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控” 智慧工地安全管控系統
“智慧工地”是一種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平臺為依托,通過工地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術的應用及施工精細化管控,構建工地智能監控和控制體系,能有效彌補傳統方法和技術在監管中的缺陷,實現對人、機、料、法、環的全方位實時監控,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控”,使工地建設的施工人員更安全、生產成本更低、監管效率更高、工地環境更合規,實現工地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的一種新型施工管控模式。

智慧工地目前遇到的難題
設備位移管理
施工現場的特定物資/大型設備/儀表等,經常會被借用,位置信息無法管理。
人員安全監測
城市高速路、鐵隧道、礦井等的建筑施工環境艱苦惡劣,工種危險系數高,工作人員人數多;一旦發生危險氣體泄漏等安全事故,需要及時定位到人員位置進行急救。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
重要資產、人員、車輛實時定位
通過智能化手段,監控重要資產、車輛、工作人員的實時位置、進行區域統計,并與視頻攝像頭聯動進行監控。
實時監測每位工人安全帽佩戴情況和定位,并可查詢歷史軌跡,進行行動回溯。
自動完成簽到與簽退,可以進行智慧巡檢。
電子圍欄與告警管理
風險區域、特殊區域,加強安全與生產。通過電子圍欄的設置,其一旦進入/離開設定的范圍,第一時間進行警報。遇到緊急情況,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智能安全帽模塊,發出SOS一鍵告警。危險地區滯留時長設定,超過系統產生告警。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工地安全管控體系
該框架體系分為三個層次:
1)施工現場利用傳感器、移動設備等物聯網終端實時感知各監管要素的所處狀態,再通過數據傳輸及數據處理形成管理人員可用的信息,以便施工現場協同管理;
2)企業通過監管信息平臺進行業務管理,并通過數據挖掘進行經營分析和輔助決策;
3)行業主管部門通過數據對建筑相關企業進行持續監督和跟蹤改進。
系統管理平臺基礎功能
1:基礎地圖管理和定位引擎
室內定位導航引擎:室內地圖展現、樓層切換,;地圖基礎管理平臺:提供地圖基礎信息編輯/修改功能;矢量數字地圖制作:室內地圖數據采集、制作、校驗;矢量地圖,清晰度無損縮放;室內區域繪制,隱藏路徑繪制,POI分類

2:后臺管理系統
每個定位標簽,與工卡綁定,標識每個施工人員;人員/資產管理,可支持分組,可以查看班組/部分/個人的信息狀況;歷史軌跡管理:支持歷史軌跡的查詢和播放。相關數據報表,可視化閱讀;
3:人員/車輛定位、歷史軌跡
每個定位標簽,與工卡綁定,標識每個施工人員;當人員進入/離開工程,自動完成考勤記錄,系統自動采集進入時間/離場時間,完成電子化考勤;可實時查看所有人員位置信息,分區統計信息;可實時查看車輛在場內的位置信息,以及歷史軌跡。
4:設備巡檢與電子圍欄 (限制區域監控)
自動完成對特定設備的巡檢簽到與簽出。可以為特定場所設置電子圍欄,如一些特定危險區域;當未授權的定位標簽進入電子圍欄區域,后臺可觸發報警,從而及時通知相應人員應急處理;報警,可在標簽上設置報警燈告知用戶。(可選)
物聯網智慧工地 系統框架

安全帽模塊與人員綁定,通過卡扣方式固定在安全帽的后沿;人或車輛置于藍牙高精度網關構建的網絡中,通過物聯網定期上報定位數據到本地服務器和運營商IOT平臺。運營商IOT平臺接收定位數據,并將數據轉發到云端的室內位置信息服務平臺,完成云端定位。管理人員通過PC/移動端查看實時定位情況,以及人員軌跡、電子圍欄告警等信息。智能手機向云平臺請求地圖、巡檢任務等信息;手機利用自身運算能力,完成本地位置定位,并完成指定巡檢路線、巡檢點任務。云端引擎可查看手機定位情況、巡檢結果、巡檢路線等。
人員定位 智能預警
應用藍牙物聯網、AI技術,大數據,實現人員定位功能。在各樓層主要出入口(施工電梯出口、建筑樓梯入口)部署藍牙網關,當施工人員通過樓層入口時,藍牙網關自動讀取安全帽上電子標簽信息或電子胸牌,并通過網絡傳輸至數據庫,通過軟件3D展示和反饋用工人員、工種在作業面的分布情況,為項目安全監督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同時,實現對作業生產區域人員未佩戴安全帽等危險行為的實時預警,并智能推送至相關管理人員,手機端即可遠程及時處理。
環境監測 助力綠色施工
通過物聯網設備實時采集環境及能耗數據,同時上傳至云平臺,實現施工噪聲、揚塵、工程污水、用水用電的自動化檢測,并反饋至降噪、噴淋降塵等自動控制設備,實現項目環境、能耗實時監測及全方位智能管控。
指定人員/資產/車輛 位置查詢和歷史軌跡回訪
可檢索指定人員/資產姓名,查看其當前的實時位置和活動軌跡;可輸入指定人員/資產時間段,查看該人員/資產的歷史活動軌跡和位置分布,一旦異情可根據數據追溯事件。支持1X/2X/4X/8X等多倍速查看位置;實時追蹤和歷史追蹤的同時,可聯動區域內的攝像頭,獲取視頻畫面,快速查看現場情況。
安全告警管理
位置追蹤:特殊人員,如訪客,進入廠區后可實時追蹤其位置和活動軌跡,查看其活動狀態是否正常。電子圍欄越界管理:對非訪問區域進行電子圍欄設置,可以對特定人群進行訪問權限限制。一旦越權訪問,系統立即告警,保障人員及區域安全。圍欄支持類型:進入告警、離開告警、滯留告警。
人車智慧通行 管理更規范

通過勞務實名制方案,實現“考勤、門禁、智慧人臉檢測”等精準掌握工人考勤情況、安全專項教育落實情況、信用評價等信息,強化項目勞務管理,有效降低勞務糾紛風險;通過車牌識別系統,對工程車輛進出進行科學、高效管理,降低其不規范行駛造成的安全隱患,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
智能巡檢打卡功能

•特定的點位、設備等,需要進行日常巡檢。
•具備巡檢授權的人員,手持巡檢手機,經過待檢點位/設備,可自動完成巡檢的簽到;離開后自動完成簽出;
•后臺自動記錄巡檢簽到/簽出的時間;
•相關數據報表,可視化閱讀;
廠區2/3D數字地圖
支持2/3D無損可縮放數字地圖,實現廠區可視化;
人員位置在地圖中打點,地圖可以用于安全管理、巡檢、傳感器數據可視化等“一圖多用”。
未來,為了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最終實現綠色生態建造,需要將更多藍牙物聯網、傳感技術、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技術植入到建筑、人員穿戴設施、場地進出關口等各類物體中,以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