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制造業中條碼管理方案
  一、 概述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給工業生產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工業化時代工業生產所追求的效率、質量、成本等目標,已賦予新的內容,單位時間生產的產品數量,已不再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從產品開發到產品上市的時間,則是企業贏得市場和顧客的關鍵,信息已成為企業生存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企業的生產技術與組織管理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產品生產(庫存、發貨、銷售、售后信息)和產品單件相關,因此信息量大,信息分布廣,信息來源復雜。如果采用手工收集這些資料,會大大增加信息采集人員和信息輸入人員的數量,降低信息正確率。為了實現產品跟蹤,生產廠家在不斷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隨著條碼技術成熟和廣泛應用,條碼能夠快速、高質量打印(如使用DATAMAX專用條碼打印機);條碼能夠被各類掃描儀快速、準確識別(如使用Welch Allyn條碼閱讀器)。生產廠家采用條碼標識其產品,在生產、庫存、發貨、銷售、售后中采集產品信息,利用計算機網絡收集不同分布的產品跟蹤資料,建立數據采集和跟蹤管理信息系統。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與之相關的一些制度也相繼出臺,今年我國將正式實施《汽車召回制度》,所以一些汽車及備件供應商必須重視零部件的追溯,在此追溯過程中,條碼技術發揮了相當關鍵的作用—通過在零部件上粘貼條碼標簽來實現對這些零售部件的跟蹤與追溯。
  二、 系統功能 
  1、接收ERP數據
  接收BPCS生產指令:
  MES通過數據庫共享方式接收ERP按月編排的生產指令,增加系統生產指令,和修改沒有生產的生產指令。接收的數據包括生產指令和其對應產品生產配置,ERP系統中無生產指令號,需MES系統自動生成。 
  接收BPCS物料庫存,接收BPCS零件目錄.
  2、物料準備
  物料的準備包括車身(可以擴充)準備。車身直接由車身廠進入,故在總裝廠進行車身接收,且分兩個庫房存放,建立車身物料準備庫存(件號,數量)。
  物料準備:采集車身的件號,并指定存放的庫房,累計物料庫存。
  物料分配:根據物料準備庫存分配到詳細作業計劃。
  減少物料庫存:生產指令開始作業調度,扣除所需的物料準備庫存。
  3、詳細作業計劃
  詳細作業計劃包括整車配套作業計劃和底盤、內飾單獨作業計劃。
  整車配套作業計劃,底盤單獨作業計劃,內飾單獨作業計劃
  4、作業計劃排產
  編排詳細作業計劃的生產順序。按照加工中心(內飾、發動機、底盤、總裝)分解作業計劃,打印生產作業計劃排序表,通知各作業調度點。
  5、作業調度
  加工中心作業調度報告。按照排產計劃進行作業調度,報告作業調度進程。計劃科根據各加工中心作業調度報告,清楚了解作業計劃的詳細生產狀態,控制作業計劃的生產。
  內飾、發動機分別報告作業調度完成數量。內飾、發動機上線時,操作員根據生產科的生產作業計劃排產表安排上線順序,逐個確認上線的類型,系統記錄上線時間,并減少作業計劃批次中對應項目的計劃數。
  底盤、總裝作業調度報告作業調度開始生產的在制品VIN。底盤、總裝上線時,操作員根據生產科的生產作業計劃排產表安排上線順序,通過VIN號的掃描,記錄上線時間,系統自動減少作業計劃批次中對應項目的計劃數。 
  6、生產過程管理
  生產過程在制品管理,統計在制品工序分布。
  查詢各線的任務完成情況,準備下一任務。通過數據的實時采集及網絡通信,及時了解作業計劃批次的完成情況,為下一任務做準備。 
  查詢內飾、底盤、發動機、總裝各線每個車位的裝配型號。通過各上線點的作業調度報告,按車位順序顯示各車位的裝配型號信息,直到上線數達到整條線的總車位數,則,下一上線任務再重新計數。這些信息是動態的,保證生產科隨時查看各線每個車位的裝配型號信息。
  查詢日、周、月盤點情況記錄。型號完成數量分時間段統計(日、周、月)。
  7、產品數據管理
  產品檔案查詢及產品檔案維護功能。根據產品VIN號查詢產品裝配部件標識(SN號);根據部件標識(SN號)查詢產品VIN號。
  8、數據采集
  在生產線上、下線及部件裝配點進行數據采集,為產品跟蹤提供方便。
  三、實施效果
 
  通過條碼數據的采集,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同時減少了一些人為記錄上的錯誤。
  方便總裝廠計劃人員進行排產,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產管理人員對車間現場的狀況能夠及時掌握、及時處理。
  可以實現零部件的追溯,能夠充分實現汽車的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