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用平面UWB天線的設計技巧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我愛研發網
日期:2009-03-11 14:29:18
摘要:通訊用平面UWB天線的設計技巧
由于UWB(Ultra Wide Band)系統使用500MHz以上的寬頻高速傳輸資料,因此UWB天線必需具備很好的頻率特性,最近幾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與Mono Pulse通訊逐漸普及化,UWB的應用更受到各界關注。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將UWB的頻寬定義為3.1~10.6GHz,若考慮目前WLAN與無線TV使用的頻率以2.4GHz居多而言,設計UWB天線時必需要含蓋2.4GHz與FCC規定的頻域,此外未來為了能夠順利與頻寬為31.92~2.17GHz第3/3.5世代可攜式終端設備進行資訊交流,并支援使用2~11GHz的IEEE802.16a終端設備,UWB天線適用頻率范圍以1.9~11GHz比較合理,除此之外UWB天線還必需可能夠以50Ω同軸纜線供電,而且天線的指向性呈均勻放射。有鑑于此接著本文根據上述條件深入探討可以含蓋1.9~11GHz頻率范圍,次世代平面超薄形UWB天線的設計技巧。
UWB天線的特性
照片1是由大型橢圓狀原件(Element)、小型橢圓狀原件、倒U字型原件等放射金屬板構成的UWB天線實際外觀,大型橢圓狀原件設有與小型橢圓狀原件幾乎相同尺寸的橢圓孔,兩原件都是利用軸纜線供電,兩橢圓狀原件連接于用軸纜線的中心導體,倒U字形原件則連接于用軸纜線外部的導體,天線的尺寸為58mm(高)x28mm(寬)。
圖2是UWB天線的結構設計范例,如圖所示假設最低使用頻率的波長為Wz時,大型橢圓狀原件與倒U字形原件的高度大約是1/4Wz,本設計分別使用0.23與0.22波長。
小型橢圓狀原件的高度則為0.16Wz,圖2中對阻抗整合特性最具影響的參數分別是兩橢圓狀原件的間隔「d」,與橢圓狀原件-倒U字型原件之間的間隙「g」,本天線的實際尺寸利用實驗性檢討找出概略值,接著再透過模擬分析作最佳化設計。
如上所述最佳化設計是根據Moment法利用模擬分析進行,模擬分析使用NEC(Numerical Electromagnetic Code),圖3是實際模擬分析模式范例,Segment數量最大為3422個。
利用模擬分析獲得的參數制成的UWB天線,進行實驗性微調最才后將d設為5mm。圖7是UWB天線的Return Loss特性測試結果,如上所述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將UWB的頻寬定義為3.1~10.6GHz,根據測試結果顯示本天線在2.4~12GHz頻率范圍內具有良好的放射Pattern,此時Return Loss低于9.5dB,VSWR則低于2.0dB。
根據圖9的Elevation面的放射Pattern顯示,本UWB天線可以獲得接近8字形的指向性,而且圖8與圖9測試結果與圖6的計算結果非常一致;表1是本UWB天線特性一覽。
上述照片1的UWB天線是由金屬板構成,基于未來量產與特性安定化等考慮,天線印刷電路基板化除了比較有利之外還可以將5mm的厚度薄形化,如此一來也比較容易這封裝到無線PAN等對厚度要求非常嚴苛的通訊產品,若考慮頻寬2GHz第3/3.5世代終端的資料傳輸應用,UWB天線必需可以支援1.92GHz的頻域,若是IEEE802.16a的應用則需支援上限11GHz的頻率,換句話說即使天線電路基板化也必需能夠含蓋1.92GHz至11GHz的頻域。
天線電路基板化時選擇印刷電路板方式,由于本UWB天線上限頻率為11GHz,因此採用即使上限頻率損失仍然很低的鐵氟龍(Teflon)材質基板,實際上基板厚暫定為0.8mm,比誘電率εr=2.6,接著利用Moment法以IE3D模擬軟體進行尺寸最佳化設計,圖10是針對小型橢圓狀原件高度hs進行模擬分析獲得的VSWR特性,如圖10所示小型橢圓狀原件的高度28mm,頻率2GHz時VSWR最小,接著依此決定各部位最佳化尺寸。
以上介紹次世代平面超薄形UWB天線的設計技巧,基本上UWB天線是由大型橢圓狀原件(Element)、小型橢圓狀原件、倒U字型原件等放射金屬板構成,它可以含蓋1.92~11GHz頻率范圍,至于印刷電路基板化則是利用模擬分析進行尺寸最佳化設計,接著經過實際試作進行實驗性微,條使VSWR值可以變成最小依此決定最終尺寸,根據電氣特性測試結果顯然本天線非常適合第3/3.5世代終端、
ISM Band 2.4GHz WLAN,以及FCC規定的UWB Band、IEEE802.16a含蓋的1.92~11GHz頻域使用。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將UWB的頻寬定義為3.1~10.6GHz,若考慮目前WLAN與無線TV使用的頻率以2.4GHz居多而言,設計UWB天線時必需要含蓋2.4GHz與FCC規定的頻域,此外未來為了能夠順利與頻寬為31.92~2.17GHz第3/3.5世代可攜式終端設備進行資訊交流,并支援使用2~11GHz的IEEE802.16a終端設備,UWB天線適用頻率范圍以1.9~11GHz比較合理,除此之外UWB天線還必需可能夠以50Ω同軸纜線供電,而且天線的指向性呈均勻放射。有鑑于此接著本文根據上述條件深入探討可以含蓋1.9~11GHz頻率范圍,次世代平面超薄形UWB天線的設計技巧。
UWB天線的特性
照片1是由大型橢圓狀原件(Element)、小型橢圓狀原件、倒U字型原件等放射金屬板構成的UWB天線實際外觀,大型橢圓狀原件設有與小型橢圓狀原件幾乎相同尺寸的橢圓孔,兩原件都是利用軸纜線供電,兩橢圓狀原件連接于用軸纜線的中心導體,倒U字形原件則連接于用軸纜線外部的導體,天線的尺寸為58mm(高)x28mm(寬)。


