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通信歷經商旅的沖動
在2005年度的無線技術熱點中,有的在經歷了商用磨煉后而在這一年度改變了自己的市場狀態,有的則為了即將進行的商用之旅而在這一年度潛心經營。說2005年是很多無線技術走向商用的過渡期或蛻變期,而“商旅沖動”可謂2005年的無線技術主題詞。
3G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蟄伏之后,終于在2005年迎來了爆發期,WCDMA、CDMA2000的用戶增長速度便是最好的例證。對于TD-SCDMA,從其縱向發展的角度來看,2005年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在經過上半年的專項測試之后,在下半年又展開了大規模的應用測試。在這一年度,其大規模獨立組網能力得到了證明,在終端、芯片等核心環節的突飛猛進也足夠給人以驚喜。而在今年歲尾,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奚國華在中國電信集團公司2006年度工作會議上有關TD-SCDMA的講話,更使我們對TD-SCDMA的未來充滿期待。
在2005年,經常與3G相提并論的技術依舊是WiMAX。作為一個后來者,雖然在2004年開始膨脹起來的概念泡沫在2005年有所消除,但它對3G陣營的震撼足以讓業界為之側目。同時,在這一年,WiMAX在逐漸喧囂起來的質疑聲中,其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同時,2005年也是“準WiMAX”開始釋放商用能量的一年,在全球范圍內,WiMAX正在展示屬于自己的力量。
在經歷了2004年的風起云涌之后,基于傳統技術的3.5GHz無線接入在2005年的商用中徹底沉默。在業內看來,只有WiMAX在該頻段的大規模商用后,才能完成對3.5GHz的救贖。
集群通信特別是國產集群通信標準在2005年也走過了不同尋常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中國鐵通、中國衛通基于自身在多個城市的試驗網,開始了國產集群標準的商業運營,現在對于二者而言則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在2005年的無線通信市場上,讓業界看到商用曙光的還有RFID。這一“古老”的技術在2005年得到了實力雄厚的設備廠商、終端用戶的強力推進。由此,把2005年作為RFID在繁多領域全面商用的元年并不為過。
如果說2005年的無線通信還有未解之謎的話,那應該就是WAPI。WAPI的話題在經歷了今年下半年的短暫爆發之后,又歸于沉寂,有關它的商用猜想在2005年依然沒有實現。122662
關鍵詞1 TD-SCDMA 發現指數:★★★★★
繼2004年參加中國3G第二階段外場測試之后,在2005年的上半年,TD-SCDMA完成了由信息產業部組織的外場專項測試,驗證了其具備大規模獨立組網的能力。同時,從2005年10月開始,再次針對TD-SCDMA進行了應用測試,終端參與測試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樣,在這一年TD-SCDMA也得到了跨國公司的關注,愛立信、諾基亞等在開發TD-SCDMA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而對于2006年的無線通信領域,TD-SCDMA同樣也將占據新聞點的首位,而它對中國商用格局的影響也將在這一年度得以展現。
關鍵詞2 HSDPA 發現指數:★★★★☆
在2005年的北京國際通信展上,HSDPA所呈現的鋪天蓋地之勢,在各大通信廠商的共同營造之下,頗具震撼效果。3G作為未來一段時期內移動通信的主流技術,其地位已不可動搖。同時WCDMA目前的商用態勢也正處于爆發式增長的前夜,而作為WCDMA技術演進的承載者,HSDPA雖然在2005年經歷了一定的波折,并沒有按照人們預想的那樣結出商用果實,但按照目前的產業化進程,2006年將是HSDPA初露鋒芒的一年,屆時我們也將看到迄今為止3G網絡最為“真實”的表現。
關鍵詞3 IMS發現指數:★★★★☆
目前,IMS在海外的商用已經顯露冰山一角。部分通信廠商也把能夠提供IMS解決方案作為差異化競爭優勢所在。從目前IMS成熟度來看,2005年的IMS處于一種“噱頭”與“實效”并存的時期。一方面,IMS的產業化發展還未達到其理論上的理想狀態。另一方面,運營商面臨網絡升級壓力和市場需求的驅動,對于IMS已是急不可待。目前,一些海外運營商的網絡升級建設早已鎖定了IMS,其商用化已經開始,但它還不能說已經成熟。這是IMS市場的實況,在2006年我們將繼續看到這種網絡融合的巨大力量。
關鍵詞4 RFID發現指數:★★★★☆
無線通信所追求的“無處不在”的滲透力在2005年北京國際通信展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其中最為典型的技術代表就是RFID。
RFID所展示的正是一種面向市場需求、滿足用戶在生活中全方位通信體驗的無線技術。盡管它并不是2005年新出現的技術,但是當時隔多年,RFID這一“古老”的技術再一次站在商用起跑線上的時候,我們發現,它已經成為變革商務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技術引擎。
以其為代表,無線通信正在向隨時隨地滿足用戶需求的技術方向演進。
關鍵詞5 WiMAX 發現指數:★★★☆☆
WiMAX也是各大通信設備廠商的新寵,在對未來無線通信市場的占位與布局中,誰都不可能忽視WiMAX的存在。在壓縮了2004年所帶來的概念泡沫之后,2005年的WiMAX更多地具有了實證的色彩。相比于3G,“姍姍來遲”的WiMAX有其后來者的種種弱勢,但也有著新生事務“攪局”的潛質。也正因為如此,產業化也就成為了WiMAX陣營的一項刻不容緩的任務。WiMAX論壇真容在2005年得到了迅速擴大,其產業化力量也在逐步壯大,而商用化進程也已經初步展開,2006年的WiMAX依舊值得我們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