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成功案例  >  動物  >  正文

成都生豬追溯體系采用RFID電子標簽技術的成功案例

作者:RFID世界網收錄
來源:成都日報
日期:2013-01-03 10:05:37
摘要:從市場上買的肉菜,來源可不可靠、銷售過程中經過了怎樣的環節?只要通過銷售小票上的追溯碼一查,從生產、批發到零售等環節的詳細信息,立即一目了然。這樣的肉菜追溯體系,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從市場上買的肉菜,來源可不可靠、銷售過程中經過了怎樣的環節?只要通過銷售小票上的追溯碼一查,從生產、批發到零售等環節的詳細信息,立即一目了然。這樣的肉菜追溯體系,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據了解,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已在我市4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92家蔬菜制品生產加工企業,中心城區50家標準化菜市場,86家大型連鎖超市和555家餐飲單位全面覆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肉菜“身世”一查便知

  6月18日一大早,蒜農孫隆中像往常一樣,載著一車大蒜來到成都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開始當天的生意。

  “來5公斤大蒜。”買主上門,孫隆中利落地將大蒜搬到門前的一體秤上,輸入單價。買主和孫隆中各拿出一張IC卡在一體機上一刷,就完成了交易。隨即,電子秤“吐出”一張小票,小票上除了有大蒜品種、價格、買賣雙方信息外,還有一串20位的數字。這20位的數字,就是這5公斤大蒜的追溯碼。

  “這串數字會一直跟著這5公斤大蒜,到菜市場、超市或者是商場。買到這5公斤大蒜的消費者,就能憑著這串數字,查到買到的菜品是哪里種植的?哪里批發的?經過怎樣的途徑到他們手中。”孫隆中指著小票上的追溯碼告訴筆者。

  如今,在成都4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92家蔬菜制品生產加工企業,中心城區50家標準化菜市場,86家大型連鎖超市和555家餐飲單位,市民購買肉菜都能拿到一張印有追溯碼的小票。有了這串追溯碼,購買到的菜品“身世”一查便知。

  “如果肉類蔬菜的質量出了問題,消費者就可以憑借追溯碼查到這批問題肉菜的來源;管理部門也可以對肉菜來源地的加工生產、市場運行進行實時監控。”市商務局副局長曾洪揚表示,“有了這套追溯體系,一旦產品出了問題,相關涉事單位很容易被鎖定。”

  據介紹,肉菜流通追溯體系是以發展現代流通方式為基礎,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證索票、購銷臺賬的電子化,形成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

  生豬追溯體系采用RFID技術,通過建立覆蓋生豬進廠、屠宰、檢疫、檢驗及肉品出廠等關鍵環節的全程信息管理,以生豬產地檢疫證明為生豬來源依據,以肉品交易憑證和綁定在豬腿上的RFID電子標簽為流向依據,實現來源信息與流向信息的對接;在豬肉入場時市場監管方通過手持設備掃描豬腿上的RFID電子標簽,核對其進貨來源信息;在銷售環節通過溯源電子秤向消費者打印帶有追溯碼的溯源小票。

  蔬菜追溯體系采用IC卡技術,通過在批發環節建立覆蓋蔬菜進場登記、農殘檢測及交易等關鍵環節的全程信息管理,以蔬菜產地證明或檢測合格證明為蔬菜來源依據,以蔬菜交易憑證、肉類蔬菜流通服務卡為蔬菜流向依據,確保來源信息與流向信息相關聯,在蔬菜入場時市場監管方通過手持設備查驗攤主流通服務卡,核對其進貨來源信息,在銷售環節通過溯源電子秤向消費者打印帶有追溯碼的溯源小票。

  通過這樣的流程,肉菜就有了“身份證”。在成都市食品質量安全溯源監管公共服務平臺上,消費者只要在對應欄目中輸入追溯碼,肉菜的“身世”就得以清晰地呈現產自什么地方,質檢結果如何,什么時候被送到市場,零售時間,經營者姓名……

肉菜追溯 百姓餐桌的“安全衛士”

