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五大舉措推進產業創新

作者:計算機世界報 宋樂永 張弦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3:30
摘要:  一年一度的電子信息產業重點工作通報會3月21日在京舉行,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率領辦公廳、政策法規司、綜合規劃司、科學技術司等司局的領導向與會者介紹了今年的電子信息產業重點與工作思路。

  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IT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先導性、基礎性產業,其在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提升產業競爭力方面的作用逐步顯現。今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信息產業部確定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目標是:實現銷售收入4.66萬億元,較2005年增長21.32%;實現工業增加值1.1萬億元,增長22.17%;利稅1850億元,增長6.2%;出口額達到3084億美元,增長15%。圍繞宏觀發展目標,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婁勤儉表示,信息產業部11個司局將合力在五個方面“重拳出擊”,推進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找對產業路子

  勿庸置疑,經過20多年的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3.84萬億元,出口額2681.7億美元,約占中國出口總額的1/3;但大宗出口產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PC電腦、手機等,確切地說,掙的是量大利薄的“苦力錢”。一位與會者跟記者開玩笑地說,信息技術是傳統產業轉變增長方式的“金鑰匙”,但信息產業自身更需要轉變增長方式。

  轉變產業增長方式不可能一蹴而就,婁勤儉表示,今年信息產業部將繼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做大、做強核心基礎產業,努力提高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比重。前不久,婁勤儉在印度考察,一個總額17億美元的軟件外包項目,引起了他極大興趣。“編軟件什么時候能賺這么多錢?”調查發現,該項目不是單純寫CODE,而是幾乎承包了一家銀行的所有信息化工作,從業務流程重組、項目實施、編軟件到后期服務。婁勤儉說,軟件產業的發展必須找對路,不但要注重軟件開發技術的發展,而且要培養高層次人才,包括咨詢顧問、軟件架構師等。

  協助企業創新

  針對電子信息產業“缺心少魂”的問題,去年11月26日,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殿甫以電子信息產業的一員老兵的身份,專門致信曾培炎副總理,呼吁國家解決京東方上液晶面板第六代線的資金難題,以突破上游產業瓶頸。王殿甫說:“自主創新關系到中國彩電工業乃至電子信息產業的生死存亡。但企業自主創新意味著要冒極大的投資和經營風險,在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單個企業難以承擔這種風險,需要政府投入公共資源。”

  面對民眾的呼聲,婁勤儉說,今年信息產業部將下大力氣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集中力量攻克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實現信息技術的整體性突破。雖然電子發展基金數量有限,今年信息產業部將通過各地信息產業廳局的申報,對源于企業的科技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此外,信息產業部還正在與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磋商,計劃在今年5、6月份召開全國信息產業科技大會。婁勤儉說,希望大會期間有一些實際的政策出臺。

  繼續大公司戰略

  信息產業部實施大公司戰略已經好幾年了,現在來看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如聯想集團、華旗公司等已經大步走向國際市場,但力量還比較小。今年,信息產業部將繼續推進大公司戰略,加快實施大企業跨國經營試點,著力培育本土跨國公司。推動本土企業成為國際知名公司,既有實力的問題也有認識的問題。有的經濟學家認為,市場經濟環境下應盡量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婁勤儉反駁說,在封閉的市場環境中,政府可以放任企業自由競爭、自由發展;但當前中國是開放經濟,在全球競爭的環境中放任一個弱小的企業和大企業競爭,無異于讓一個4、5歲的孩子自己成家過日子。如果在WTO允許的條件下,政府不扶持民族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弱小民族產業的發展,將承擔歷史的責任。

  綜合規劃司司長王建章表示,今年信息產業部將利用與商務部聯合工作機制,加強相關企業間溝通,為企業做好信息咨詢服務,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和交流,繼續深入開展大湄公河次區域、上海經濟合作組織的各項工作,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條件;同時,繼續積極引進外資,引導外資投向集成電路、軟件、基礎元器件、設備儀器和關鍵材料等核心基礎產業,提高外資利用水平和質量。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國家“十一五”規劃指出“要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率先發展”。信息產業部今年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將制定切實可行的配套政策,進一步促進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的發展。據介紹,9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34個園區“十五”期間發展迅速,年均增速超過40%,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今年,信息產業部首次邀請國家信息產業基地和產業園區、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和國家軟件出口基地的代表出席會議,期望與各級電子信息產業主管部門一起推動產業基地和園區的發展,共同推動電子信息企業向產業鏈上游遷移。

  王建章表示,綜合規劃司今年將在充分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完成基地和園區配套政策的制定工作,完成產業基地和園區認定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年內完成首批國家產業基地的滾動調整工作。他要求各級信息產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當地產業基地和園區的行業管理,結合區域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大力推進國家產業基地和園區建設;積極研究制定本地區配套政策,落實配套資金,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相關資源支持產業基地和園區發展。

  科技司副司長韓俊說得更具體,今年信息產業部科技司將支持地方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重點推進粵、港、澳三地快速通關的RFID標準研究和應用,加快推進珠三角音視頻產業開發、湖北武漢二維條碼產業開發和安徽合肥中文語音識別產業開發與標準研究、制定和應用有機結合、互動發展的試點。

  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

  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既需要企業的自主創新,也需要良好的產業環境保駕護航。2000年出臺的18號文件有力地促進了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僅2005年,軟件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大約在30億~40億元,自從18號文件頒布以來,全國軟件企業大約已經享受到160多億元的稅收優惠,這對我國軟件產業的快速發展和壯大提供了政策優惠。

  婁勤儉表示,2006年信息產業部將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動出臺產業發展的政策及法律法規,完善產業運行的宏微觀環境。國務院法制辦已經將《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列入2006年立法計劃,政策法規司將加快推進《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立法制定工作,把《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條例》的立法作為電子信息產業立法的突破口;經濟體制改革與經濟運行司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研究協商,推動國家擴大出口退稅率17%的產品范圍;電子信息產品管理司將進一步完善支持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的有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