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支付  >  正文

物聯網戰略的國際觀察與思考

作者:王光輝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10-06-22 09:54:11
摘要:所謂物聯網,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所謂物聯網,是指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美國、歐洲、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非常重視物聯網的發展,紛紛制定和實施物聯網發展戰略,以期掌握物聯網發展的主動權。那么,這些國家和地區具體采取了哪些發展戰略?為什么要采取這些發展戰略?我國應該如何應對?為此,筆者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紛紛加快物聯網戰略的實施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將物聯網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認為物聯網不僅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是他許諾給美國人民的“美利堅未來”。2009年1月21日,奧巴馬宣誓就職,在1月28日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的一次“圓桌會議”上,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以“物聯網”為核心的“智慧地球” 的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并闡明了其短期和長期效益。奧巴馬對此給予了積極的回應: “經濟刺激資金將會投入到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中去.毫無疑問,這就是美國在21世紀保持和奪回競爭優勢的方式”。而早在2008年7月.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的42025年對美國利益潛在影響的6種關鍵技術》報告,就已將“物聯網”技術列入其中,認為物聯網技術存在裂變性的影響能力,將對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為確保歐洲在物聯網發展過程中起到主導作用,2009年6月18日,歐洲聯盟發布了《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提出了物聯網管理、安全性保證、標準化、研究開發、開放和創新、達成共識、國際對話、污染管理和未來發展等9個方面l4點行動內容。該行動計劃系統地提出了物聯網發展的管理設想,在世界范圍內尚屬首次。其中,管理體制的制定、安全性保障和標準化是行動計劃的重點。2009年11月,歐洲聯盟發布了《未來物聯網戰略》,提出要讓歐洲在基于互聯網的智能基礎設施發展上領先全球,除了通過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發計劃投資4億歐元、9O多個研發項目提高網絡智能化水平,歐盟委員會還將于2011—20l3年間每年新增2億歐元進一步加強研發力度,同時拿出3億歐元專款,支持物聯網相關公私合作短期項目建設。2009年12月15日,歐洲物聯網項目總體協調組發布了《物聯網戰略研究路線圖》,將物聯網研究分為感知、宏觀架構、通信、組網、軟件平臺及中間件、硬件、情報提煉、搜索引擎、能源管理、安全等l0個層面,系統地提出了物聯網戰略研究的關鍵技術和路徑。

  在亞洲,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已開始了加快部署本國的物聯網發展戰略。2009年10月13日,韓國通過了《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將物聯網市場確定為新增長的動力,計劃在2013年之前創造5O萬億韓元的物聯網產業規模。同時,韓國通信委員會也樹立了到2012年“通過構建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基礎設施,打造未來廣播通信融合領域超一流ICT強國”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并確定了構建物聯網基礎設施、發展物聯網服務、研發物聯網技術、營造物聯網擴散環境等四大領域、十二項詳細課題。

  物聯網戰略的實施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和長遠的戰略意圖

  1995年,比爾·蓋茨就在其著作《未來之路》中提出物聯網的概念,只是當時受限于無線網絡、硬件及傳感設備的發展,并未引起重視。后來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國際上互聯網、通信網均發展到了較高的層次,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ITU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物聯網概念,并指出無所不在的物聯網時代即將來臨,世界上所有的物體.從輪胎到牙刷,從房屋到紙巾,都可以通過因特網主動進行信息交換。但物聯網的發展依然沒有得到廣泛關注,直到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將物聯網作為拉動全球經濟的重要引擎。物聯網歷經了10多年不被關注,如今得到歐洲聯盟、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度關注,并迅速上升為國家和地區發展戰略,其背后有著深刻的國際背景和長遠的戰略意圖。

  物聯網被視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振興經濟的重點領域

  實踐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機,都會催生一些新技術,而新技術的應用及其產業化便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20世紀8O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美國經濟極為困難的時期,為拉動經濟發展,克林頓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國家振興戰略,大力發展互聯網,不但使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享受了歷史罕見的長時間的繁榮,也推動了全球信息產業的革命 在新的危機面前,種種跡象表明: “智慧地球”發展戰略將成為主導,其核心是物聯網。據美國獨立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預測,物聯網所帶來的產業價值要比互聯網高30倍,物聯網將形成下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單是其中投資于新一代智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項目,就能夠大大刺激經濟復蘇。