  食品安全無小事。尤其肉類蔬菜等主要副食品流向跟蹤難、責任追究難,問題的“根”就在于不可追溯。肉菜追溯體系,簡單說就是“菜籃子”一旦出現問題,是出在生產、批發、運輸,還是零售環節,就能馬上“追”出源頭,這無疑是為百姓的餐桌增加了一位“安全衛士”。

  據了解,在“瘦肉精”事件中,追溯體系就大顯了身手。事件發生后,職能部門通過追溯體系對涉世“瘦肉精”來源地的生豬進行有效防范。據了解,建設肉菜追溯體系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從流通領域入手,驗明肉菜“正身”,建立市場倒逼機制,強化經營企業的責任意識和能力,促使其按照食品安全標準進行生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解決肉類蔬菜流通來源追溯難、去向查證難等問題,提高肉類蔬菜流通的組織化、信息化水平,增強質量安全保障能力,2010年9月,商務部決定以肉類、蔬菜“一葷一素”為重點,在全國有條件的城市建設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

  2010年10月,商務部在上海召開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會議,確定成都市作為首批10個試點城市之一。試點城市在全部大型批發市場、大中型連鎖超市和機械化定點屠宰廠,以及不少于50%的標準化菜市場和部分團體采購單位進行追溯體系建設。

我市肉菜追溯體系率先實現試點目標滿覆蓋

  按照試點工作要求,我市立即啟動了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首先在全市所有生豬定點屠宰廠(場)、4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中心城區50個標準化菜市場、86個商場(超市)以及大型餐飲企業和食堂開展試點。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試點工作,將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納入民生工程目標管理和考核,分別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推進組,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在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基礎上,深入試點企業現場檢查設施改造、設備配置、系統運行等進展情況,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每天進行督查通報。

  同時,為滿足追溯管理的需要,研制開發了一系列追溯專用設備,包括屠宰環節用讀卡器和交易一體機、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用交易一體電子秤、菜市場用溯源電子秤、超市用手持交易終端機和溯源票打印機、流通服務卡、RFID電子標簽,監管人員專用的巡查手持機、監管服務卡等。生豬屠宰企業、豬肉和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加工企業和餐飲企業通過交易一體機、溯源電子秤等設備,以電子標簽和流通服務卡為載體,經移動信或互聯網傳送至云計算中

  經過努力,我市的試點工作嚴格按照商務部的技術規范和內容,基本達到進度要求,生豬產品追溯體系的覆蓋面已經超過試點目標范圍。根據我市追溯管理平臺的統計,全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覆蓋點位已經達到10791個,其中生豬追溯體系覆蓋點位已達到9997個,分別覆蓋全市67家定點屠宰企業、2家豬肉批發交易市場、155家超市、268家豬肉品牌專賣店、8家外地生豬屠宰企業、70家豬肉制品生產加工企業、312家農貿市場、734家市場門外店、8381家餐飲單位,實現了生豬產品從屠宰場到餐桌全程覆蓋、市域內外豬肉來源全面覆蓋的信息化監管;蔬菜流通追溯體系覆蓋點位已達到794個,分別覆蓋全市4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7家批零兼營的農產品二級批發市場,92家蔬菜制品生產加工企業、中心城區50%(50家)的標準化菜市場、86家大型連鎖超市和555家餐飲單位。

  3—5年內

  我市力爭追溯體系基本覆蓋“百姓餐桌”

  據了解,今年我市將繼續將試點工作列入民生目標管理,在現有試點單位全面實施追溯管理的基礎上,年內在中心城區新增113家菜市場、361家大型餐飲企業和學校食堂實施追溯管理,中心城區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將實現全覆蓋。同時,進一步強化肉菜流通生產經營者執行追溯管理的責任意識,引導消費

  “從今年起,我們還將從消費者關注度高、檢測方法便捷、檢測技術相對成熟、檢測成本低的蔬菜入手,建立完善縣、鄉鎮、村三級農藥殘留快速檢測體系,實施蔬菜質量安全基地準出制度,建立市、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構建蔬菜種植環節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曾洪揚表示,我市將進一步建立完善食品標準體系,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將肉菜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向其他畜類、禽類、食用油等食品延伸,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基本覆蓋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品種,推動全市食品安全總體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