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數字化技術未來 RFID: 無聲處聽驚雷

作者:計世網 劉禹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3:12
摘要:經歷了2004年的爆炒和2005年的相對平淡,RFID應用在新的一年中將穩健起步。
盡管很多時候對未來做出預言是很困難的,但每到年初,對新一年中熱點技術的預測已經成為編輯部的固定“任務”。今年我們從眾多候選者中遴選出了12項對未來尤其是2006年的市場將產生重大影響的技術
趨勢。

  為了能夠更加準確地勾勒出這些技術的影響力和活躍特質,我們根據入選技術的影響力、創新度、發展潛力和在2006年的應用普及前景按分項予以打分。各項滿分10分,分數越高表明其影響范圍越大,活躍程度越高。

  這四項指數分別為:影響力指數,該項技術總體影響范圍與強度;創新指數,技術在創新方面的表現;潛力指數,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的發展潛力;應用指數,在2006年應用普及的前景。
 
RFID:于無聲處聽驚雷

影響力指數   9
創新指數      6
潛力指數      8
應用指數      7

  經歷了2004年的爆炒和2005年的相對平淡,RFID應用在新的一年中將穩健起步。

  不能說2005年是RFID行業的“料峭寒風”,因為畢竟有隆重舉辦的高峰論壇和高調誕生的RFID產業聯盟為其推波助瀾。國際著名公司的總裁往來于國內各地宣講,地區級行業級解決方案不斷推出,前期勇吃螃蟹者的示范應用相繼驗收,政府部門也紛紛表態支持RFID技術發展。但是表面的喧囂也存在一絲隱憂:沒有核心技術和研發力量,僅靠宣傳和造勢很難把握市場,也無法在行業的激烈競爭中長期立足,更不要提如何影響國際的發展趨勢。

  從技術層面,RFID技術,尤其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還不足以支撐大規模應用示范,僅憑目前企業的力量根本無法進入市場。這也是為什么由國家主管科技和產業的政府部門強勢主導RFID技術研發與應用的原因。只有加快自主研發速度,扶植一批國內企業,盡快形成產業規模和完整的產業鏈,才能提高我國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我國的RFID國家標準也必須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考慮中國的應用特色和自有知識產權,制定與國際標準兼容的中國標準,才能夠獲得更多的話語權。RFID在中國的廣闊市場前景應該作為技術談判的籌碼,而不是商業利益的交換。

  對于羽翼尚不豐滿的國內企業來說,合作將是大家共同迎接春天的不二選擇。RFID技術可以實現整個世界所有物品的信息共享,可是對于目前的RFID行業,產品、渠道、政策的信息透明度卻很低。成立跨行業的RFID技術及產業發展協調機構,在該架構下建立一個全國性的RFID技術產學研用一體化推進機構,推動技術和信息的共享,應該是2006年RFID業界所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之一。通過知識產權層面的技術合作,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復投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迅速建立有規模的實體參與國際標準制定,這些都將支撐RFID技術研究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005年,大多數RFID設備提供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選擇了務實。他們并沒有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而是給研發團隊投入更多的資金和關注。技術上,集成電路設計、電子標簽集成制造、中間件、信息網絡

架構以及測試技術等都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我國RFID技術標準體系框架也已完成,貫穿整個產業鏈的技術隊伍在實戰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應用中,卷煙廠在生產物流環節中成功應用RFID技術,成為國家煙草專賣局“一打兩掃”工程的有益補充,將來還有望在原料物流環節粘貼電子標簽提高企業效益;國家郵政總局試點快遞總包業務,其意義在于測試應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指導未來幾年全行業推廣的計劃;通過自主研發2.45GHz頻段RFID設備,上海港務集團實現百余箱集裝箱規模的兩港一行試驗,為內河航運使用電子標簽管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進入2006年,國內企業將在默默地積累中完成一次質的飛躍。在合縱連橫中,技術可靠性、設備可用性、方案可行性都將會有大幅度的提高。盡管產品方面仍與國外先進產品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多款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將出現在市場上。更安全的芯片、更低廉的封裝設備、更遠讀取距離的天線、更多功能的讀寫器將悄然出現,甚至會在醫院、飯店、交通等日常生活中發現RFID技術已經來到我們身邊。中間件的接口更加完善,公共信息平臺的服務功能也更加成熟,產品測試、系統測試、解決方案測試一條龍服務也將建立。隨著家電、紡織、汽車等制造業企業開展示范,其對生產效率的提高將成為全行業推廣的樣本。2008年奧運會、2010年世博會等大型活動對RFID技術的需求也將體現在電子門票、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安全防偽等應用中,充分體現科技奧運的價值和影響力。郵政、集裝箱制造等行業的進一步推廣可能帶來巨大的輻射作用,其在應用中探索出來的行業規范也很有可能上升為國際標準。區域級的應用服務體系也會逐步建立,特別是新建地區,如天津濱海新區等,如果能夠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在區內部署RFID設備,直接為區內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將比單純的政策優惠更能吸引投資。

  推動RFID在中國的應用,技術是第一要素。小荷才露尖尖角,經過近兩年國內企業的自主研發,2006年將會是中國RFID行業厚積薄發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