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道信息:擬購買成為信息控股權,股票停牌
2025 年 9 月 28 日,億道信息(001314.SZ)一紙公告引發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 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深圳市成為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成為信息”)控股權,并同步募集配套資金。此次交易與收購朗國科技控股權同步推進,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及關聯交易,但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股票自 9 月 29 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 10 個交易日。在消費電子行業加速向 “硬件 + 軟件 + 服務” 轉型的背景下,億道信息這一布局無疑是其深化 AIoT 戰略的關鍵落子。

為何選擇的是成為信息?
成立于2005 年的成為信息,是物聯網領域深耕二十年的資深玩家,注冊資本達 5952.37 萬元,專注于 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核心技術的研發與行業應用,主打數據采集設備及解決方案供應。其業務版圖覆蓋電子產品與計算機軟件的技術開發、生產銷售,以及信息化系統集成服務,產品與方案已滲透物流、交通、醫療、金融、零售等多個關鍵行業,客戶遍布全球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成為信息曾具備獨立上市潛質。2022 年 6 月,公司在深圳證監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由中金公司擔任輔導機構,直至 2025 年 3 月才終止輔導備案。這一背景側面印證了其業務規范性與資產質量,而未能實現獨立上市的經歷,也為億道信息的并購提供了契機。在技術儲備與行業落地能力上,成為信息積累的 B 端客戶服務經驗與多場景解決方案能力,恰好與億道信息的現有業務形成互補。

補全B 端短板,完善 AIoT 生態
作為2023 年上市的智能電子產品及方案提供商,億道信息主營業務以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智能硬件為主(2025 年上半年營收占比 70.99%),XR 及 AIoT 業務雖為前瞻性布局,但占比僅 12.14%,尚處發展初期。此次收購成為信息,正是其破解業務結構瓶頸、強化 AIoT 競爭力的精準布局。
從產業鏈協同看,億道信息的核心優勢在于硬件研發制造與產品定義能力,而成為信息在數據采集終端、信息化系統集成領域的技術積累,可與前者形成“硬件載體 + 數據感知 + 系統落地” 的完整閉環。例如,在智慧醫療場景中,雙方技術結合能實現醫療設備數據的實時抓取與智能分析。這種協同不僅能提升產品附加值,更能增強對 B 端客戶的深度服務能力,彌補億道信息此前在 B 端市場布局的不足。
此次收購并非孤立動作,而是億道信息應對市場變化的系統性布局。從行業背景看,2025 年 A 股并購重組潮持續升溫,上市公司通過產業整合實現專業化發展已成趨勢,發行股份加現金支付搭配配套募資的交易結構更是成為主流模式。億道信息同步收購朗國科技與成為信息,正是順應行業整合浪潮,通過外延式擴張加快業務發展的主動選擇。
從自身發展需求看,億道信息正面臨從“平臺依賴” 到 “自營轉型” 的關鍵期。此前公司利潤結構受硬件代工業務影響較大,而收購成為信息后,其可借助標的在全球 15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網絡拓展市場,同時通過系統集成服務提升客戶粘性,優化盈利結構。此外,成為信息在政府與企業客戶項目交付上的豐富經驗,能幫助億道信息更好地響應 B 端客戶遷移趨勢,鞏固行業地位。
仍有多重不確定性待解
盡管交易前景值得期待,但公告明確提示了多重風險。目前交易各方僅簽署意向協議,尚未達成正式交易協議,標的估值、業績承諾等核心條款仍在商討論證中,最終定價需以評估機構結果為依據協商確定。從歷史數據看,A 股并購重組成功率約 70%,且整合效果參差不齊,若后續在業務協同、文化融合等方面出現問題,可能導致交易價值不及預期。
在AIoT 與消費電子深度融合的賽道上,億道信息擬收購成為信息控股權的舉動,既是補全能力短板的 “筑基工程”,也是戰略轉型的 “關鍵一躍”。若交易順利落地,公司將形成 “硬件制造 + 交互控制 + 系統集成” 的完整能力鏈,在智能終端競爭中占據更有利位置。但從意向協議到最終落地,仍需跨越估值談判、監管審批、業務整合等多重考驗,這場行業整合的 “試驗” 能否成功,有待 10 個交易日后的方案披露給出更多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