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陸路口岸全申報電子導引系統
應用于深圳皇崗、深圳灣、文錦渡、沙頭角四個陸路口岸的全申報電子導引系統由RF電子卡(或RF PDA)及其嵌入式軟件、無線射頻基站、基站監控系統三部分組成。它利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通過安裝在出入境車輛上的RF電子卡(或RF PDA)與分布在口岸監管區域的無線射頻基站群的無線信息交互,實現對出入境人、車輛、貨物實施電子化管理,從而取代了長期以來依靠司機填寫紙質《出入境車輛檢驗檢疫監管簿》申報的管理方式,實現出入境車輛及貨物的快進快出、大進大出。
有出入境業務的企業、運輸公司或代銷人首先要通過系統進行備案,獲取備案號和密碼。在通關之前,企業和運輸公司通過備案號和密碼登陸申報平臺對該批通關的貨物進行全申報,每一次申報對應一個唯一的申報號。系統將載貨車號與報檢號捆綁,建立車輛與貨物的對應關系,從而通過對車輛的監控實現對貨物的監管。
當車輛出入境時,RF電子卡迅速感應檢驗檢疫基站信號,并把RF電子卡的相關信息傳遞給基站,基站監控系統即刻獲取車輛所屬運輸公司、車牌號碼、司機姓名、健康證的有效期、扣費情況及檢驗檢疫業務辦理情況等信息,檢驗檢疫部門根據這些信息進行風險分析,通過RF電子卡指示車輛分類分道行駛或傳達查令指示。
原來貨物到達口岸后需經過報檢、錄入、打印報檢單、檢務部門審單、計收費、施檢部門審單、查驗、檢務部門在監管本上蓋章、打印通關單等9個作業環節,現在大部分的環節都可通過系統提前完成,貨到口岸后只需現場查驗、發送解控指令2個環節,全過程僅需20分鐘,貨物通關時間縮短了2/3,通關效率提高了2倍。同時,由于實現了車輛的自動申報,無需填寫檢驗檢疫監管本,也不用每次排隊換本、填本,僅此項皇崗口岸每年可為企業減負400多萬元,節省企業時間6萬多個工作日。此外,該系統在陸路口岸實現了關檢業務數據交換、信息共享,提高了口岸整體監管水平。

該應用案例的亮點:
無形電子閘口,實時監控
無線基站安裝在口岸現場的建筑物上,無需專門設置道閘,通過車載卡與基站形成針對于出入境車輛所特有的無形電子閘口,自動記錄車輛出入境信息,實現對出入境車輛的實時監控。
提前報檢、提前報關的創新型報關模式
該系統采用提前報檢、提前報關、實貨放行的創新型報關模式。貨物到達口岸前,企業預錄貨物的電子數據信息,海關、檢驗檢疫部門先期對預錄的資料進行對照審核,貨物到港后只需確認即可快速放行,海關實際作業時間比以前縮短了86%。
一秒鐘快速信息處理
從采集車載卡信息到將導引信息反饋給司機的時間不到1秒,準確快速對車輛進行出入境邏輯判斷。在采集到有效的RF電子卡信息后,判斷車輛出入境信息,與后臺信息交互取得導引結果并反饋導引系統到RF電子卡的時間在1秒以內。
遠程監控,大規模電子卡精準識別
口岸陸路全申報電子導引系統在無線基站系統覆蓋的20——300米范圍內,能夠同時正確識別300輛車上的RF電子卡。
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
陸路口岸全申報電子導引系統可在任意環境下有效工作,包括高溫、冰雪、雷電、臺風等各種惡劣天氣,惡劣車道環境,戶外電池環境等,同時,該系統還能夠提供有強大容錯能力的監控算法,在部分無線基站系統出現問題時,系統仍然能有效工作。
全面、有針對性的監管模式
陸路口岸全申報電子導引系統可同時實現車輛與貨物捆綁式監管、重要物資與敏感貨物針對性監管、車輛運行自動導引、車輛與貨物實時監督、車輛與貨物定位管理、車輛自動繳費管理等多種監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