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識別革命 解讀電子標簽技術
   電子標簽又稱“射頻標簽”Radio Frequency ID簡稱RFID,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RFID的格式化運動正在全球興起。3月20日,為空中運輸行業 提供IT服務的瑞士國際航空電訊集團(SITA)公布了一組調查數據,全球航空業去年為丟失和延誤的行李支付的費用竟高達25億美元。許多航空公司已經采用了RFID來加強對行李的追蹤、分配和傳輸,提高安全管理,從而有效避免誤送情況的發生。 
   眾所周知,RFID標簽因具有產品追蹤、控制等功能,而受到國際的普遍關注。在中國,第二代身份證的換發和電子標簽的日益普及, 使得RFID市場正急劇擴大。一場電子標簽引發的識別革命向縱深拓展。 
   應用上的革命性    
   RFID受到市場的熱捧,在于其應用上的革命性。我們可以想象這樣幾個場景:在自動化的生產流水線上,整個產品生產流程的各個環節均被置于嚴密的監控和管理之下;在粉塵、污染、寒冷、炎熱等惡劣環境中,遠距離射頻識別技術的運用改善了卡車司機必須下車辦理手續的不便;在超市里,當貨架商品量出現短缺時,嵌入的RFID閱讀器向商店后端辦公系統發送一條消息,隨后貨物就會按需補充,這樣就避免了由于商品短缺造成的銷售損失。 
   伴隨著RFID的出現,許多行業如包裝、零售、物流等的供應鏈管理準確性和效率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并有效降低了運營成本。因此,大部分專家認為,采用該技術不是一個“會不會”問題,而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當然,RFID不僅僅主要應用于庫存控制,其對產品的全程跟蹤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例如,通過RFID,制造商和零售商就可以知道自己產品目前的位置、以前的位置。這種跟蹤能力是維護包裝產品安全的基礎所在,特別是對那些要經過一個配送體系、有可能被仿冒的產品,或緊急召回有缺陷的產品。 
   目前,從中受益的汽車制造商和零售巨商們推動了RFID的發展。分析家們說,這個行業將在未來五年呈爆炸式增長。這是一個全球都很期待的市場。 
   RFID的現在進行時    
   與傳統的條形碼技術相比,RFID存在著諸多的優勢。譬如快速掃描、體積小型化、形狀多樣化、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強、可重復使用、數據的記憶容量大和安全性高等特點。可以這么說,RFID的一出現,就注定要對傳統的識別技術帶來顛覆性的革命。 
   “只要有更多公司了解RFID,電子標簽的應用將呈‘爆炸性’增長。”此前有國際咨詢機構這樣認為。在美國和歐洲,RFID已經獲得了大面積的普及,美國更是計劃試用RFID電子護照。 
   同其他國家一樣,RFID在中國也迅速扎根并茁壯成長。近日由軟件巨頭SAP牽頭舉行的RFID專家座談會上,信產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陳偉透露,去年中國的RFID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6.9億元,而且這個數字今年還將大幅增長,達到59.7億元。 
   科技咨詢機構In-Stat最新研究報告也顯示,RFID技術正在以一種空前的方式在中國市場應用普及,2005年中國市場使用的RFID卷標數超過了1億個,預計到2009年中國使用的RFID卷標數將超過29億個。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當顧客挑選了滿滿一輛購貨車的商品走到超市出口時,不再需要任何條形碼掃描,應付款一下子就清清楚楚地顯示在屏幕上,或者購買衣服和鞋時,可以直接穿上身上而不用脫下來。 
   未來的“RFID化”運動    
   埃森哲咨詢公司的首席科學家格洛夫·弗格森預測,未來所有人造或非人造物品都帶有RFID標簽,RFID標簽就如同資料附件一樣附帶在所有物品之上。當一支筆和一張紙接觸的時候,RFID的資料會思考兩者書寫是不是和諧;當電動牙刷接觸牙齒的一剎那,兩個RFID也會碰撞出提示信息。 
   不難想象,RFID會隨著技術的發展而逐漸的細化,以至于產品的每個零件都會打上RFID的烙印,未來的產品有可能都會被“RFID化”。 
   另外一點是,RFID將會向更廣的區域拓展,譬如網上借書、住院出院、指紋識別、進出關卡、快捷交通……,整個世界都是RFID的身影。有專家預測,條形碼識別技術做到“無處不在”花了近半個世紀,而RFID僅僅需要幾年的工夫。 
   更為重要的就是,未來,顧客的每次消費行為都會記錄到RFID中去,隨著對消費者消費行為的長期記錄、積累和分析,店員可以憑借卡中的信息 主動向客戶提供購買建議、推銷適用商品 進而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當然,這就涉及到消費者的隱私權的問題。 
   
  RFID無處不在   
   RFID(無線射頻識別)在終結條形碼技術等方面有著強大優勢。它不僅引發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革命,并對消費者行為和安全領域都有革命性意義。以下將介紹RFID的一些主流應用。 
   安保領域: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與日本東京機場聯合應用該技術,提高行李安檢效率。在法蘭克福電子掃描儀檢測的數據,東京也很快能看到。德國的新版護照也應用了RFID技術,它記錄了護照所有人的姓名、出生信息及數字照片,具有更好的防偽效果。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在兒童汽車坐騎上安裝了RFID芯片,在汽車出事故時能以最快的速度打開安全氣囊。瑞士從年初開始,已要求所有新登記的寵物狗攜帶RFID芯片,以便于管理。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RFID目前主要應用于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方面,并且經典的案例不勝枚舉。在美國,殘疾人救助中心制衣工廠使用RFID標簽追蹤監管產品制造與運輸,海港借助RFID技術跟蹤貨車等。日本的一些運送食品和酒類的貨車中,往往會放一到兩個RFID標簽,隨時監測送貨過程中的車廂內溫度變化。 
   零售百貨業:例如服裝鞋類產品使用RFID標簽進行分類、上下架和補貨管理,提升零售百貨業服務質量;還有使用RFID技術的智能倉庫、智能機器向導等等。 
   醫療衛生業:主要用來跟蹤管理醫療廢棄物等有污染危害的垃圾。不過有專家指出,未來將有一種安裝于患者身上的醫學器具,可以對病情進行初步的診斷或識別,如果運用合理,應用在醫學領域的RFID芯片能夠挽救生命。 
   圖書館系統:高科技應用是圖書館建設的一大特色。這是一個標簽使用量比較大的市場——智能圖書館,僅圖書館一個行業,每年的標簽使用量就超過了1000萬枚。據IDTechEx估計,2006年,全球在圖書行業的RFID標簽的銷售額也就是5000萬枚,目前我國深圳也采用RFID技術打造數字圖書館。 
   生產制造業:多數國家應用RFID技術主要是用于生產制造流程監管。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推出RFID監管生產效率方案,而南非的采礦業則采用RFID來跟蹤照明,其他一些國家也在煤礦井下用RFID對人員進行定位。
                                        
                                        
                                        
                                        
                                        


