescu目前是Semtech無線IC業務的高級總監兼總經理,直接負責營銷和應用組織。自2000年以來,Robert在Semtech的研究和開發部門擔任過多個技術貢獻者和管理項目、計劃和團隊的角色,隨后在營銷部門工作,見證了LoRa技術在無線IC部門內的誕生和指數級增長。Robert擁有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學的MSEE學位。
03.智能傳感從“芯”出發,AI重塑資產管理
工業4.0與供應鏈數字化升級背景下,企業面臨物流載具(料架/托盤/料箱)管理盲區大、盤點效率低、丟失率高等痛點。本次演講將深度解析FindTag智能傳感技術如何通過三大創新破局:技術突破:抗金屬標簽設計(IP67防護、-20℃~70℃耐候性)結合新型短距通信協議,攻克金屬環境信號干擾難題,實現400米超遠距穿透通信,漏讀率降至0.01%;架構革新:通過“標簽-網關-云平臺”三層架構,支持單網關萬級標簽自動盤點(較RFID效率提升200倍),電池壽命長達5年,構建無人化動態臺賬體系;場景賦能:以主機廠、電商物流實踐案例佐證,如某汽車廠通過循環包裝綁定FindTag實現器具丟失率下降70%、周轉率提升5%,運輸車輛預收貨效率提升80%。

演講嘉賓:喬磊 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事業部副經理
個人簡介:曾任華為芯片產品線PM,深耕SOC芯片架構設計15年,國內第一代HPLC芯片設計者,主導過第六代高性能Wi-Fi芯片研發,參與了AI大算力芯片的產品規格定義。以獨特「技術-場景-生態」三維驅動模型,獨創AI芯片"五維價值評估體系",實現超過千萬顆芯片的量產出貨。
04.跨界融合:AI與智能傳感器的深度融合探索
全民AI時代,物聯網如何智能的感知世界,如何挖掘傳感器海量數據的價值,安富利給出AI賦能傳感器的解決方案,為業界提供一種可行的實現方法。

演講嘉賓:胡浩 安富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資深市場拓展經理
個人簡介:多年的系統設計、研發與市場拓展經驗。目前負責中國區AIoT方案市場拓展工作。
05.無線智能傳感器在工業設備狀態監測的價值和前景
隨著工業物聯網(IIoT)的快速發展,傳統設備狀態監測方式已難以滿足現代工業對實時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需求。無線智能傳感器以其靈活的部署方式、低功耗特性和多參數測量能力,為工業設備狀態監測帶來了革命性突破。通過無線智能傳感器,企業能夠實現對設備振動、溫度、壓力、腐蝕、螺栓狀態、傾斜等關鍵參數的實時采集與分析,幫助運維團隊及時發現潛在故障,降低非計劃停機風險,提升設備可用性和運行效率。
基于無線智能傳感器的大數據,還可以構建預測性維護體系,優化運維策略,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未來,隨著通訊技術、供電技術(超低功耗設計與能量回收)、數據采集技術(多物理量融合與高頻實時采集)、以及AI技術(智能特征提取與邊緣計算)的不斷進步,智能傳感器將進一步與工業系統深度融合,推動工業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成為實現智能制造和工業4.0的重要基石。

演講嘉賓:劉磊 嘉興博感科技有限公司 創始人兼CEO
個人簡介:劉磊先生于199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得工學學士學位;1997年獲得美國西北大學MBA學位。他曾在美國US Robotics、3Com、Texas Instruments等多家知名企業從事研發與管理工作,作為核心技術骨干,主導并成功推出多款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產品,實現了商業化落地和市場突破。劉磊先生在傳感器、通信、物聯網等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產品研發與推廣經驗。
2017年9月,劉磊先生回國創辦嘉興博感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無線智能傳感器和工業設備狀態在線監測系統的研發與制造。公司致力于為石化、電力、風能、軌道交通等關鍵行業客戶提供高效、可靠的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助力提升設備安全性與運維效率。
06.探索智能傳感技術在病媒消殺領域的創新應用
全球及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下游應用涵蓋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制造等領域。傳統消殺模式效率低下,聚瑞云控提出北斗消殺解決方案,通過智能傳感器(如溫濕度傳感器、重量傳感器等)實時監測病媒生物密度和分布,實現精準投藥和作業規范化。該方案具有事前預警、事中監管、事后追溯功能,顯著提升消殺效率并優化成本。方案已應用于政府公共衛生部門、商業客戶及社區物業管理。案例包括廣東省公務車定位項目、深圳供電局車輛管理等,展示了技術的實際效果。

演講嘉賓:胡忍 深圳聚瑞云控科技有限公司 物聯網解決方案專家
個人簡介:
1、專注多源傳感器技術融合與大型平臺開發,主導基于北斗的位置傳感系統開發,用于汽車資產監管,構建車輛管理云平臺,累計接入超300萬臺車輛。
2、首創“位置+稱重”雙傳感智慧消殺方案,含AI優化環衛路徑,獲國家發明專利(202410937556.7),落地32城。
3、研發牲畜體溫監測系統,多節點傳感器實現健康預警,降低養殖場死亡率15%,覆蓋超500家企業,滿意度 98%。技術成果獲省部級科創賽二等獎,推動物聯網與傳感器技術產業創新應用。
07.LoRa賦能智慧建筑:低碳·高效·可持續
在“雙碳”目標與數字化轉型的雙重驅動下,LoRa技術憑借其低功耗、廣覆蓋、高可靠性的特性,正成為智慧建筑領域實現低碳化、高效化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賦能者。通過構建基于LoRaWAN協議的物聯網網絡,智慧建筑可實現設備間的無縫互聯,對能源消耗、環境參數、空間利用等進行實時監測與智能調控。例如,LoRa驅動的智能照明系統可根據人流量與自然光照自動調節亮度,減少30%以上的電能浪費;環境傳感器網絡則能優化空調與通風系統運行,降低建筑整體碳排放。此外,LoRa技術支持的資產追蹤與預測性維護功能,可延長設備壽命、減少資源損耗,助力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運營。未來,隨著LoRa與AI、數字孿生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智慧建筑將進一步突破能效邊界,為城市低碳轉型提供可復制的解決方案。

演講嘉賓:李長林 廈門星縱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商務合作經理
個人簡介:李長林先生現任廈門星縱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商務合作經理,擁有十余年通信與物聯網行業深耕經驗,專注LoRa技術及物聯網解決方案。他擅長以創新物聯網技術賦能智慧建筑領域,通過可落地的智能化方案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憑借深厚的商務合作背景與技術洞察力,持續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致力于構建更智能、更綠色的未來生態。其專業見解與實戰經驗將為行業帶來前瞻性啟發。
更多真誠分享、干貨內容將在會上精彩呈現~
歡迎報名參加6月19日在上海舉辦的“IOTE 2025上海智能傳感生態研討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