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溯源標識方案選擇建議
作者:北京天石優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09-11-13 17:05:11
摘要:標識的設計和介質的采納是動物溯源系統中的硬件基礎和關鍵技術之一。北京天石科技針對RFID和條碼技術在應用中的不同特征,及兩項技術在動物養殖、屠宰、加工、運輸、分銷及消費全過程中的有效對接,從而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整個系統的運轉效率,并達到長期降低運營成本的目的。
一、 RFID技術簡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即無線射頻識別,它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標識與識讀器間通過電磁波的能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達到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該技術在1948年提出了相關理論,1975年RFID技術正式公諸于市,1980年商業應用開始萌芽至1990年則廣泛應用于各行業,而2000年以來因沃爾瑪與美國軍方等對其供貨商的要求而使RFID得到了更為蓬勃的發展,被稱為本世紀十大重要技術項目之一。
國際ISO組織已經頒布了動物RFID方面的管理標準,包括ISO 11784/11785和14223三個標準。ISO 11784/11785規定了動物標識的代碼結構和技術準則,而ISO 14223標準包含空中接口、編碼和命令結構、應用三個部分,它是ISO 11784/11785的擴展版本。
二、 動物標識采用RFID技術的突出優勢
1. 高速讀取
RFID是不可視傳播技術,即識讀器無需“看見”標識就可讀取它,這表明操作人員無需對準標識就可進行操作。只要RFID標識進入識讀器0~60CM有效讀取范圍,便可在300毫秒內,全方位、任意角度對晃動物體進行快速、準確識讀。它有效地解決了動物晃動等惡劣情況下進行識讀的技術難點,并進一步保障了操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2. 抗污染
在養殖環節,動物所佩戴的RIFD 標識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這是很難避免的。而標識工作頻率134.2Hz,其低頻電磁波的穿透能力很強,在無需光線配合情況下,可輕易穿透標識污染面,進行非接觸識讀。
3. 抗磨損
RFID識讀是對RFID芯片進行操作,而芯片封裝在厚度為4.48毫米左右的標識中而且非常堅固,標識的適度磨損不會對芯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
4. 可重復利用
傳統條碼標識信息是靜態的,不可更新。RFID技術可對其芯片反復讀寫,信息是動態的,可更新,存儲信息量大。通過標識發行器和相關軟件程序進行配套,可保證標識重復使用后全國標識的唯一性,大大地降低了其長期使用成本。
三、 RFID與二維條碼技術在動物溯源追蹤系統中的對比
五、 RFID技術應用現狀簡述
目前,國內RFID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居民二代身份證、公交、鐵路、物流、通信等諸多領域。中國鐵道部采用RFID技術應用于鐵路車輛的調度后,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其信息的準確性和節省的時間,每年直接經濟效益就可達3億多元。
在國外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已在其6500家商店中的1000家商店應用了RFID技術,覆蓋了200,000件貨品,涉及了600家制造商。RFID技術在2004年就為沃爾瑪增加了2.85億美元收入,同時據國際物品編碼協會預測,使用RFID技術能夠每年為沃爾瑪節省83.5億美元。
在農業畜牧產品安全生產監控領域,RFID技術近些年也得到了長足發展。1998年9月英國宣布了RFID牛跟蹤系統計劃,1999年底歐盟各成員國也都實施了這個計劃。2003年11月1日開始,英國開始實施新的豬的識別標準。2004年8月30日開始,英國規定要對馬進行RFID識別與跟蹤。2008年1月1日起,歐洲強制性對綿羊實施進行RFID識別。澳大利亞政府頒布了基于RFID技術的“國家畜產品認證計劃”,簡稱NLIS。北京08奧運會對食品的安全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肉類產品的供應商,已經在養殖和屠宰環節應用RFID技術進行跟蹤。
在畜牧產品精細化生產方面,RFID技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以養豬為例,沒有采用RFID技術,豬場規模增加10倍,成本就增加12倍,而生產只增加了8倍。采用RFID技術之后,使得豬場規模擴大了,生產管理加強了,明顯改善了豬的體況和提高了生產性能,同時節省飼料20%、節省人工20%、增加生產15%,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據統計2006年全世界各國采用7000萬個RFID標簽用于動物標識,2007年則上升到9000萬個。2008年在北京召開的RFID國際高峰論壇會議上,有專家表示美國將在三年內全部采用RFID替代條碼技術。RFID技術正逐步發展成為后條碼時代的先鋒,當前它代表了動物識別技術最高水平。
