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lián)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其他  >  正文

基于RFID技術的軍校圖書館服務跨越與轉型

作者:翟東航 張繼軍 于洋
來源:《物聯(lián)網技術》
日期:2016-11-18 10:34:19
摘要:為適應這一系列的變化, 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基礎訓練基地圖書館已引進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有效提高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 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外延, 這在軍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方面將是一個重大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

  0 引言

  軍校圖書館作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其主要職能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提供文獻信息支持和保障。在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在軍校圖書館中的廣泛應用, 對圖書館的傳統(tǒng)工作產生了極大影響,軍校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也因此發(fā)生了深刻的變革。為適應這一系列的變化, 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基礎訓練基地圖書館已引進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有效提高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 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外延, 這在軍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方面將是一個重大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

  1 RFID技術簡介及其在圖書館的應用

  RFID技術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即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快速、遠距離、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能夠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完成相關數(shù)據(jù)采集工作。由于RFID技術應用以標簽產品為主,有人將其稱為“條形碼技術的無線版”。RFID技術憑借其獨有的特點,已經引起國內外圖書館界的關注。新加坡國立圖書館在1998年后期就已經開始使用RFID技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應用此技術的圖書館。隨后,美國、澳大利亞、中國等也相繼使用。國內圖書館應用RFID技術起步較晚,最早是2006年集美大學誠毅學院圖書館和深圳圖書館開始使用。之后,使用該技術的圖書館逐年遞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0年7月,全國約有52家圖書館使用該技術管理圖書,其中軍校圖書館3家。

  2 基于RFID技術的軍校圖書館服務方式

  2.1協(xié)助查詢與定位書籍

  一般圖書館都會在入口處設有平面位置圖,但是,當軍校學員初次來到圖書館或者課間時間非常緊張時,要找到所需要的資料,當然需要盡可能短的時間。這樣,基于RFID技術協(xié)助尋找與定位就是一種全新服務。這種定位打破了原來讀者到圖書館借書需要先通過檢索系統(tǒng)檢索圖書信息的習慣,避免了即使此書可以出借,但當學員根據(jù)索取號到書架后,也不一定能夠找到書的情況。任何一個開架式圖書館資料放錯架位都是常有的事,傳統(tǒng)的檢索系統(tǒng)僅能告知讀者能否外借,卻不能提供資料在館內的明確位置。而在引進RFID技術后,

  圖書館內的讀寫器隨時可偵測感應特定范圍內所有RFID技術信號。用檢索系統(tǒng)進行檢索時,除了顯示資料的相關描述、借閱狀況,還可以根據(jù)讀寫器的感應功能判斷出該資料的相關位置。讀者不必抄索書號,而通過圖形化的導航系統(tǒng)即可直觀得到圖書的具體架位,真正實現(xiàn)了資源的可視化查詢與智能化指引。這就節(jié)約了教、學員查找圖書花費的時間。其精準的服務大大提高了軍校讀者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效率。

  2.2簡化借還手續(xù)

  現(xiàn)在的軍校圖書館一站式借還書除了刷條碼外,還需要做充磁及消磁的工作。而在圖書館采用RFID技術后,讀者在還書時,就可以利用自動還書機。讀者將書本放置在自動還書機的感應區(qū),等待機器讀取書本的RFID技術標簽,機器確認完成還書后,自動還書機會打開柵門,書本滑入后,自動還書機還會打印收據(jù)以完成還書過程。這比以往一本本刷條碼并消磁要節(jié)省軍校學員一半左右的時間。

  2.3打破了傳統(tǒng)軍校圖書館的服務空間局限

  將RFID技術與網絡技術、通信技術等相結合,所開發(fā)的自助圖書館可以實現(xiàn)圖書館服務時間的延伸與服務空間的拓展。以RFID技術為支撐的自助還書系統(tǒng),能保證全天24小時提供圖書歸還與續(xù)借服務,其開發(fā)的自助圖書館可獨立于實體圖書館,自助圖書館可以內置若干書架,并容納一定數(shù)量圖書,這相當于一個分館,可以實現(xiàn)讀者在館外借還圖書。以空軍院校為例,可以突破圖書館服務空間的局限,也有利于解決空軍飛行院校圖書館服務場所分散的問題。引入該系統(tǒng)可將RFID技術自助圖書館放置在軍校學員隊、各團飛行大隊,使飛行教、學員不到圖書館也可隨時利用圖書,這也是一種圖書館服務向作戰(zhàn)部隊、訓練一線延伸的充分體現(xiàn)。

  3 RFID技術在軍校圖書館的服務效果分析

  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基礎訓練基地圖書館在使用RFID技術前后,服務手段和效果都實現(xiàn)了質的提升,其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

  3.1RFID技術與傳統(tǒng)條形碼功能的比較優(yōu)勢

  RFID技術標簽在很多方面具有條形碼所沒有的優(yōu)勢,比如可遠距離快速讀取、存儲信息容量大、可改寫、使用壽命長等,從而大大提升了圖書館的現(xiàn)代化水平和服務水平。表1所列是RFID技術與條形碼功能的比較。

  3.2圖書館的到館人數(shù)和文獻資源利用率明顯提高

  實施RFID技術后,由于更加節(jié)約借還書時間,圖書館到館讀者數(shù)量大幅度提高,借閱量更是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剛開始使用RFID技術時,其借閱量成倍或成幾倍地增長,使用一段時間后基本趨于穩(wěn)定,但也比使用RFID技術之前提高了約30%。使用自助借書服務的讀者約占讀者數(shù)量的85%左右。

基于RFID技術的軍校圖書館服務跨越與轉型

  3.3圖書館的參考咨詢服務力量得到加強

  實施RFID技術后,圖書館管理人員數(shù)量變化不大,但圖書借還崗位的工作人員大大減少。更多的館員變換到讀者指導、參考咨詢和學科服務崗位。

  從上述數(shù)據(jù)的變化可見,RFID技術在軍校圖書館的服務效果是十分顯著的。除了這些簡單數(shù)據(jù)的變化外,更重要的是,讀者感受到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務品質,這正是現(xiàn)代圖書館倡導“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追求和努力方向。

  4 應用RFID技術后泛在化的廣域軍校圖書館設想

  泛在化圖書館的基本涵義就是無所不在的圖書館,是圖書館服務的泛在化,即用戶無論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獲得圖書館的服務,從而為讀者提供全天候的信息服務。泛在化圖書館利用自動化的信息處理設施,完全可以實現(xiàn)每天24小時、每周7天連續(xù)的信息服務,這種服務沒有時限,也不存在地理上的局限,因而可以方便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基于物聯(lián)網應用的智能軍校圖書館,從時空的角度來看,未來就可以成為一種泛在的廣域圖書館。這種泛在化或普適化的廣域圖書館正是以物聯(lián)網普適化應用支撐技術為應用基礎的。

  5 結語

  引入RFID技術管理圖書,是圖書館工作的技術革命,也是軍校圖書館發(fā)展的方向。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基礎訓練基地圖書館引進RFID技術系統(tǒng),為軍校圖書館進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平臺。館員在讀者服務體系的建設中,應從基礎工作的不斷完善做起,切實從讀者的需求出發(fā),以讀者的滿意度作為衡量依據(jù),積極主動地用務實、開放的理念去努力實踐創(chuàng)新的內涵,并不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