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監獄管理解決方案
一、系統背景
中國監獄設立的初衷同其他國家一樣,是為了實現對罪犯的勞動改造。很多資深獄政管理人員都認為,監獄管的好不好關鍵看監控,但是如果監控不能很好地與其它子系統兼容及聯動,則實際上對于監獄管理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目前迫切需要這樣一個系統,在系統中,有視頻監控功能,有周界防范及報警功能,有門禁、巡更、人員定位、指揮調度功能。獄警可以實時了解獄中服刑人員具體位置,具體在做事項,是否有暴力沖突事件的發生,是否有服刑人員意欲逃離,是否有警員遭受服刑人員的劫持,當有訪客到訪時,是否有在密謀逃獄事件。當這些情況不幸發生時,即使值班人員在眼球疏忽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其它方式被告知現場情況如何,并且實時彈現出預設的有效解決方案并且加以人員調配。在像監獄這種需要對任何人都時時進行監控的地方,由于擔心相關工作人員進出權限以及本身的管理制度等問題,對工作人員的監控也是很有必要的。
針對以上問題,我司提出了監獄監控管理解決方案,本文將從犯人人員定位管理、區域獄警人員管理以及監獄安防綜合管理三個方面對該方案進行介紹。

二、系統概述
監獄人員定位系統采目前最先進的RFID無線識別技術,針對監獄人員情況分區管理與監控的需求,專門設計開發的一套軟硬件結合的應用系統,是一種安全可靠的區分、識別在押人員的智能化獄政管理系統,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監所管理信息化,步入“向科技要警力”的途徑。
該系統可使管理人員實時掌握監獄內各個受控區域在押人員的詳細信息及數目,有效防止在押人員的出逃,減少罪犯結黨鬧事的機率,秘密監控高危在押人員,追查及跟進暴力事件的發生,最大限度的保障管理人員和在押人員的人身安全。另外,系統還能實現自動點算指定區域內人數及周邊執勤干警信息,對外出人員進行全程動態監控,大大降低監獄管理人員的工作強度,能夠迅速定位執勤干警的所在位置,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可高效調動警力。
三、系統原理及功能
3.1、被監管人員管理系統
犯人每天帶著腕帶式電子標簽卡進入監控區,因為該電子標簽是有源的,所以工作方式是主動式,也就是不停地向外發射ID 號信息,當犯人到監控區以后,裝在監控區的讀卡器就會讀到標簽ID 號信息,讀卡器再通過無線傳輸方式或者其他中間設備把信號傳到電腦上,通過對照ID 號數據庫就能看到犯人的詳細信息。每個監控區的固定式讀卡器可以通過軟件設置使其在固定的時間間隔進行監控,比如設置30 分鐘自動刷新一次,即實現自動執行一次。
在監獄的所有場所中:房屋、道路、圍墻等位置安放RFID 讀寫器、攝像機、喇叭等監控設備。當出現信號消失、私自跨區域行為、拆卸或剪斷腕式標簽等行為時,紅外攝像機立即捕捉并記錄現場情況,中央控制室聲光報警提示,管理人員根據現場情況使用對講,通過該區域的喇叭進行管理。
3.1.1、人員實時監控
在電子地圖實時顯示所有在押人員和干警位置,監控人員可動態掌握人員數量和實時分布情況,鼠標移至人員圖標上,便可查看人員詳細信息。
3.1.2、人員查找定位
輸入人員姓名或編號便可快速定位要查找的犯人或干警所在地。
3.1.3、非法聚集報警
在指定區域,系統可以設置最大允許人員數量,一旦超過預設人數,立即發出報警信息。
3.1.4、禁區入侵報警
某些區域屬于限制區域,未經允許的定位標簽進入將發出報警,在出入某些關口時,可事先設定好哪些定位標簽可以通過,當不符合要求的定位標簽出入關口時將發出報警信息;或者某些區域只有在特定的時間才可進入,如在其他時段進入則被視為非法侵入,也會發出警報。
