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運輸與安全管理方案
一、系統背景
隨著現代醫院藥學的快速發展,如何擴充醫院信息系統的藥品管理功能,彌補其操作功能的缺陷,進一步提高醫院藥品管理水平,被逐漸提上日程。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也于2007年8月頒布了《關于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特殊藥品監控信息網絡的通知》(國食藥監辦[2007]482號),要求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對該類藥品實現條碼管理,加強對特殊藥品的監控。在大環境下,國內綜合醫療實力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不少醫院率先以提高特殊藥品管理為目的,在特殊藥品輸送、用藥安全以及庫存管理等方面真正建立起信息網絡化管理模式。
二、系統組成
藥品安全管理系統由電子條碼、RFID電子標簽、手持閱讀器、固定式閱讀器和客戶端應用管理軟件等部分組成。
三、系統特點
● 保障全程藥品輸送
在醫院藥房,每天需要處理大量的藥品(包括特殊藥品),并通過醫院物流網絡由藥品倉庫輸送到病房藥房、門診藥房和急診藥房,然后通過藥房發放到每位患者 手中。輸送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成為關注。通過RFID操作站臺和手持式讀取器能夠在藥品輸送全程中實現自動化、無紙化檢查核對和記錄,確保實收藥品準確無誤,同時避免因人為操作而產生的差錯,最終導致極為嚴重的后果。此外,只有持有RFID職員卡的被授權人才可使用和處理系統,提供了額外的安全保障。
● 確保用藥安全
使用過期或過量藥品都會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把正確劑量的藥品在合適的時間準確地發放到每位患者手上,保證安全、有效的藥品使用對于患者的生 命健康至關重要。系統對于藥品信息和患者用藥標準的記錄、輸送環節的自動識別、準確核對和收取都能有效降低醫療事故的發生,緩解醫務人員的用藥壓力。
● 有效管理庫存
藥品輸送及安全解決方案能夠協助醫院準確地識別各種藥品并根據其錄入信息,有效控制庫存及藥品有效期,以保障公眾生命安全。
● 即時通報意外事件
系統的藥品追蹤和警報裝置,會向有關當值人員發出警告,顯示在藥品輸送過程中發生的意外事件,如輸送到錯誤地點、處理不當、甚至被盜等。除了警報外,系統還可以較隱蔽的方式,如電子郵件或手機短信通知有關人員,有效防止更大的事故發生。
● 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醫療行業旨在治病救人,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自然應以追求社會效益為首要任務,但要持續履行救治義務,還得從經濟效益方向入手。RFID藥品輸送及安全 解決方案的執行必然需要醫院投入一定的前期資金,但從長遠來看,能夠有效防止日后因醫療失當和疏忽而產生的巨額賠償費用,投資回報顯著。
● 系統擴展空間大
系統建立在全球最新的EPC Gen 2標準和Windows開放式平臺基礎上,能夠兼容其它企業應用軟件,并符合全球供應鏈供應商的要求。在每件特殊藥品配置一個獨一無二的RFID標簽,當醫務人員把每件藥品放上托盤時,可自動和每件藥品進行配對,實現全自動化過程。在庫存控制方面,RFID技術實現了實時監測,提高了庫存質量和可視度。它可防止藥品脫銷、盜竊和交貨延誤等情況,確保藥品的有效期。這些 RFID技術所提供的準確性和速度是現行條碼系統無可比擬的。
RFID標簽具有強大的存儲功能,可記錄藥品的生產批號、有效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重要信息,醫務人員可通過審核上述信息來鑒別藥品真偽。隨著越來越多的藥廠使用RFID來標記藥品,完善藥品驗證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