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篇】RFID在食品生產管理中的應用
馬來西亞燕窩溯源管理
多年以來,燕窩一直被認為是高檔滋補品,尤其是馬來西亞的燕窩,更是著名。但是自2011年7月我國發生血燕亞硝酸鹽超標事件后,市面上燕窩的身份和來源也遭到了質疑,嚴重影響了正規燕窩生產廠商的利益。目前燕窩市場由于市面上假冒偽劣燕窩產品橫行,燕窩產品出現信任危機,并且沒有建立有效地防偽機制,消費者無法對正規廠商生產的燕窩進行有效區分。而且傳統的燕窩生產及加工流程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管理不便,生產效率較低。
為防止非法廠商假冒偽劣、以次充好,馬來西亞燕窩廠商應用RFID技術,建立并完善了燕窩產品追溯系統,消費者通過唯一的“燕窩碼”查詢,可獲得燕窩原料、生產、進出口等信息;規范了燕窩產品的生產、加工及銷售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得到保障; 溯源機制的建立,使得企業重新贏得了市場的信任,提升了企業形象,擴大了企業的影響力;燕窩的生產、加工等流程關鍵信息被記錄進信息管理系統,方便了對企業的管理,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益。

在燕窩進口的環節, 在每盒燕窩的外包裝盒上加貼帶有二維條碼的可撕毀的超高頻RFID標簽,在零售門店,消費者可以通過查詢進產品信息查詢;消費購買商品回到家中,可以同手機識讀設備拍攝二維碼,進行產品真偽驗證。
RFID技術可幫助監測動物的健康和肉類存儲
德國食品工業公司TnniesLivestock業務部門開發了一個超高頻(UHF)系統,用于使用無源RFID標簽和讀卡器跟蹤豬及使用自己的軟件來管理收集到的數據。

fTrace系統可跟蹤豬的全生命周期
最近進行的RFID試點中,關注重點則是豬的生長過程,從而幫助基礎供應鏈。這些數據將于種豬企業,仔豬企業,屠宰場和營銷機構進行共享。對于生產者,這些數據可以幫助他們了解豬的整個生命周期,從而了解如何改善生產或肥育過程。Tnnies Livestock機構則可使用這些信息確保動物的健康。
該RFID試點使用了UHF RFID耳標以及農業技術公司MS Schippers提供的手持式RFID讀卡器。IQ-Agrar Service GmbH提供了用于管理RFID讀取數據的云軟件。
首先,當大約1000頭仔豬出生幾天后,工作人員把鈕扣式UHF標簽附著在每只仔豬的耳朵上。每個標簽的唯一ID號碼綁定了特定仔豬的信息。這些信息存儲在IQ-Agrar軟件內。此外,工作人員還使用一個手持式讀取器從2米外讀取標簽,之后IQ-Agrar軟件會將其和豬ID卡進行綁定。稱重、喂養或用藥時,工人會使用讀卡器讀取耳標,然后通過WiFi連接傳輸到服務器上。運往屠宰場時,豬將放置在卡車上。Tnnies在卡車上安裝了一個固定的RFID讀取器和天線,以讀取車上的豬。被屠宰時,標簽再次被讀取,從而創建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
Tnnies Livestock管理經理HeinerStrmer稱,屠宰后,這些信息就可以被生產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訪問。這樣,他們便可以分析和調整自己的生產過程,例如所用的飼料或藥物的量。Strmer報告說,試點結果顯示,RFID技術比傳統的手動方式更有效率。他說:“首先,每頭豬都有唯一的標識,標識內包含了所有生命周期數據。數據將幫助相關方進行改善。”Elmerhaus稱,試點過程遇到了很多挑戰。豬成長的環境會對標簽造成破壞。這也是選用UHF RFID標簽的原因。這種標簽比HF RFID標簽及條形碼耐用性更高。Strmer說,如果系統使用效果良好,公司將進行永久性部署,并和農民進行技術分享。同時,Tnnies還計劃在豬食物鏈中引入新的合作伙伴,例如野豬農場,母豬所有者及養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