六、 方案建議
結合國際動物溯源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北京天石科技公司作為業界領先的無線自動識別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參與了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持的國家863計劃的“牛肉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跟蹤與追溯方法及系統”基礎上經過實踐與研究,本著既符合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原則,充分考慮了RFID與條碼技術的不同特征,從技術角度、實際環境、市場角度幾個方面提出,采用RIFD標識用于動物飼養、屠宰、加工環節,而條碼標識用于運輸、零售、流通環節,RFID與條碼兩大自動識別技術相結合的整體解決方案。
利用條碼現有的廣泛應用基礎,實現RFID系統管理的畜牧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信息與用戶的有效對接,是降低RFID應用成本,適應農產品市場全球化的必然發展方向。
天石科技集團成立于1994年,總注冊資金4950元,是在北京注冊的高新技術企業, 擁有一批來自中國科學院軟件所、計算所及電子部十五所的專家和學者。
天石科技集團下屬三家控股子公司,分別是天石優聯、天石朗通、天石融合,是一家集系統集成、智能終端設備研發和制造、企業應用軟件開發于一體的高科技集團公司,擁有多種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多項國家專利。
公司資質:
ISO9001:2000質量認證企業。
北京海淀區首批100家信用良好企業。
信息產業部核定的計算機系統貳級資質集成商。
北京海淀區企業信用促進會星級會員。
。。。。。。。。
八、 公司產品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RFID)即無線射頻識別,它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標識與識讀器間通過電磁波的能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達到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該技術在1948年提出了相關理論,1975年RFID技術正式公諸于市,1980年商業應用開始萌芽至1990年則廣泛應用于各行業,而2000年以來因沃爾瑪與美國軍方等對其供貨商的要求而使RFID得到了更為蓬勃的發展,被稱為本世紀十大重要技術項目之一。
國際ISO組織已經頒布了動物RFID方面的管理標準,包括ISO 11784/11785和14223三個標準。ISO 11784/11785規定了動物標識的代碼結構和技術準則,而ISO 14223標準包含空中接口、編碼和命令結構、應用三個部分,它是ISO 11784/11785的擴展版本。
二、 動物標識采用RFID技術的突出優勢
1. 高速讀取
RFID是不可視傳播技術,即識讀器無需“看見”標識就可讀取它,這表明操作人員無需對準標識就可進行操作。只要RFID標識進入識讀器0~60CM有效讀取范圍,便可在300毫秒內,全方位、任意角度對晃動物體進行快速、準確識讀。它有效地解決了動物晃動等惡劣情況下進行識讀的技術難點,并進一步保障了操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2. 抗污染
在養殖環節,動物所佩戴的RIFD 標識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這是很難避免的。而標識工作頻率134.2Hz,其低頻電磁波的穿透能力很強,在無需光線配合情況下,可輕易穿透標識污染面,進行非接觸識讀。
3. 抗磨損
RFID識讀是對RFID芯片進行操作,而芯片封裝在厚度為4.48毫米左右的標識中而且非常堅固,標識的適度磨損不會對芯片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
4. 可重復利用
傳統條碼標識信息是靜態的,不可更新。RFID技術可對其芯片反復讀寫,信息是動態的,可更新,存儲信息量大。通過標識發行器和相關軟件程序進行配套,可保證標識重復使用后全國標識的唯一性,大大地降低了其長期使用成本。