圖2是UWB天線的結構設計范例,如圖所示假設最低使用頻率的波長為Wz時,大型橢圓狀原件與倒U字形原件的高度大約是1/4Wz,本設計分別使用0.23與0.22波長。
小型橢圓狀原件的高度則為0.16Wz,圖2中對阻抗整合特性最具影響的參數分別是兩橢圓狀原件的間隔「d」,與橢圓狀原件-倒U字型原件之間的間隙「g」,本天線的實際尺寸利用實驗性檢討找出概略值,接著再透過模擬分析作最佳化設計。

如上所述最佳化設計是根據Moment法利用模擬分析進行,模擬分析使用NEC(Numerical Electromagnetic Code),圖3是實際模擬分析模式范例,Segment數量最大為3422個。




利用模擬分析獲得的參數制成的UWB天線,進行實驗性微調最才后將d設為5mm。圖7是UWB天線的Return Loss特性測試結果,如上所述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 FCC)將UWB的頻寬定義為3.1~10.6GHz,根據測試結果顯示本天線在2.4~12GHz頻率范圍內具有良好的放射Pattern,此時Return Loss低于9.5dB,VSWR則低于2.0dB。

根據圖9的Elevation面的放射Pattern顯示,本UWB天線可以獲得接近8字形的指向性,而且圖8與圖9測試結果與圖6的計算結果非常一致;表1是本UWB天線特性一覽。



表1 本UWB天線特性一覽
上述照片1的UWB天線是由金屬板構成,基于未來量產與特性安定化等考慮,天線印刷電路基板化除了比較有利之外還可以將5mm的厚度薄形化,如此一來也比較容易這封裝到無線PAN等對厚度要求非常嚴苛的通訊產品,若考慮頻寬2GHz第3/3.5世代終端的資料傳輸應用,UWB天線必需可以支援1.92GHz的頻域,若是IEEE802.16a的應用則需支援上限11GHz的頻率,換句話說即使天線電路基板化也必需能夠含蓋1.92GHz至11GHz的頻域。
天線電路基板化時選擇印刷電路板方式,由于本UWB天線上限頻率為11GHz,因此採用即使上限頻率損失仍然很低的鐵氟龍(Teflon)材質基板,實際上基板厚暫定為0.8mm,比誘電率εr=2.6,接著利用Moment法以IE3D模擬軟體進行尺寸最佳化設計,圖10是針對小型橢圓狀原件高度hs進行模擬分析獲得的VSWR特性,如圖10所示小型橢圓狀原件的高度28mm,頻率2GHz時VSWR最小,接著依此決定各部位最佳化尺寸。






表2 印刷電路基板化后UWB天線特性一覽
以上介紹次世代平面超薄形UWB天線的設計技巧,基本上UWB天線是由大型橢圓狀原件(Element)、小型橢圓狀原件、倒U字型原件等放射金屬板構成,它可以含蓋1.92~11GHz頻率范圍,至于印刷電路基板化則是利用模擬分析進行尺寸最佳化設計,接著經過實際試作進行實驗性微,條使VSWR值可以變成最小依此決定最終尺寸,根據電氣特性測試結果顯然本天線非常適合第3/3.5世代終端、
ISM Band 2.4GHz WLAN,以及FCC規定的UWB Band、IEEE802.16a含蓋的1.92~11GHz頻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