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成功案例  >  煤礦  >  正文

上海秀派煤礦井下人員安全定位系統在山西呂梁成功應用

作者:夏緯
日期:2006-04-25 10:18:28
摘要:  上海秀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通信信息中心合作,結合長春東煤高技術開發公司的KJ-19傳輸平臺而研制的。系統的核心識別設備采用了秀派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SUPER-RFID技術,使 RFID的性能和原來的微波技術相比得到了本質的改進,徹底解決了遠距離、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動的標識物的識別和數據傳輸難題,而且成本較以往大大降低,同時也解決了中低頻電磁波技術感應距離短防沖突能力差的致命弱點。 www.superrfid.net QQ:443871314 xiawei-1@126.com 13331816612夏緯

山西呂梁柳林礦成功應用

KJ-19井下人員及設備定位系統能夠及時、準確的將井下各個區域人員及設備的動態情況反映到地面計算機系統,使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掌握井下人員、設備的分布狀況和每個礦工的運動軌跡,以便于進行更加合理的調度管理。當事故發生時,救援人員也可根據KJ-19井下人員及設備定位系統所提供的數據、圖形,迅速了解有關人員的位置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提高應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KJ-19井下人員及設備定位系統是集井下人員考勤、跟蹤定位、災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體的綜合性運用系統,集合了國內識別技術、傳輸技術、軟件技術等最頂尖的產品和技術,是目前國內技術最先進、運行最穩定、設計最專業化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這一科技成果的實現,將為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日常管理上臺階以及事故急救帶來了新的契機。

1         功能及特點

1.1      功能

ü        實時井下人員動態顯示功能:

l      任一時間井下某個地點究竟有多少人,這些人都是誰

l      查詢一個或多個人員現在的井下實際位置

l      記錄有關人員在任一地點的到/離時間和總工作時間等一系列信息,可以督促和落實重要巡查人員(如:瓦斯檢測人員)是否按時、到點的進行實地查看,或進行各項數據的檢測和處理,從根本上盡量杜絕因人為因素而造成的相關事故

l      可實現多點共享供多個領導同時在不同地點查看

ü        豐富的地圖功能:

具有放大、縮小、移動、標尺測距、視野控制、中心移動、土層控制、地圖打印等功能

ü        禁區報警功能:

對于指定的禁區,如果有人員進入,實時聲音報警,并顯示進入禁區的人員

ü        人員軌跡查詢:

可查找某個人在某個時間段內所經歷的路徑,并在圖中畫出線路軌跡

ü        豐富的人員下井考勤能力:

可對出入井人員進行統計,實現下井人員考勤記錄,建立人員出入井的各種信息報表(如:下井時間報表、出勤月報表、加班報表、缺勤報表等等

ü        災后急救信息:

      一旦發生各類事故,上位機上立即能顯示出事故地點的人員數量、人員信息,人員位置等信息,大大提高搶險效率和救護效果

ü        車輛及設備管理:

      車輛的出入統計、定位以及其他重要設備的具體位置

 

1.2      性能

    強大的系統處理能力:

ü        采用L-H調度算法優化系統數據處理能力

ü        高度自動化

ü        基于GIS技術的地理信息顯示、查詢系統

ü        完善的數據分析能力

ü        通訊距離遠,可達20公里

卓越的識別性能:

ü        高度的識別可靠性,100%的前端識別率

ü        識別距離遠(識別距離可達10-30米以上)

ü        極高的防沖突性(每個檢測點可最多同時識別200個人員)

ü        高度的識別穩定性(誤碼率小于10萬分之1)

ü        快速的識別速度(最快可達到200公里/小時的識別速度)

現場優勢:

ü        環境適應性:高抗干擾性,對井下干擾源、周界環境無特殊要求

ü        安裝方便性:傳感器一體化結構設計,無需外接天線或地感

ü        運行可靠性:內部電路高度集成化,器件故障率最小化

電氣特性:

ü        超低功耗,無線標簽在不更換電池的情況下可連續正常工作5年

ü        方便性、安全性,標簽無須外接礦燈電源,無須充電、無須更換電池

ü        無輻射,對人體和環境無任何影響,更安全更健康

2         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2.1   系統組成

KJ-19井下人員及設備定位系統設備主要包括:中心站主機、KJJ-1200型數據通訊箱、BFDZ-2型多功能分站、KWB-10型煤礦用無線標識傳感器以及JHWK型煤礦用無線標識卡。

