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I人員跟蹤管理案例—RFID在特奧會中的成功應用
項目背景
2007年10月,世界特殊奧運會在上海舉行。本次特奧會是第一次在亞洲國家舉辦的特奧會,參賽人數多,影響范圍廣,意義重大。本屆特奧會設有21個比賽項目和4個表演項目,有來自164個國家和地區的特奧代表團近2萬名運動員、教練員參加,全部比賽于
由于特奧會參賽的對象比較特殊,均是智商在70以下的弱智人群體,這些群體客觀上存在著理解、認知和溝通上的缺陷,因而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照顧,組委會對特奧運動員的安全所擔負的責任也就比普通運動員高得多。因此,組委會希望在對運動員和參會人員的服務和管理方面能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體現更好的人性關懷和個性化服務,為此決定在本屆特奧會上實施無線射頻項目。
按照特奧會執委會的需求,科識通作為本次特奧會RFID項目的唯一指定應用服務提供商運用電子標簽技術為本次特奧會提供支持和服務,包括運動員信息查詢、運動員醫療保障服務、健康運動員計劃保障與服務、會議保障和服務、運動員跟蹤管理等項目。
通過2007年特奧電子標簽系統的實施運行,電子標簽在結合賽事管理、安全保障、后臺支持等各方面,實際使用效果良好,得到有關領導、國際特奧官員、運動員等多方肯定,積累了寶貴的技術和經驗。
項目實施
每個應用效果如下:
1.自助查詢
在30個場館、100個賓館都有自助查詢系統,很多運動員都在志愿者的幫助下,通過刷卡,獲得了比賽項目、比賽場地、聯系人、成績等相關信息,為運動員帶來了很多方便。

信息查詢服務臺
2.醫療保障系統
在30個場館、100個賓館、40家醫院都有醫療保障系統(MES),醫生可以用運動員的證件讀取個人信息,打印表格,并將就診數據傳入MES系統。
3.家庭論壇
電子標簽系統成功為參會人員簽到,并顯示了歡迎信息。

簽到歡迎
電子標簽系統成功為參會人員簽到,并顯示了歡迎信息。
5.運動員健康計劃
在運動員健康計劃活動中,特奧運動員將得到一系列健康普查。普查過程將充滿熱情和趣味。眾多專業的醫療人員及學生將為此接受專業嚴謹的特奧培訓,以使更多的醫療專業人員了解有智力及發展障礙人士的健康需求及能力,從而向特奧運動員提供全面、有利健康普查。
在10月3-10日期間,運動員健康計劃每天由將近7百多運動員會參與,數據統計結果實際有5181名運動員參與了此項活動,檢查的項目次數總計為20653次。
在上海體育館、盧灣籃球館、華師大排球館、國際體操中心、黃埔輪滑館、浦東游泳館這六個參賽人數最多的場館安裝了運動員出入管理系統。在運動員進入場館,系統會記錄,并顯示歡迎信息;在運動員離開場館時,系統同樣記錄,并發聲提醒門衛確保運動員沒有單獨離開。
前景和展望
電子標簽技術因其數據存儲量大,讀寫距離遠,在與票證等結合后,能夠有效地為觀眾和展商提供各種個性化服務,也可以幫助參展企業和“特奧會”組織者更好地統計分析信息,進行決策支持。目前,國際上在各類賽事和展會的門票管理上已有小范圍應用案例,“特奧會”采用電子標簽技術應用于大型展會的綜合服務與管理,具有多方面的戰略性積極影響。“特奧會”電子標簽信息服務系統的建立將為中國會展業應用電子標簽技術提供參考依據。在會展業中廣泛采用電子標簽技術將提高中國會展行業服務管理能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在產業發展方面,“特奧會”電子標簽應用將成為行業示范性項目,其成功建設將有利于帶動整個產業鏈的高速發展,對芯片、讀卡機具等技術的研究和商業化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帶動作用,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將是巨大而且影響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