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管局采用新行李輸送系統進展緩慢(圖)
![]()  | 
  圖: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穩定增長,現時的行李輸送系統已面臨「嚴峻的挑戰」
  香港機場管理局正在測試一套以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運作的行李輸送系統,原訂在今年初推出,但因種種原因需要延遲。機管局機場管理總監伍翹楚日前出席由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應用RFID啟動式供應鏈及物流于亞洲之經濟、策略、技術研討會」上表示,機管局現時使用的行李系統每個條形碼只需港幣0.22元,但測試中新系統的卷標每個費用高達港幣1.52元,貴接近七倍,他直言:“使用這個技術的費用太貴”,加上航空公司辦理登機的系統尚未共融,實際效用仍有待觀察。
  亞洲未有機場使用
  伍翹楚強調,目前亞洲未有一個機場使用RFID技術應用在行李輸送運作上,如果系統測試成功并最終運作暢順,肯定會是一項突破,成為其它機場參考、借鏡的重要例子。但他認為,目前產生的問題是,全球根本未有一套通用應用技術,國際未廣泛采用,加上航空公司采用的辦理登機系統尚未共融,作為先驅者的機管局,要決定采納這套技術有一定的風險。
  伍翹楚承認,隨著香港國際機場的客運量不斷增加,正在使用中的行李輸送系統,其負荷量已接近飽和,要確保機場最終處理能力每年達到八千七百萬人次(即每天二十四萬人次)的目標,有必要采納一套新技術代替。他說,RFID行李輸送系統自去年三月起進行測試,相信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整建立,獲得最佳效果。
  據介紹,現時測試中的RFID行李輸送系統,設計容量為每小時可處理13000件行李,而香港國際機場目前平均每小時的實際處理量為6500件,在高峰日處理量則為每小時八千至八千五百件。以機場每年客量以一成速度增長,新系統足以應付十年內的行李輸送需要,如透過軟件升級等程序,最終亦能處理每天二十四萬人次的客量目標。
  有些公司不愿投資
  香港航空公司代表協會副主席周潤祥表示,航空公司正與機管局商討統一使用RFID行李輸送系統事宜,即是說,由旅客辦理登機手續一刻開始,便即時由航空公司地勤職員為行李貼上RFID卷標。但他認為,不同航空公司在香港經營的航班、航線數目有別,有些航空公司可能不愿為一條香港航線作出重大投資,是阻礙機管局推出新系統的其中一個障礙。
  他又透露,機管局正在測試中的系統,卷標成功讀取率只有百分之八十五,效果未達到理想,因此原訂在今年初推出的有關系統需要延遲。他認為,讀取率要達到百分之九十七以上方為航空公司接受。他估計,如果新系統成功推出,可減少旅客遺失行李的比率。而現時這個比率約為百分之零點二至零點三。
  行李遺失風險大
  有熟悉機場運作的信息科技人士指出,香港機場的行李處理能力已面對「相當嚴峻」的挑戰,每當出、入境高峰期時間,每小時約有一千五百件行李沒有經過條形碼閱讀,遺失行李的風險十分大。他說,透過RFID技術,可以更有效率地閱讀行李資料,同時可以自動追蹤行李,最大的好處是可減少人手處理閱讀條形碼。
 
 
·香港機場行李處理系統體驗RFID技術2005-6-25 8:56:49 
 
·RFID行李追蹤系統 航空公司不敢妄動?2005-5-20 17:35:08 
 
·全球航空行李輸送將實行新標準2005-5-20 17:07:13 
 ·日本將試驗RFID標簽 實現行李處理智能化2005-5-17 9: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