 

2.2   工作原理

首先在井下需要進行人員跟蹤的區域和巷道中根據現場具體需要放置一定數量的KWB-10型無線標識傳感器,通常情況下一個地點只需要放置一個即可跟蹤此地點進出人員情況。將KWB-10無線標識傳感器與通過傳輸總線與地面計算機連接,同時將BFDZ-2多功能分站與KWB-10無線標識傳感器連接提供工作電源。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由井上電腦通過電纜連接井下無線標識傳感器的系統架設。

然后為需要進行人員跟蹤定位的下井人員佩帶一個JHWK無線標識卡,當下井人員進入井下以后,只要通過或接近放置在巷道內的任何一個KWB-10無線標識傳感器,KWB-10無線標識傳感器便會馬上感應到信號,并上傳到中心站主機,這樣中心站主機的軟件就可判斷出具體信息(如:是誰,在哪個位置,具體時間),同時可把它顯示在控制中心的大屏幕或電腦顯示屏上,并做好備份。

管理者可以根據大屏幕上或電腦上的分布示意圖查看某一區域,計算機即會把這一區域的人員情況統計并顯示出來。中心站主機會根據一段時間的人員出入信息整理出這一時期的每個下井人員的各種出勤報表。

3         各設備主要技術指標

3.1      系統技術指標

ü        單線系統容量為42個無線標識傳感器,雙線系統容量為84個無線標識傳感器

ü        最大傳輸距離為20公里

ü        對跟蹤的無線標識卡數量沒有限制

3.2      KJJ-1200型數據通訊箱

KJJ-1200型數據通訊箱為礦用本安型數據通訊箱,工作時放在地面計算機旁,其主要功能為進行通訊信號的放大,起到增強通訊距離的作用,同時實現地面主機與井下KWB-10無線標識傳感器間的數據通訊并發送控制命令,一般一套系統配置一臺即可。

其防爆標志為ExdibI(150℃)。工作電壓為220V,最大耗電電流100mA。本安端工作電流18mA,短路電流30mA,最大電壓≦15V P-P。傳輸信號為基帶SDLC方式。與井下KWB-10無線標識傳感器聯絡的通訊電纜參數:①電纜型號:MHYVRP1×2×7/0.52 ②電纜分布電容:0.06nF/Km ③ 電纜分布電感:0.8mH/Km④電纜直流電阻:13.5Ω/Km。最大傳輸距離為20Km。工作條件要求為:環境溫度0℃-40℃,相對濕度75%,環境壓力80-106KPa。

3.3      BFDZ-2型多功能分站

BFDZ-2型多功能分站主要是用作為KWB-10無線標識傳感器提供電源,完全適用于含煤塵和瓦斯等爆炸型氣體環境中,防爆形式為礦用隔爆兼本質安全型,防爆標志為ExdibI(150℃)。

使用條件:環境溫度0℃-40℃,相對濕度≦96%,環境壓力80-106Kpa;輸入電壓:~660V/380V,50HZ;輸出電路:三路本安18V,每路可接兩臺標識傳感器;與KWB-10無線標識傳感器的連接電纜型號/規格:MHYVR1×2×7/0.52。

3.4      KWB-10型無線標識傳感器

KWB-10型煤礦用無線標識傳感器是一種射頻識別設備,專用于識別人員佩帶的無線標識卡,安裝于巷道中需要檢測人員的地點。

             

              KWB-10型煤礦用無線標識傳感器的最大特點就是可在較大的范圍內同時快速、可靠的識別許多無線標識卡,并具有微功率、識別率高、高抗干擾性、穩定可靠等優點。而且結構設計合理、體積小巧,非常便于安裝和維護。

    主要技術指標

ü        識別距離:10-30m可調

ü        識別速度:200公里/小時以內

ü        防沖突性:可同時識別200張以內無線標簽卡

ü        工作頻率:2.4GHz - 2.5GHz ISM微波段,125個頻道,頻道帶寬8MHz

ü        射頻功率:-20dBm – 0dBm可調,最大峰值功率1毫瓦

ü        接收靈敏度 :-90dBm

ü        工作環境溫度:-40℃ - 60℃

ü        供電:18V DC

ü        最大工作電流:< 100mA

 

