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務實推進RFID產業 做金卡工程有力支撐

作者: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副司長 丁文武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8-01-07 18:07:57
摘要:務實推進RFID產業 做金卡工程有力支撐
一、我國智能卡及RFID產業發展現狀 

  (一)我國智能卡產業發展現狀 

    
  伴隨著金卡工程特別是IC卡應用的發展,在我國信息產業界的共同努力下和廣大應用部門的支持下,目前我國已經建立起從芯片設計和生產,模塊與IC卡片制造,讀寫機具研制及應用軟件開發、系統集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和技術支持服務等完整的智能卡產業鏈。各類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逐步提高,規模生產能力不斷擴大,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目前國內研制的各類卡、讀寫機具等電子信息產品已占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為金卡工程的建設和國家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目前國產IC卡芯片的設計、加工已初步形成規模,設計水平和加工工藝穩步提高。芯片的種類從最初的存儲卡、邏輯加密卡芯片,到現在的8位、32位CPU智能卡芯片,在國內各IC卡行業應用中,我國自主設計的芯片占據了主導地位。IC卡芯片設計的發展還帶動了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的發展,目前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前十強中就有近半數依靠IC卡芯片成就了企業的發展。在芯片加工方面,目前,華虹NEC、中芯國際、上海先進等公司均開展了國內外智能卡芯片的代工業務,其工藝水平從0.35微米逐步躍升至0.18微米水平。在模塊封裝方面涌現出了大唐微電子、中電智能卡、上海長豐等一批日封裝能力達百萬模塊的國內企業。 

  目前,我國自主設計的讀寫器品種豐富,覆蓋了幾乎所有的應用領域。無論是臺式還是手持式,是接觸式還是非接觸式,從產品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外觀、功能方面都有明顯優勢。在銀行卡領域國產POS機已經占據國內1/3的市場,國產ATM在新增市場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目前已接近30%。 

  我國IC卡的應用已經廣泛深入到電信、社保、公安、交通、建設及公用事業、旅游、加油等許多領域,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新產品、新應用也層出不窮,如:基于安全認證的USB加密卡(USBKEY)已經廣泛應用于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和網上銀行等領域;符合數字電視機卡分離標準的數字電視卡逐步得到應用;稅控收款機的推廣應用逐步啟動稅控IC卡的應用;符合我國PBOC標準(兼容國際EMV標準)的銀行IC卡已研發成功開始使用,中國銀聯還在福州等地開展了小額支付的試點;應用于3G網絡的USIM卡已研發成功并進入實網試用。 

  在我國智能卡產業發展及應用過程中,尤其值得一書的是第二代身份證。我國自2004年4月正式啟動了二代證換發工作,至今已換發近3.7億張。在信息產業部的組織下,我國二代證所用芯片、模塊、IC卡、各類讀卡機具及應用系統等全線產品完全由國內企業自主研發和提供。 

  (二)我國RFID產業發展情況 

  我國電子標簽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已具有了自主開發、生產的低頻、高頻與微波電子標簽與讀寫器的技術能力及系統集成能力,市場培育和應用示范初見成果。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在芯片設計與制造、標簽封裝、讀寫器的設計與制造、系統集成與管理軟件、應用開發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目前,我國標簽讀寫器設計與制造企業數十家,系統集成與應用系統開發企業逾千家,國內主要廠商集中于北京、上海、廣東三地,這三個地區已成為我國RFID發展的龍頭和主導力量。 

  目前在標簽芯片設計方面,我國高頻(13.56MHz)RFID芯片設計生產已實現國產化,并大規模應用:ISO14443B芯片的生產規模達到年產2.5億顆,主要應用于二代身份證項目中;ISO14443A芯片廣泛應用于城市公交卡、地鐵單程票、校園卡、門禁卡等項目中。在超高頻(900MHz)芯片方面,復旦、華虹等廠家已完成設計,并進入試產階段。 

  RFID天線設計方面,我國在低頻和高頻段上已經實現自主開發并進行了應用,超高頻及以上頻段RFID天線及其關鍵技術也正在積極研發中。此外,我國已經引進國際先進的RFID印刷天線生產線并投入生產(僅上海集速引進了一條天線生產線,產能就達1億以上)。在電子標簽的封裝方面,已具備成熟的卡片式封裝技術,目前國內已建成多條高質量并具有一定規模的RFID標簽封裝生產線,具備生產粘貼型、卡片型、注塑型的生產和集成條件,并開始了各種類型產品的量產供應。 

  RFID讀寫器設計與制造是我國RFID產業發展最成熟的一個環節,已經推出了系列RFID讀寫器產品,部分產品已實現多協議兼容。125kHz低頻段和13.56MHz高頻段的讀卡機系統已比較成熟,已在一些領域成功應用并形成了規模效應,并有產品進入國際市場;超高頻(UHF)讀寫器國內也已研制成功。 