  物聯網被視為確立未來信息社會競爭優勢的關鍵

  奧巴馬對物聯網的高度重視以及歐洲聯盟、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迅速跟進,不僅僅是應對金融危機的需要,更為重要的是,物聯網被公認為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贏得物聯網發展的主動權,就意味著有可能確立未來信息社會競爭的主動權。在美國提出物聯網技術后,歐洲聯盟迅速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物聯網發展戰略一《歐盟物聯網行動計劃》,從該計劃中可以看出,歐洲聯盟力圖掌握未來信息社會競爭的主動權,希望借助物聯網的發展,實現“彎道超車”,改變長期以來在互聯網的發展上落后于美國的局面。而事實上,美國、歐洲聯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早已開始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美國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物聯網關鍵技術RFID的研發。截止目前,美國RFID的專利申請總量超過了歐洲聯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日本以及我國大陸等多個區域專利申請總量的總和,高達全球RFID專利申請總量的53%。而日本和歐洲則在傳感器方面擁有巨大的優勢。可以預見,物聯網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將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爭奪未來信息社會競爭優勢的關鍵。

  物聯網將會對公共安全和國防等領域產生重大戰略影響。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的研究報告認為,物聯網技術的新特性可以在公共安全和國防領域產生積極作用,例如,防止盜竊、制止犯罪及非對稱戰爭。同時.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指出,如果物聯網技術的擴散沒有得到有效地引導,則大量的潛在威脅將被放大并最終導致危害美國的利益。例如,敵對國家或敵對勢力及網絡犯罪者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遠程控制和監視.并導致泄密及公共安全面臨威脅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同際貿易將導致大量的同外產品流人美國市場,尤其是在亞洲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的情況下,上述威脅可能導致美國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因此,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在報告中建議美國政府建立一個市場監控體系對物聯網技術在美國的發展與演進情況進行監測,以便盡早發現并解決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需要指出的是,物聯網的發展對美同公共安全和國防的影響。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同樣存在。而且,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了避免這種不利影響的發生.必然會充分利用其政治、經濟、技術等優勢,鞏固對物聯網相關技術及標準的控制權,進一步加劇物聯網發展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不利影響。

  推進我國物聯網發展的思考

  當前.我國也開始高度重視物聯網的發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多次指示要加快我國物聯網的發展: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江蘇省無錫市調研時,對研發“物聯網”關鍵技術的微納傳感器研發巾心予以高度關注,提出要把傳感網絡中心設在無錫市、輻射全國的想法;2009年11月3日,在向首都科技界發表的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同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溫家寶總理指出,要著力突破傳感網和物聯網關鍵技術,及早部署后1P時代相關技術研發,使信息網絡產業成為推動產業升級、邁向信息社會的“發動機”:2009年11月30日.溫家寶總理在南京市調研時指出,當前,流通行業要大力運用網絡技術,特別是物聯網技術,實現流通現代化。

  為推進我國物聯網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2009年9月1 1日,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建了“物聯網”標準工作組:在國家層面,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牽頭成立一個全國推進物聯網的部際領導協調小組.出臺支持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加快物聯網產業化進程:為進一步推進我國物聯網的發展,筆者試提出以下建議:

  1 加強物聯網發展的戰略研究

  重點研究同際上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物聯網發展戰略,對其發展戰略的主要關注點、重要項目和發展路徑進行跟蹤研究.對其戰略意圖進行分析,為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物聯網的發展提供戰略指導同時,結合國際上物聯網發展戰略,研究我國物聯網發展的戰略目標和發展路徑,為我國物聯網發展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

  2 加強對物聯網發展的影響評估

  雖然物聯網產業的形成尚需時日,但物聯網相關技術的研發及應用卻早已開始。直至目前我國電子標簽每年的發行量已超過了3 000萬張:據權威預測,我同在未來3~5年,每年至少需要30億個RFID電子標簽 但由于我國的RFID自主研發能力并不強,許多技術是從同外引進的,雖然有些同內企業已研制m了RFID電子標簽和天線,但很多RFID的核心硬件(芯片和讀寫器)以及軟件技術尚依賴于進口 隨著物聯網建設的逐步展開,大量應用于我同的RFID電子標簽的安全問題將變得尤為突出。因此,急需加強對物聯網發展的評估,并根據評估制定相應的對策。

  3 制定《中國物聯網發展中長期發展規劃》

  物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尚處于初創階段,標準、技術、商業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還不成熟,在國家高度重視的情況下,容易出現一哄而 的局面。從物聯網相關企業股價的迅速提升以及許多城市紛紛介入物聯網建設就可以看出。專家指出,物聯網是一個未探明儲量的“金礦”,國家應有統一的戰略規劃.并明確該產業的發展目標、時間表和路線網,讓每一個“隊員”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路線,才能跑好這場“接力賽”。因此,建議國家存戰略研究的基礎上,盡快制定《中國物聯網發展中長期發展規劃》,以統一協調我國物聯網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