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安全 RFID舞在浪尖
在最近幾十年里,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潮流,各國之間進行著自由貿易、資金往來、人員以及技術的交流,商品和服務遍及全球市場。為了獲得各更大利潤和提高公司競爭力,貨物(商品)出口變得越來越普遍,全球化貿易舞臺為許多商家提供了機遇和挑戰。
但是,在世界市場上仍然存在著許多復雜的問題,像協議、聯合、交流以及競爭問題等。在協議方面,跨過公司都必須遵守各國政府的規制和政策等。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從國外進口產品,公司必須遵守SOX協議、C-TPAT協議,甚至要求遵守美國國防部的各項規章。
SOX協議的404條要求公司必須對進口的產品實現控制,以防止出現不利情況和安全問題。C-TPAT協議要求公司必須對于供應鏈產品的安全性負責,盡管C-TPAT還不是一個強制性協議,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成為一項基本政策。
為了應付日益復雜的供應鏈以及各種規制問題,而今的商務活動要求各公司能夠實現快捷反應,在競爭中和操作中有極高的效率,并保證運輸的安全問題。全球化、分散生產、外部采購以及網絡化的發展,將快捷反應和安全感問題分割成兩個不同的部分。以前的商務活動往往只注重操做的高效,而忽略了安全問題,而今天,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許多公司不得不考慮運輸的安全性問題。
供應鏈遇到的威脅比以前有了許多變化,今天供應鏈主要面對的威脅是盜竊、轉移、假冒以及政府的不可預測的行動和港口操作等問題。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公布了一份文件中指出,世界范圍內藥品行業的假冒產品約占5%-10%左右,假冒藥品的價值在10億至120億美元之間。由此可以保守估計全球貿易的假冒產品也有5%-10%左右,那么每年約有3500億美元的假冒產品充斥世界市場。此外,盜竊問題以及轉移等問題約有1%-3%的比例。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軍隊對于新的問題的反應和適應是比較敏感的,他們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應付緊急事件,今天的全球商業活動也要求他們必須對于各種突發事件快速做出反應,以應對在全球范圍內可能發生的事件。如果忽略了這些威脅美國和他們的公司將有很大的損失,有些問題對于許多私有企業來說甚至是致命的,一個公司的高級主管說,“如果恐怖組織利用了我們的一個集裝箱的話,那么我們的公司可能將不會再存在了。”
作為一項成熟的技術,RFID可以幫助公司應對這些問題。最近幾年里許多公司將目光集中于這項技術上,期望RFID能夠提高他們的供應鏈效率并符合美國國防部的要求,而且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提高商業操作以及其他操作方面的安全問題。RFID技術可以幫助實現點對點可視性監控,可以知道物品在供應鏈的運輸情況,可以用來鑒別物品等。對于這項技術我們也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目前對于RFID技術的投資,至少可以帶來兩個效果,一是提高供應鏈的運輸效率,二是可以提高安全問題。
現實中有許多RFID的應用案例,很多的東西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在供應鏈的可視性管理方面,美國國防部的In-Transit可視性網絡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建立于1994年,現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RFID網絡。今天,這套網絡可以用于追蹤軍火運輸,藥品食品供應,網絡覆蓋50多個國家,供應鏈上有750個節點,包括機場、港口、火車站點燈,每天大約可以負責350000件運輸品和25000個集裝箱。
在產品鑒別方面,RFID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實體鑒別和邏輯鑒別保證安全問題。主要是在各出口、運輸過程以及倉庫的鑒別,保證產品運送到指定的地點。美國政府已經開始實行這項技術了,到2005年為止,他們建立了一個政府主導的,可信的鑒別系統。
RFID技術可以除了可以實現產品的鑒別之外,還可以幫助公司實現應急反應,這項技術可以使供應鏈上的公司之間相互合作,共享數據和信息,也可以向顧客提供一些信息。著名的就是運營安全商業(Operation Safe Commerce)試驗,以及最近的ATDI(Advance Trade Data Initiative)操作,ATDI要求參與的公司向美國的客戶提供詳細的產品信息,是一個組織和私人結合的很好的案例。
RFID技術是從二戰時期就開始應用的一項技術,到現在已經變得十分成熟了;由于全球貿易安全性的需要以及供應鏈效率的需求,可以這么說,這項技術的春天來了。
(本文作者Nicholas D. Evans是Unisys戰略項目部副總裁兼總經理,負責全球商業安全業務。他還兼任美國IT業界團體ITAA的RFID標準工作組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