  隨著我國RFID應用的逐步推進,目前大量國內廠商加入到RFID系統集成和應用系統開發領域,使得該領域成為我國RFID產業鏈中發展最快的一個環節。國內企業根據不同領域的需求,提供了面向交通、物流、身份證和票證管理、動物標志、生產管理、特種設備與危險品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完整解決方案,開發了相關應用系統并取得了良好應用效果,新的應用解決方案和應用系統也在不斷開發中。此外,在RFID應用架構、公共服務體系、中間件以及信息融合和測試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在信息產業部和國家金卡辦的共同推動下,我國首家電子標簽產品國家級第三方專業檢驗機構“國家電子標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已于2006年6月正式成立,這對促進我國RFID產業的健康發展和應用的有序推進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大力推動智能卡及RFID產業發展 

  多年來,信息產業部立足自主創新,以市場和應用為導向,大力發展自主產業,自2001年到2006年,在有限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中設立專項,從IC卡的標準制定,芯片、機具(讀寫器、ATM機等)、卡操作系統(COS)和應用系統以及一卡多用、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等方面推動我國IC卡產業的發展,累計投入財政資金超過1.2億元,建立了完善的智能卡產業鏈,實現了全系列產品的國產化,并培養了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企業,為國家金卡工程的實施和國家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信息產業部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我國RFID產業的發展,已經從技術政策、標準制定、頻率規劃及資源分配、相關產品開發、應用開拓、產業鏈建設和應用工程示范等多方面開展工作,并早在2002年就開始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中予以立項支持,積極務實地推進,引導RFID產業與應用健康有序的發展。 

  在技術政策方面,信息產業部與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15個部委共同研究制定了《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 

  在標準制定方面,自2003年開始信息產業部就開始組織推動,并在電子基金中撥專款開展標準及標準體系框架的研究、制定。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國電子標簽標準的研究和制(修)訂工作,信息產業部于2005年12月正式成立“電子標簽標準工作組”,組織研究制定我國自主的電子標簽標準,目前已有6項標準列入國家標準制定計劃。 

  在RFID產品研發、產業化及應用推廣方面,組織和支持國內企業加快自主的RFID尤其是超高頻及以上頻段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并在此基礎上開發RFID行業應用系統,滿足不同領域應用需求。 

  在國際合作方面,積極開展了中美、中法、中日韓等有關RFID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三、我國RFID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提高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RFID作為一項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將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在我國具有廣闊和應用前景。 

  我國有關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RFID和電子標簽的發展,正在從各方面推進我國RFID產業和應用的發展。《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已將“射頻標簽”列入了優先主題實施內容中;信息產業部在《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中明確將“無線射頻識別(RFID)和傳感網絡”作為一個重點發展領域,并在國家《計算機與數字化3C產業“十一五”專項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無線射頻識別(RFID)與電子標簽產業化專項”。信息產業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等部委都在不斷加大對RFID技術和產業發展方面的支持力度;物流、郵政等各大應用行業都將RFID技術的應用作為“十一五”期間加快行業發展和提高服務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積極推動RFID技術在本行業的應用。 

  在技術及產業基礎方面,我國信息產業快速發展,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集成電路設計制造、整機生產、軟件開發及系統集成能力逐步提高,尤其是二代證項目配套產業的全面發展,為我國的RFID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相信RFID產業必將快速發展,成為信息產業的一個新的增長點,并加快我國經濟社會信息化的步伐。 

  但目前我國RFID產業發展還面臨以下問題:一是自主編碼體系和標準未定,二是超高頻頻率規劃正在制定中,三是超高頻以上的芯片設計及制造能力有待提高,四是應用規模較小,難以發揮規模經濟效益,應用成本較高,應用試點和推廣工作還需各方共同推動。 

  四、下一步重點工作 

  在智能卡方面,將繼續推動我國智能卡產業發展,面向新應用領域開發新產品和應用系統,繼續配合中國人民銀行做好銀行卡EMV遷移的產業配套工作。加強應用中的信息安全工作,組織和支持有關信息安全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保障金卡工程和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 

  在RFID方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推動我國RFID產業和應用的發展。一是大力發展RFID產業,重點推動超高頻以上頻段的RFID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發、產業化。二是繼續推進在重點領域的應用試點和推廣,總結現有應用的經驗,聯合相關企業和有關應用部門,加大推廣力度,并適時啟動新的應用試點工作。三是加快標準制定,推動制定符合中國國情、堅持創新發展、確保信息安全的電子標簽國家標準,為我國自主產業發展和確保信息安全提供基礎和保障。 

  RFID產業和應用是一項涉及我國信息產業和經濟社會各應用行業和領域的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將認真貫徹“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提高經濟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指導方針,推進信息產業自主創新,加快發展自主的RFID產業,為各大應用部門和各行業提供先進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為金卡工程的深入發展做好產業配套工作,為推進國家的信息化建設和保障信息安全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