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薩斯大學研發RFID標簽克服金屬和液體環境
堪薩斯大學助理教授Daniel Deavours是KU標簽的發明人,他認為KU標簽對那些希望應用于金屬和液態環境下的業內公司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方案。
KU系列RFID標簽
KU標簽包含一個矩形傳輸帶,連接天線和一枚,并有一層塑料底層將金屬箔片和天線隔開。箔片的作用是將天線保護起來,使之不受金屬和液體的干擾,從而使標簽的閱讀范圍不受影響。二者之間的塑制層起隔絕作用,其厚度要足夠和合適。一般來說,一枚普通RFID標簽的箔片底板至少要5毫米厚,合0.020英寸,才能起到很好的天線絕緣作用。不過,融入了新設計思路的KU標簽箔片底板的厚度卻僅僅是上述平均厚度的四分之一。
堪薩斯大學研究人員一共研發了兩款KU系列標簽,一款為4×6英寸,另一款是3×5英寸;兩款KU系列標簽均使用Impinj公司生產的基于EPC Class 1 Gen 2標準的96比特RFID芯片。
Deavours在堪薩斯大學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究中心建立的非贏利性試驗基地——RFID聯合試驗室里對KU標簽性能進行測試,與同類標簽作比較,在金屬和液態環境下,KU標簽在17到21英尺的范圍內,其可讀性良好。其它一些公司生產的標簽的可讀距離是2.5到8英尺左右。
經過測試,KU標簽不僅僅在設計上變得更薄,而且閱讀范圍也更大,其性能不會因為和金屬“親密接觸”而受影響。市場上同種類型的標簽產品有Avery Dennison公司的無源超高頻標簽,用于金屬追蹤;此標簽使用EPC Class 0 Gen 1芯片,標簽長度為5.5英寸,寬1英寸,厚度為0.3英寸,合140×25×8毫米;標簽閱讀范圍約為20英尺。Avery Dennison公司近期生產的Gen 2無源超高頻嵌體產品AD-420和AD-421也是為金屬和液體環境而設計,嵌體長度為3.70英寸,寬1.26英寸,厚度為0.011英寸(合0.292毫米),記憶容量為96比特。
盡管堪薩斯大學目前還沒有對Avery Dennison新品Gen 2嵌體作相關測試,不過,Deavours對KU標簽充滿信心,KU標簽將會是可以直接應用于金屬物品和液體容器上面的性能最好和最薄的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