3.1.5、非授權離位報警
規定某些犯人不能離開某個區域,或者在某個時段內不能離開指定地點,一旦離開將發出報警。
3.1.6、活動軌跡記錄
系統全天候記錄所有人員經過地點和時間,可對人員運動路線進行跟蹤回放,掌握其詳細活動路線和時間。
3.1.7、自動點名
可定時自動對各工廠進行人員清點,具體呈現應到人數、已到人數、未到人數,如果人員未到,將及時發出報警,提醒獄警及時查找定位未到人員,防止意外情況發生。犯人在系統中已經設定好了工位號,一旦犯人進錯工位,或在非常規時間內離開工廠,也將發出報警信息。
3.1.8、脫離看管報警
將犯人定位標簽和警察定位標簽綁定,可一對一或多對多進行綁定,當犯人和警察的行走軌跡不一致超過允許的時間,系統發出報警信息。或者對犯人和警察距離進行限制,當兩者相距超過規定距離時,系統發出報警信息。
3.1.9、緊急求救呼叫
獄警和犯人定位標簽具有報警按鈕,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可以按下報警按鈕,監控中心點可及時收到報警信息,得知報警人所在位置,迅速進行支援。
3.1.10、遠程監控視查
可通過互聯網對系統進行操作,實現遠程管理和監控,管理人員即使不在監獄也可隨時查看監獄情況。
3.2、區域獄警人員管理系統
區域內的每個獄警人員都發放有源標簽,標簽上記錄了人員的相關信息,如人員姓名、性別、出生年月、部門、級別、圖像、出入規定區域歷史記錄、進入權限等;在區域大門口安放固定式讀卡器,監控獄警人員的出入。當有人員靠近大門口時,讀卡器先發出警報,提醒門衛注意該獄警即將走出監控區。然后讀卡器識別到標簽,將數據傳輸到門衛室的終端上位機,上位機將顯示該人員的具體信息,如姓名、圖相等。如果有必要,可以將相關數據發送到總控制中心;在區域內安裝一定數量的固定式讀卡器,實現獄警人員的區域定位。安放的讀卡器數量根據現場測量區域布點讀卡器(每個讀卡器的識別范圍一定,只能識別周圍的區域)。
3.2.1 、區域定位精確
系統能實現區域定位,在受管制區域內,能將人員定位在一個區域范圍內。由于區域內,到處都有讀寫器布點,各個區域都在固定讀寫器的信號范圍內,所以在該區域內的所有電子標簽都能被讀寫器的信息覆蓋,從而實現區域定位。
3.2.2 、出入控制嚴格
在區域的大門口,設置有固定式讀卡器。人員要出區域,門衛只有在收到兩個特定的領導批準的批準后方能放行,讓他出去。否則禁止人員出該區域。人員出去,讀寫器記錄出去的時間,并且記錄和通知該人員返回的時間。如果在規定的返回時間內,讀卡器沒有讀取到該人員的返回信息,系統將報警通知門衛和相關人員。
3.2.3、 靠近大門人員判定
系統能對靠近大門的人員進行判定。當人員靠近門口的讀卡器,讀卡器可以將讀取到的標簽信息發送到門門衛處的系統上位機,系統上位機能迅速從系統數據庫中調出該人員的基本信息,并且顯示在上位機上,如姓名、部門、相片等,以便門衛能更好的判斷靠近的人。
3.2.4、 監控整合
系統能和區域的監控系統整合,區域定位后,能查看該區域內某監控器的監控畫面。
3.2.5 、PDA 領導檢查
系統配置了手持式PDA,以備領導要查某區域內人員情況。
四、系統特點
1)使監獄的管理更上一個臺階,有利于改造犯人,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
2)采用了先進的RFID 射頻識別技術,對服刑人員進行定位跟蹤功能;
3)不僅能夠滿足監獄內使用環境,也能夠拓展到野外勞動時,對服刑人員進行定位跟蹤功能;
4)能夠完成與其他系統接口(比如:圍界、AB 門、高壓電網、報警、巡更、門禁、對講公共廣播等其他系統);
5)信息共享,能夠通過網絡供其他部門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