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術的豬肉追溯監管-博能科技
一、應用背景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類關心的重要話題之一,尤其是近年來一些疾病和傳染病的大肆發生與傳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肉類食品安全引起的,如雙匯的瘦肉精事件,雨潤烤鴨事件,牛肉膏事件等。因此為了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利用RFID技術對肉類產品實施跟蹤與追溯,進行全過程的監控管制就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豬肉作為市場上最普遍的肉類食品,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如何做到對養豬過程的追溯監控就成了關鍵。
二、追溯流程
生豬生產環節是商品豬監控的起點,使用生產管理系統記錄生豬從出生到出欄的所有信息。對商品豬的追溯有著重要的意義。為每一頭生豬佩戴具有唯一標識碼的RFID耳標。作為生豬與信息系統進行信息交換的媒介,這樣就能夠快速、準確地識別生豬,并在養殖場的生產信息系統中一一對應地建立生豬的生產檔案記錄生豬生長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包括出欄批號、數目、去向、檢疫證號、消毒證號等,實現了生豬的信息化、自動化管理。

在生豬的飼養環節,通過自動飼喂機對豬進行飼喂,當母豬進入飼喂站內,站門自動上鎖,檢測器通過電子耳標識別每頭豬,下料器根據電腦內每頭母豬的不同飼料信息,投放給每頭母豬準確的、適量的飼料。另外每頭母豬每天的采食數量是有限的,當母豬已經吃完了當天的飼料量后,即使再進入飼喂站,下料器也不會再下料。站內的母豬采食完畢離開飼喂站后,門鎖自動打開,下一頭豬方可進入采食。
由于生豬養殖場大多開設在郊區,因此在進出市境的各道口檢疫站,實施基于RFID技術的道口監控系統,可以對生豬和豬肉產品的質量、來源及去向進行核查與記錄。獲取豬肉產品的基本生產信息(批號、數量、產地、檢疫證號、消毒證號等)。
當信息登記、驗證并確認符合進境防疫條件后,記錄下檢疫結果,如運輸過程中生病、死亡的豬的信息,并將新的信息包括運輸車輛信息、目的地、進出道口的時間等寫入射頻卡,使信息能夠傳遞到供應鏈的下一環節,這樣就能夠對運輸過程中的商品豬進行記錄和監控,保證了信息的連續性,實現了商品豬肉的跟蹤功能。

屠宰場端也設置閱讀器和有RFID接口的信息系統,并與道口檢疫站的系統實現信息共享,當運輸生豬的車輛到達屠宰場后,閱讀器讀取射頻卡中的信息,存儲到屠宰場的信息系統中,并上傳至中心數據庫,與來自道口的信息進行核對。RFID在道口檢疫和屠宰環節的使用,能夠實現產地和去向“點對點”的監管方式。使商品豬的追溯更為透明化。屠宰完畢的豬將被重新貼上RFID標簽,記錄流水線上采集的數據以及屠宰場編號、屠宰批號等用于標識的信息,以便消費者能對之后所買的肉類信息進行查詢。
在商品豬肉批發市場,使用RFID標簽作為豬肉批發信息的數據載體,運輸豬肉的車輛憑RFID卡刷卡入場,RFID卡中的信息將被讀入系統,批發商通過貼在商品豬肉上的RFID標簽以及手持機閱讀器讀寫商品豬的信息,進行交易結算。批發市場出售的豬肉在到達收貨點時,收貨點的閱讀器讀取商品豬肉上的RFID標簽,同時叫標簽內的數據記錄到后臺系統中,并發送信息給批發市場管理系統進行確認,這樣即可明確豬肉的正確目的地,并達到了對豬肉的去向進行追溯的目的。
在超市、商場等POS銷售點,設置終端查詢機,消費者只要通過電子標簽的識別碼進行查詢,就可以了解所購買的豬肉的質量信息,包括生產企業的名稱、品牌、認證信息,產品的生產地、加工地情況、檢疫檢測情況等,在保障消費者知情權的同時也會對商品豬生產和加工廠家騎到監督的作用。由于各個環節的信息都會被傳到中心數據庫互相關聯,這樣就形成了完整的商品豬信息產業鏈。通過商品豬的標識信息,就可以對其的流動情況進行追蹤,一旦發生豬肉安全問題,能夠馬上追查問題的源頭,明確責任方并采取措施。

三、應用前景
食品安全追溯不應該僅存在于肉類中,同樣對于蔬菜、乳制品、水產品等生活常用食品的監控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隨著人們對RFID技術的不斷完善,不斷發展,以其為技術基礎的食品安全追溯網必將為今后人們的飲食健康撐起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