3.5      JHWK型煤礦用無線標識卡

JHWK型煤礦用無線標識卡是專用來被無線標識傳感器識別的電子標簽,由礦工下井時隨身佩帶。

它是一種有源射頻標識卡,采用本安電路設計。JHWK型煤礦用無線標識卡也采用秀派公司的SUPER-RFID技術。該產品最大特點是:多個標簽可在較大的范圍內同時被識別,并具有無線微功率、穩定可靠等優點,同時體積小便于攜帶或安置。

主要指標

ü        標準尺寸:60×35×6mm

ü        識別距離:30-50m可調

ü        工作頻率:2.4GHz - 2.5GHz ISM微波段,125個頻道,頻道帶寬8MHz

ü        射頻功率:小于-3dBm

ü        接收靈敏度 :-90dBm

ü        工作環境溫度:-40℃ - 60℃

ü        工作電流:小于5uA

ü        ID號全球唯一

ü        電池一次性使用壽命5年以上

 

附件一、系統設計理念

1.系統設計原則
   1-1 實現井下坑道作業面工作人員進出的有效識別,使系統管理充分體現"  人性化、信息化和高度自動化"

1-2 為高級管理人員提供考勤作業、人員進出限制等多方面的信息查詢。
   1-3 一旦發生安全事故,通過該系統立刻可以知道坑道作業面工作人員的    數量,保證搶險救災和安全救護工作的高效運作。
   1-4 安全事故發生后,通過本系統的移動識別裝置,可在事故現場10米范圍內探測到是否有人存在,便于救護工作的及時展開。
   1-5 系統設計的安全性、可擴容性、易維護性和易操作性。

2. 系統設計依據
   (1)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2) MT209-1990《煤礦通信、檢測、控制用電工電子產品通用技術要求》      

3. 系統設計特點
   (1) 高度自動化。系統能自動檢測井下坑道工人經過該監測點的時間、地點信息,并自動實現考勤作業的統計與管理。
   (2) 先進的通信系統。安裝在井下各通道的識別系統,實時向網絡服務器傳送相關人員通過的數據,整個過程無需人為干預。
   (3) 完備的數據統計與信息查詢軟件。系統軟件具備專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包括工人通過坑道的信息采集和統計分析系統,考勤作業的統計與管理分析系統,顯示并打印各種統計報表資料,為高層管理人員的查詢與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務。

4) 系統的安全、穩定、可靠性設計。系統產品采用坑道壁掛式設計,無需在坑道進行現場施工,并保證系統在惡劣環境下24小時連續正常運轉;
   (5) 完善的異常情況(包括無效感應器、失效感應器進入)報警呼叫系統配置。
4. 系統設計方案
    本系統遵循"統一發感應器、統一裝備、統一管理"的原則,按準許上崗人員和班組實行"一人一感應器"制,該感應器可視為"上崗憑證"或"坑道準入證"。具體方案如下:
   (1) 煤礦生產單位在所有坑道中均安裝一定數量的信號收發器,具體位置根據現場情況而定,以滿足輻射區域為準。
   (2) 煤礦生產單位向有關人員頒發并裝備感應器,感應器安裝在安全帽的合適位置。
   (3) 發感應器時將感應器所對應員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性別、所屬班組、所屬工種、職務、本人照片等登錄在系統數據庫中。
   (4) 安全生產部門對該感應器進行授權后即生效。授權范圍包括:該員工可以有資格進入作業面的坑道,感應器的時效、失效、掛失等,以防止無關人員和非法人員進入坑道;
   (5) 進入坑道的人員必須佩戴裝有感應器的安全帽。當此人經過坑道的識別監測點時,立即被系統識別,并通過系統網絡的信息交換,將此人通過的路段、時間等信息傳輸至井上安全監控中心記錄,并可同時在地理信息大屏幕墻上出現提示信息,顯示通過人員的姓名。如果感應的感應器號無效或進入限制通道,系統將自動報警,安全監控中心值班人員接到報警信號,立即執行相關安全工作管理程序。

  

 

 

RFID世界網公眾號

為業界提供實時、全面、高質量的RFID行業新聞、方案、案例與技術資訊與深度報道,打造全球權威的RFID產業中文信息門戶!

掃碼立即關注公眾號,每日推送RFID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