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物流中心訂單電子標簽揀選作業方案
1、訂單摘果模式
訂單摘果模式是最原始的訂單作業模式,一張訂單由一個作業人員獨立完成,在揀貨過程中可以使用揀貨單據,也可以借助手持終端RF以提高揀貨的準確率。訂單摘果模式在傳統行業應用較多,由于電商行業的日均訂單規模遠遠大于傳統行業,除非倉庫的面積很小,產品種類很少,一般不建議用這種作業模式,但可用于緊急訂單、異型商品訂單的揀貨作業。
2、訂單邊揀邊分模式
有統計表明,在完全的訂單摘果作業模式下,電商倉庫的揀貨作業人員有超過70%的時間是用于反復的行走的。我們統計過一個電商行業的先驅企業的揀貨人員行走時間,發現平均每個揀貨人員一天大致要行走20公里~25公里的路程,這是導致揀貨效率低下的一個非常直接的原因。
邊揀邊分的作業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這種作業模式下,首先將一定數量的訂單進行合并。具體合并的數量取取決于產品的物理屬性和揀貨車輛的容積,可以是一車4單,一車20單,多的甚至可以到一車64單。
即使不進行任何訂單的組合優化,這種作業模式已經能夠有效減少揀貨人員的無效行走距離,大幅度提高揀貨作業效率。假設借助WMS系統對訂單進行組合優化,效率將得到更大的提升。組合優化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倉庫的三級分區,將以往完全基于整個庫區的作業范圍轉換為“小區”作業方式,通過系統對訂單池內的訂單進行分析,將在一個“社區”、一個“小區”甚至一個“庫位”內訂單進行遞歸式組合,使一個波次內訂單揀貨覆蓋的作業面積和揀貨路徑降至最低。
手持終端RF或者車載終端VC的使用對于提高邊揀邊分的作業準確性至關重要,終端的作用包括:
1、指導揀貨人員作業路徑
2、提示合并揀貨的數量和每個訂單需要分貨的數量
3、掃描庫位驗證揀貨的正確性。在小車貨位不多的情況下,可以借助圖形化顯示模式(左圖),使作業人員能夠更直接對應的小車的位置。而在小車貨位比較多的情況下,使用列表的方式(右圖)將更加高效。

一個波次揀貨作業結束后,打包人員可以直接按單進行復核和打包,而不需要再進行二次分揀。邊揀邊分的作業模式非常適合經營諸如服裝、化妝品、3C產品等小件商品的電商企業。國內某3C類電子商務企業,通過應用此作業模式,揀貨人員的日均揀貨能力提高到了1000單~1200單/天。
3、單品作業模式
在電商企業中,單品訂單都會占到相當的比例。所謂單品訂單就是指客戶的訂單只訂購了單一品種(數量可能是1個或者多個)。對于單品訂單,建議將揀貨和復核包裝作業與其它類型的訂單進行分離,由WMS系統對訂單池內的訂單進行篩選,將單品數量進行累加,以最高的效率完成合并揀貨作業。在復核打包臺,在掃描產品條碼后,WMS系統會自動匹配一個訂單然后打印面單,如果是提前打印面單的方式,則在面單上打印訂單號條碼,復核時只要掃描訂單號條碼,就可以根據系統的提示完成單品的復核和包裝作業。
4、電子標簽輔助揀貨模式
為了提高揀貨的效率,一般會借助G-PICK電子揀貨標簽(Put-To-Light)技術,當掃描產品條碼后,對應貨格(訂單)的燈點亮,顯示需要播種的數量,這樣作業人員可以直接而高效地完成貨物的播種作業。
電子商務物流中心開始越來越關注這種自動化貨作業模式。但目前還未達到普及的程度,原因很多,市場上電子標簽的供應商還不是很多,質量也參差不齊,另外國外一些廠商的價格較高,在利潤不高的電商行業比較難以承受。目前最為看好的是中國高通自主開發的G-PICK揀貨電子標簽。獨具2.4寸TFT全彩屏幕顯示,支持16點到128點超大數字顯示,多模板顯示界面,可現實規格、批號、條碼等,可以很好的滿足電商行業對不同物品的分揀的應用。

(1)摘取式揀貨
摘取式揀貨主要是應用在采取訂單揀貨的場合,依照燈號和數字的顯示,能快速、簡單的引導揀貨人員找到正確的儲位。原則上一個電子標簽對應一個儲位品項。此外,該燈號除了能引導揀貨人員到達正確的位置,還可以顯示出揀貨的確切數目,當揀貨完成后亦要求按下確認鍵確認。
(2)播種式揀貨
播種式通常應用于處理批次揀貨的場合,它的功用正好和摘取式相反。一個電子標簽對應一個門店或者一張訂單,當訂單的商品被批次匯總到儲存區時,就用播種式系統。揀貨人員將批次匯總后的商品,經由掃描儀讀取商品信息,相應的電子標簽會顯示數量,揀貨人員拿取相同數量的商品并分配到標簽對應的儲位上,然后熄滅標簽,完成揀貨。
關于高通:
高通是全球知名智能品牌,智能設備與方案專家,專注于“智能設備與方案”在商業智能領域的系統開發與應用。依托20年的行業經驗以及深厚IT技術儲備,秉持“用智能改變生活,以科技傳承文明”的經營理念,不斷推動人們物質生活與精神文明的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