三、 RFID與二維條碼技術在動物溯源追蹤系統中的對比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四、 RFID芯片價格走勢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據國際市場研究公司發布的研究報告稱,預計2006年至2010年這5年間,RFID總產量將翻25倍,達到330億美元。隨著RFID產業的幾何級暴增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會導致生產和采購成本大幅度降低,到2010年其成本將降到5美分。RFID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壽命在20年以上,成本均攤到每一年和動物個體,綜合使用成本優勢非常明顯。五、 RFID技術應用現狀簡述
目前,國內RFID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居民二代身份證、公交、鐵路、物流、通信等諸多領域。中國鐵道部采用RFID技術應用于鐵路車輛的調度后,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其信息的準確性和節省的時間,每年直接經濟效益就可達3億多元。
在國外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已在其6500家商店中的1000家商店應用了RFID技術,覆蓋了200,000件貨品,涉及了600家制造商。RFID技術在2004年就為沃爾瑪增加了2.85億美元收入,同時據國際物品編碼協會預測,使用RFID技術能夠每年為沃爾瑪節省83.5億美元。
在農業畜牧產品安全生產監控領域,RFID技術近些年也得到了長足發展。1998年9月英國宣布了RFID牛跟蹤系統計劃,1999年底歐盟各成員國也都實施了這個計劃。2003年11月1日開始,英國開始實施新的豬的識別標準。2004年8月30日開始,英國規定要對馬進行RFID識別與跟蹤。2008年1月1日起,歐洲強制性對綿羊實施進行RFID識別。澳大利亞政府頒布了基于RFID技術的“國家畜產品認證計劃”,簡稱NLIS。北京08奧運會對食品的安全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肉類產品的供應商,已經在養殖和屠宰環節應用RFID技術進行跟蹤。
在畜牧產品精細化生產方面,RFID技術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以養豬為例,沒有采用RFID技術,豬場規模增加10倍,成本就增加12倍,而生產只增加了8倍。采用RFID技術之后,使得豬場規模擴大了,生產管理加強了,明顯改善了豬的體況和提高了生產性能,同時節省飼料20%、節省人工20%、增加生產15%,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據統計2006年全世界各國采用7000萬個RFID標簽用于動物標識,2007年則上升到9000萬個。2008年在北京召開的RFID國際高峰論壇會議上,有專家表示美國將在三年內全部采用RFID替代條碼技術。RFID技術正逐步發展成為后條碼時代的先鋒,當前它代表了動物識別技術最高水平。
六、 方案建議
結合國際動物溯源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北京天石科技公司作為業界領先的無線自動識別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在參與了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持的國家863計劃的“牛肉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跟蹤與追溯方法及系統”基礎上經過實踐與研究,本著既符合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原則,充分考慮了RFID與條碼技術的不同特征,從技術角度、實際環境、市場角度幾個方面提出,采用RIFD標識用于動物飼養、屠宰、加工環節,而條碼標識用于運輸、零售、流通環節,RFID與條碼兩大自動識別技術相結合的整體解決方案。
利用條碼現有的廣泛應用基礎,實現RFID系統管理的畜牧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信息與用戶的有效對接,是降低RFID應用成本,適應農產品市場全球化的必然發展方向。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天石科技集團成立于1994年,總注冊資金4950元,是在北京注冊的高新技術企業, 擁有一批來自中國科學院軟件所、計算所及電子部十五所的專家和學者。
天石科技集團下屬三家控股子公司,分別是天石優聯、天石朗通、天石融合,是一家集系統集成、智能終端設備研發和制造、企業應用軟件開發于一體的高科技集團公司,擁有多種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和多項國家專利。
公司資質:
ISO9001:2000質量認證企業。
北京海淀區首批100家信用良好企業。
信息產業部核定的計算機系統貳級資質集成商。
北京海淀區企業信用促進會星級會員。
。。。。。。。。
八、 公司產品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
620)this.style.width=620;" borde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