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物流  >  正文

各國“物聯網”戰略部署及技術應用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網絡
日期:2010-12-30 08:59:11
摘要:“智慧的地球”戰略能夠帶來長短兼顧的良好效益,尤其是在當前的局勢下,對于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具有重大意義。
  “智慧的地球”戰略能夠帶來長短兼顧的良好效益,尤其是在當前的局勢下,對于美國經濟及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具有重大意義。

  2009年1月28日,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在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的一次“圓桌會議”上,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的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了“智慧的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闡明其短期和長期效益。奧巴馬對此給予了積極的回應:“經濟刺激資金將會投入到寬帶網絡等新興技術中去,毫無疑問,這就是美國在21世紀保持和奪回競爭優勢的方式?!贝烁拍钜唤浱岢?,即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并紛紛出臺了各自有關物聯網的計劃部署,同時積極開展了一系列的技術應用。

  美國:“智慧地球”戰略

  美國的"智慧地球"戰略認為:IT產業下一階段的任務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并且被普遍連接,形成所謂"物聯網"。然后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絡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絡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系。

  該戰略預言:"智慧的地球"戰略能夠帶來長短兼顧的良好效益,尤其是在當前的局勢下,對于美國經濟甚至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具有重大意義。在短期經濟刺激方面,該戰略要求政府投資于諸如智能鐵路、智能高速公路、智能電網等基礎設施,能夠刺激短期經濟增長,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其次,新一代的智能基礎設施將為未來的科技創新開拓巨大的空間,有利于增強國家的長期競爭力;第三,能夠提高對于有限的資源與環境的利用率,有助于資源和環境保護;第四,計劃的實施將能建立必要的信息基礎設施。

  研究人員還列舉了新技術在實際中的運用。例如,現有的城市交通管理基本是自發進行的,每個駕駛者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行車路線,交通信號標志僅僅起到靜態的、有限的指導作用。這導致城市道路資源未能得到最高效率地運用,由此產生不必要的交通擁堵甚至癱瘓。而智能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可以將整個城市內的車輛和道路信息實時收集起來,并通過超級計算中心動態地計算出最優的交通指揮方案和車行路線;再比如,現有的電力輸送網絡缺少動態調度,從而導致電力輸送效率低下。據美國能源部的統計,使用傳統電網,大量上網電力被消耗在輸送途中。而智慧電網通過先進信息系統與電網的整合,把過去靜態的、低效的電力輸送網絡轉變為動態可調整的智能網絡,對能源系統進行實時監測,根據不同時段的用電需求,將電力按最優方案予以分配。

  "智慧的地球"戰略被不少美國人認為與當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許多相似之處,同樣被他們認為是振興經濟、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該戰略能否掀起如當年互聯網革命一樣的科技和經濟浪潮,不僅為美國關注,更為世界所關注。

  歐盟:新行動計劃

  2009年6月18日,歐盟委員會宣布了新的行動計劃,確保歐洲在建構新型互聯網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這種新型的互聯網能夠把各種物品,如書籍、汽車、家用電器甚至食品連接到網絡中,簡稱為"物聯網"。歐盟認為,此項行動計劃將會幫助歐洲在互聯網的變革中獲益,同時它也提出了將會面臨的挑戰,如隱私問題、安全問題以及個人的數據保護問題。

  行動計劃內容如下:1.管理:定義一系列"物聯網"管理原則,并設計具有足夠級別的無中心管理的架構。2.隱私及數據保護:嚴格執行對"物聯網"的數據保護立法。3."芯片沉默"的權利:開展是否允許個人在任何時候從網絡分離的辯論。公民應該能夠讀取基本的RFID(射頻識別設備)標簽,并且可以銷毀它們以保護他們的隱私。當RFID及其它無線通信技術使設備小到不易覺察時,這些權利將變得更加重要。4.潛在危險:采取有效措施使"物聯網"能夠應對信用、承諾及安全方面的問題。5.關鍵資源:為了保護關鍵的信息基礎設施,把"物聯網"發展成為歐洲的關鍵資源。6.標準化:在必要的情況下,發布專門的"物聯網"標準化強制條例。7.研究:通過第七研究框架繼續資助在"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合作項目。8.公私合作:在正在籌備的四個公私研發合作項目中整合物聯網。9.創新:啟動試點項目,以促進歐盟有效地部署市場化的、互操作性的、安全的、具有隱私意識的"物聯網"應用。10.管理機制:定期向歐洲議會和理事會匯報"物聯網"的進展。11.國際對話:加強國際合作,共享信息和成功經驗,并在相關的聯合行動中達成一致。12.環境問題:評估回收RFID標簽的難度,以及這些標簽對回收物品帶來的好處。13.統計數據:歐盟統計局將在2009年12月開始發布RFID技術統計數據。14.進展監督:組建歐洲利益相關者的代表團,監督"物聯網"的最新進展。

  日本:“i-Japan戰略2015”

  
2009年7月6日,日本政府以完善2006年1月份公布的"IT新改革戰略"為基礎,沿用其成果,正式推出了至2015年的中長期信息技術發展戰略,該戰略命名為"i-Japan戰略2015"(以下簡稱為"i-Japan")。

  "i-Japan"戰略描述了2015年將會實現的日本數字化社會藍圖,闡述了實現數字化社會的戰略。日本旨在通過數字化社會的實現,提升國家的競爭力,參與解決全球性的重大問題,確保日本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通過數字化技術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從根本上提升效率,產生新的附加值。所以,"i-Japan"當中的"i"有兩層含義:1.數字化技術將如同空氣和水一般融入日本社會的每一個角落,由此實現安全、穩定、公平、易用的信息使用環境,從而打造國民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關系更加和諧的社會;2.數字化技術也將為日本經濟社會體系帶來變革,激發新的活力,能夠使企業積極自主地創新,使企業向低成本高收益轉型,創造一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與國際社會協調合作的社會環境。

  與以往強調數字化技術研發過多側重于技術方面的日本信息化戰略定位相比,"i-Japan"戰略真正從"以人為本"出發,著眼于應用數字化技術打造普遍為國民所接受的數字化社會。"i-Japan"戰略分為"3大核心領域(電子政府和電子自治體、醫療保健、教育與人才)"和"激發產業與區域活力、培育新興產業"以及"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3個范疇。

  物聯網若要具備全面感知、可靠傳送、智能處理的技術特征至少要包括如下幾方面的技術和圍繞這些技術所衍生出來的龐大產業群:
  1.以RFID為代表的物品識別技術;
  2.傳感和傳動技術;
  3.無線網絡通信技術;
  4.數據存儲和處理技術;
  5.以3C融合為代表的智能物體技術。
  其中RFID作為現實生活中物體的"身份證"是實現物聯網的基礎核心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